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出自唐·韓愈《與李翱書》,解釋為創痛平復或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訓,警惕未來的意思。成語故事:1275年,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文天祥率軍抵抗失敗,他得知趙昰在福州稱帝,就前去投奔。他一路與敵兵周鏇,在路上寫出《指南錄》一書,他總結宋朝失敗的原因,痛定思痛,要把握時機,才能振興宋朝。示例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唐·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基本信息

相關信息

痛定思痛痛定思痛
出 處 唐·韓愈《與李翱書》:“仆在京城八九年,無所取資,日求於人,以度時月,當時行之不覺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用 法 複雜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受挫折後的教訓
示 例沙汀《闖關》:“於是他又~的詳細回憶了一遍幾天來的經歷。”
近義詞 痛不欲生、悲痛欲絕
反義詞 悠然自得

成語典故

公元1275年,元朝軍隊兵臨南宋都城臨安城下,南宋形勢十分危急。右丞相文天祥毅然辭去官職,主動請求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前往元軍的軍營探察情況。文天祥到了元軍營中之後,慷慨激昂地怒斥了元軍入侵的罪行。元軍統帥伯顏十分欽佩文天祥,想勸他投降,被文天祥拒絕了。於是他又強迫文天祥前往元朝的京城大都。在船行駛到京口時,文天祥乘敵人沒有防備,坐上一條小船逃走了。文天祥想向南宋軍稟告元軍的情況,但駐守揚州的淮東邊帥李庭芝以為文天祥已投降元軍,下令將他逮捕。文天祥不得已只得繞過揚子江口,幾經輾轉來到永嘉,最後又乘船去福州。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文天祥在《指南錄後序》中感嘆道:“生與死,像晝夜轉換一樣平淡無奇。如果死了也就算了,但艱險的困境反覆出現,不是世人所能承受得了的。痛苦的心情平定之後,再去回想當時痛苦的情景,更加令人傷感。”

英文解釋

recallpastpain--asawarningforthefuture;bringhomethelessonspainfullylearned;drawalessonfromabitterexperience;recallapainfulexperience
1.Thecrisesofindividuals,likethecrisesofnations,arenotrealizeduntiltheyareover.個人的危機也像國家的危機一樣,要等到事過境遷,才能痛定思痛。
2.Thetongueeverturnstotheachingtooth.痛定思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