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別名:疑糊、宜吳、宜鵝(潮汕)、頂鍾樹(陸豐)、米疑吳(南澳)、叮冬仔、宜吳樹、疑吳、棋糊(陸豐、普寧、惠來、潮陽、饒平、潮安)、狗蚊頭(河源)、鐮豆勒(增城)、劉吊樹(韶關)、桑樹皮(德慶)、羊母奶子、甜棒糙、胡頹子(廣州)、胡頹子(福建)、宜梧(閩南)、柿模(莆田、仙遊)、鹹匏柴(福州、閩清、寧德)。
形狀:本品為胡頹子科頹子屬胡頹子。生於山坡疏林下或林邊灌木叢中。全年采葉冬季采根。分布於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地。
性味:果甘酸平,葉微苦澀平,根苦平。
功效:果可消食止瀉,葉可止咳平喘,根可祛風利濕、祛瘀止血。
單方驗方
1、治慢性支氣管炎:疑糊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
2、治水瀉:疑糊根15克,水煎後加入冰糖15克服。
3、治治產後浮腫:疑糊根15克,益母草20克,水煎加入紅糖服。
4、治咽痛失音:疑糊根30克,燈籠草30克,水煎服。
5、治肺結核咯血:疑糊葉20克,水煎且加入冰糖15克服。本品內服常用量1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