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畫話: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對話展 第一回
展覽時間
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13日
參展藝術家
平 川 仲清華 侯佩岑 胡繼寧 謝 意 王方呈 嵇易冬 邊 凱 張 弦周 望滿江紅
展覽前言
我們的“畫”與“話”
“畫者,畫也。廢物 象而取其真。”——荊浩《筆法記》
“話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孔穎達《毛詩正義》
簡單說來,“畫”不離象,觀象而知事;“話”順於言,言者所以在意。古人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之不足,所以立象。兩種表達方式,缺一不可,否則我們常常陷於“意猶未盡”的境地。在形象和語言之間如何真正地搭建起暢通無礙的橋樑,無論是“自說自畫”還是眾說紛紜,無論是象外之意還是弦外之音,這也許便是“畫”與“話”之間的永恆魅力所在,也是我們執著於以“畫”對“話”的真誠意願之根本。
再簡單說來,我們是一群怎樣的畫者呢?雖忝列於藝術之最高殿堂與最高學歷,卻苦於積年傾心經營畫之圖像,而少於建構自己藝術追求的理論話語系統,故“畫”多而“話”少,而這也是學院設造型博士學位之初衷以及我們再次求學之宏願;其次,同道畫友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專業,各有擅長,日常相處中不免時有思想之碰撞,將此常態轉以展覽形式的作品交流和學術研討的理論對話,則顯得較為正式與自覺,我們也自然不敢輕忽,正襟以對,這樣的切磋磨礪想必更能各得其宜;再則,作為學院群體,處於信息密集交匯的當下,我們自然不能固守高牆,因為“畫”必有觀者,“話”必有對談,“他者”的存在使以畫會友, 以話交流成為互益的可能。
說得複雜一些,如果按照福柯“詞與物”的理論構想,名稱或話語與圖像置身於平行的差異空間,那么,“畫”與“話”之間則不可逾越,但另一方面,“言說不是語詞,觀看不是圖像”,我們可以因為閱讀而成為觀者,因為觀看而成為讀者,將可說與可視集於一體始終是福柯嚮往的理想境地,這是一種“整全的神秘”與思考的愉悅。在可見與可言的互動中尋找思想的源點與情感的底色,我們的“畫”與“話”能夠提供這樣的可能么?
那么,請觀我們的畫,並與我們對話。
鄧 鋒 (中國美術館館員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展藝術家簡介
平川,女,2010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現為北京朝陽書畫院專職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朝陽區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北京油畫學會副秘書長。
仲清華,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碩士研究生,導師丁一林先生。2013年至今,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油畫導師袁運生先生。
侯佩岑,女,1986生於台灣台中。2012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2012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畢業。
胡繼寧,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2013年錄取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博士,師從著名油畫大家、美術教育家靳之林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徐悲鴻藝術研究會會員。
謝意,女200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導師為造型學院院長戴士和先生。2013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導師為朝戈先生。
王客,又名王方呈,2003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任教於溫州大學美術學院。2009年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201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邱振中教授。
嵇易冬,2009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現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導師王敏。
邊凱,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山水方向。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畫碩士研究生,師從陳平老師。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畫博士研究生,師從陳平老師。
張弦,女,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北京市朝陽區美術家協會會員。2013年畢業於教育部首屆中國畫博士課程班;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師從陳平教授,獲碩士學位。
周望,2009年獲中國美術學院學士學位,師從劉海勇先生;2013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師從於光華先生;2013年應屆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師從張立辰先生,攻讀博士學位至今。
滿江紅,彝族,雲南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師從郭怡孮先生。作品多次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各項展覽並獲獎。
新聞報導
•2014年6月29日下午三點,“畫·話”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對話展在北京朝陽書畫院開幕,展覽聚集了十一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及他們的代表作品,包含油畫、版畫、工筆,設計等,參展藝術家均為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或導師,他們兼具了學院派的學術精神和青年藝術家的表現力,不同形制不同風格的作品展示在同一個主題下,這只是開端,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對話不停止。
•畫話: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對話展第一回(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