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當代花鳥(下)》內容簡介:清代花鳥畫,承前創新,特別是清初和清末,花鳥畫發展迅速,風貌全呈,各放異彩。清初以惲南田為代表“逸筆點綴,潤秀清雅”的常州派,採用沒骨法而最為流行。沒骨畫的施彩在意筆花鳥畫的使用中往往是一筆蘸有多種色、墨而果斷行筆,使畫中之形豐潤厚實,色墨酣暢,飽滿丰韻。沒骨法的出現,將中國花鳥畫(包括寫意和工筆)的施彩技法發展至一個新的境地,為近現代花鳥畫奠定了現今模式的基準。以沈銓為代表的院體畫法,工整絢麗,頗為發展並影響日本。至清末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等海上畫派花鳥畫的出現更將色彩帶進了意筆花鳥畫之中。惲南田“點花粉筆帶脂,點後復以染筆足之”;沈銓“工致清麗,賦色濃艷”;趙之謙筆力勁健,用墨飽滿,色彩濃麗,又吸收了民間賦彩的優點;任伯年設色有清淡有濃麗,或清淡與濃麗結合;虛谷筆墨色彩含蓄,泛其表而有內美;吳昌碩氣勢磅礴,力量雄渾,著色常以紅、黃、綠等色調入赭墨,在衝突中取得協調,使意筆花鳥畫有了獨特的色感,被譽為寫意畫家中最善用色者而影響至當代。綜上所述,如果說元明清幾百年間給後世花鳥畫家們留下的是墨分五彩,意簡筆深的繪畫美學概念,那么建立在這種美學概念之上的文人畫,其最高成就早在當時各時期就已經放射出了應有的光芒。今天繼續追求這種畫風已經既無時代要求也顯得空虛蒼白,與其在文入畫的圈子裡重複閒轉,倒不如重新審視中國繪畫傳統,全面地探究中國美術精神,深入地研究花鳥畫藝術本身重彩之特性,更何況在宋元明清各階段中,重彩花鳥畫藝術高潮迭起,已經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這也就是本文想說明並引起廣大讀者重視的視點,色彩美是花鳥畫藝術的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