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中國三百多種地方戲曲中,京劇堪稱國粹經典。從1799年徽班進京開始,京劇,融合著楚調,借鑑著崑曲,南北薈萃,木秀於林,最終發展成為中國的國劇。三鼎甲、三大賢、四大名旦、三大名淨……構築了京劇的一個個鼎盛年華。高潮迭起之後,是短暫的低谷。休養生息之後,我們期待著它的再次復興。
本書用簡潔的筆墨勾勒出一幅神奇的京劇藝術畫卷:那些湮沒在歷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背後的故事,妙趣橫生;五彩繽紛、濃墨重彩的臉譜讓你欲罷不能;優雅的唱腔,迷人的樂隊,讓你徜徉在戲曲音樂的海洋中;長安大戲院的後台,服裝、道具一應俱全,不可錯過;千百年的故事,千百年的傳說,化作一個個經典劇目,在京劇舞台上色彩斑斕地演繹著,生生不息,那些經典背後的秘密,全都細細地藏在這本書里,請您慢慢找尋……
作者簡介
和寶堂:1947年生於北京。1959年就學於北京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老生。啟蒙老師是喜連成科班頭科名鬚生陳喜星,又得余派鬚生楊菊芬、王少樓、胡盛岩等以及武生教師王德祿、諸連順、安曉峰等教授。中專畢業後向北京梨園公會會長沈玉斌學習京劇史,向戲曲理論教師劉建華、范鈞宏、吳祖光學習京劇表演理論。 長期擔任北京市戲曲學校專業教學研究室主任和教學督導,負責編寫京劇劇目教材,同時兼自由撰稿人三十餘年,著作有《松柏庵往事》、《為京劇號脈——和寶堂戲曲雜文集》、《譚門七代》、《荀慧生》、《譚富英》、《趙燕俠》、《張學津》等,長期為《北京晚報》、《梨園周刊》和原《中國京劇》等各報刊撰稿。 作為京劇人,力主京劇恢復主演中心制和自由挑班演出的體制,支持藝術個性的張揚、流派的復甦,反對京劇的“話劇化”。
目錄
一 京劇的始末根由
從“戲曲的活化石”到“百戲之祖”
徽班進京
高潮迭起
鼎盛年華
低谷與復興
二 生旦淨醜
從高亢走向委婉俏麗的老生
扮相俊美的小生
驍勇敏捷的武生
青衣、花旦、刀馬旦和武旦
歷經變革改進的老旦
粗獷威武的花臉
無“醜”不成戲
威風凜凜的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