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下針砭
痛下針砭,漢語成語,古代以砭石為針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徹尖銳地批評錯誤,以便改正。
基本信息
- 名稱:痛下針砭
- 拼音:tòng xià zhēn biān
- 出處:《清史稿・藝術傳・徐大椿》
- 釋義:比喻痛徹尖銳地批評錯誤,以便改正。
- 用法:褒義 謂語
- 結構:聯合式
讀音
痛下針砭 來源痛下針砭tòngxiàzhēnbiān 簡拼: txzb
解釋
針砭:古代以砭石為針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徹尖銳地批評錯誤,以便改正。
出處
《清史稿・藝術傳・徐大椿》:“《慎疾芻言》,為溺於邪說俗見者痛下針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