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人文追思

內容介紹

《當代藝術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卷以當代藝術中的公共藝術、水墨、油畫、裝置、行為等藝術現象為深度個案研究對象,從先驗藝術論、感性文化批評的角度和當代藝術的問題意識域展開了對當代藝術的批判性反思言說,尤其針對藝術的多元性與新保守主義、藝術意義的生成、當代藝術的邊緣化等進行人文學的反省。該著作是作者十多年來對當代藝術實施學者性批評的結果,標誌著當代藝術的批評不再囿於八五時期以來的新聞性批評的模式,在藝術界開啟了一種人文學批評的新進路。
目錄:
上卷
1.作品闡釋
當代文化與雕塑
文化材質中的意義凸顯
公共藝術的六種特性
光的形而下
當代藝術的公共性與個人性
多媒介的水墨實驗
實驗水墨的另類批評
水墨的個體化與藝術化
傳統與當代的共在意象命名
從劉子建的閱讀史看藝術作品的命名
實驗水墨的典範路向
極限實驗
靜穆與喧囂
色彩置換與觀念介入
邊緣藝術的主流精神
藝術書寫的邊緣突進與原初圖式
虛擬轉向:從圖式關懷到主題關懷
身份的根源
女性與女人的交往
另類歷史的書寫
場景:媒材與觀念
觀念藝術的價值二元性
藝術的侍奉與複製的效應
藝術書寫與十字架的籲請
藝術話語權力的社會性、歷史性
2.理論預設
論有限批評
感性文化批評範式
基督教藝術的邊界
當代藝術中的拯救意識
藝術批評中的亞人類價值觀
藝術多元的邊界與新保守主義
超越索緒爾之後
經濟為藝術服務
精神樣式的守護人
當代藝術的邊緣化
下卷
3.生態藝術
場景與生態藝術
生態藝術興起的歷史背景
生態藝術拓展的價值域界
4.展覽掃描
從女性的到女人的存在根源
人與自然的境遇
生態藝術的神學背景
書的缺席與場景凸現
另類呼告
越過生命之夜
無樣板NO架上
以藝術的心為心
策展人的不作為
裝置、行為的現場與起源
5.藝術生態
精神的還鄉
文化名城的生態與民間
先鋒藝術在成都:堅守、古城與“719”
公眾心目中的先鋒藝術:生命、環境與互動
先鋒藝術的文化素描:生態、人文與場景
當代藝術與都市的關係邏輯
6.文本辯難
批評家的素質
現代藝術虛無論
藝術肉身論與亞人類價值觀
為歷史書寫藝術簡歷
附錄1 藝術的本質論綱(1987)
附錄2 莊子學派的前先驗藝術觀(1990)
附錄3 訪談藝術究竟是為了什麼?(2001)
附錄4 對話
地下室隱語(1999)
藝術域界的新視點(1999)
媒材的慶典(2000)
消費主義時代的人文訴求(2007)
後記

作者介紹

查常平,筆名西美正,1966年生,重慶長壽人。博士,著名批評家、人文學者。1987年在四川大學、1990年在四川師範大學、200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日語、美學、基督教,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術方向為藝術評論、歷史邏輯、《聖經》研究,能夠使用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學術研究工作。人生定向為以教師為職業、以學問為志業、以批評為事業;以原創性的邏輯歷史學闡釋人類歷史的邏輯、奠立漢語人文學術發展的內在根基為學術理念。先後發表“感性文化批評範式”、“什麼是邏輯歷史學”、“橄欖山對話的歷史邏輯及其救贖意識”等學術論文70多篇,出版《日本歷史的邏輯》(專著,1995成都)、《歷史與邏輯——作為邏輯歷史學的宗教哲學》、《人文學的文化邏輯》(專著,2007成都),《基督教與西方思想》(卷一,譯著,2005北京)、《現代社會轉型中的天皇制和基督教》(譯著,2007北京);主持翻譯《人類思想的主要觀點一一形成世界的觀念》上、中、下三卷(2004年北京)等,主編《人文藝術》論叢6輯,主編“基督教文化經典譯叢”(上海三聯書店,2006至今),主持《都市文化研究》論從中“藝術中的都市文化”欄目(上海三聯書店,2005至今),策劃“本源·生命”(1997)等藝術展。曾經任職於四川省文史研究館(1990—2001),現供職於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