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畫梁春盡落香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對秦可卿這一人物命運的暗示。著名作家劉心武從研究秦可卿這一人物形象入手,探討了秦可卿、賈元春、妙玉之死因,並附有百多年來“紅學”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憬悟,包括秦可卿的出身、遺言、太虛幻境四仙姑等內容。該書資料嚴謹,文字輕鬆活潑,既是一本“紅學”著作,也是一本一般讀者的休閒讀物。
作者簡介
劉心武,1942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曾經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誌主編。1958年發表第一篇又章,1977年11月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發軔作,引起轟動,走上文壇。代表作還有: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綠葉》《黑牆》《白牙》等;中篇小說《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說《鐘鼓樓》《四牌樓》《棲風樓》《風過耳》等。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再次引起轟動。1986年至1997年在《收穫》雜誌開闢《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體,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紀實作口《樹與林同在》。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1992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學術小說形式發表,陸續出版《秦可卿之死》《紅樓三釵之謎》《畫梁春盡落香塵》,將自己開創的“紅學”新分支“秦學”層層推進。1995年後還嘗試建築評論,已有兩本專著。
圖書目錄
自序
紅學論說·閱紅隨筆
帳殿夜警
紅樓探秘——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
[附]周汝昌:鐵網山·東安郡王·神武將軍
[附]劉心武2002年9月16日信
{附]周汝昌先生壬午中秋後二日信
張友士到底有什麼事
“友士”藥方藏深意
可人曲
園中秋景令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賈珍何罪
元春為什麼見不得“玉”字
“三春”何解
[附]周汝昌:讀《“三春”何解?》
《紅樓夢》中的皇帝
牙牌令中藏玄機
[附]周汝昌先生壬午九月信
北靜王的原型
[附]周汝昌先生壬午9月19日信
老太妃之謎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
太虛幻境四仙姑
[附]周汝昌先生1999年12月12日信
“槓凝眉”曲究竟說的誰
“三十”與“明月”
妙玉之謎
再探妙玉之謎
雅趣相與析
薛寶琴為何落榜
賈母天平哪邊傾
“金蘭”何指
賈環的皮膚饑渴症
黑眉烏嘴話賈蹤
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龜大何首烏
紅樓夢煙畫
遠“水”近“紅”
倫敦弘紅記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
——賀周汝昌先生從事“紅學”研究五十年
滿弓射鵠志銳堅
——讀周汝昌先生《紅樓家世》有感
紅學探佚小說
秦可卿之死
賈元春之死
妙玉之死
文摘
書摘
1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深秋,北方己然草木凋零,江南山水卻還沒有--
卸去彩裝,表面上生活如常,但茶樓酒肆里,漸有流言令人驚駭,從貼耳細
語,到叩案嘁喳,很快地,這動向就被皇帝的耳目獲悉。
康熙在江南最大的耳目,就是江寧織造曹寅。那一年他51歲,給皇帝當
差之餘,他弄文學、玩藏書,當時他校刊了自己喜愛的閒書《棟亭五種》及
《棟亭十二種》不久,其中有一卷是《糖霜譜》,專講精緻甜食中一個小類
別的製作工藝,可見他的閒情逸緻有多么豐富細膩,生活狀態是多么優裕高
雅。但當他蒐集到那流言時,真是如雷灌頂,心亂如麻,他還沒來得及向皇
上匯報,邸報就到,邸報的內容,竟證實了流言不誣,於是他趕忙寫下奏摺
,其中說:“臣於本月二十二日得邸報,聞十八阿哥薨逝,續又聞異常之變
。臣身系家奴,即宜星馳北赴,誠恐動駭耳目,反致不便。二十三日以來,
民間稍稍聞之,皆緞布兩行腳力上下之故。將軍、總督嚴禁盜賊。目下江南
太平無事。米價已賤。”這奏摺寫得既情真意切,又很技巧——把流言出現
的時間列在官方內部通報之後,查明流言的來源是流動於南北的為商行運輸
綢緞與布匹的腳力,同時表示已注意在此關鍵時刻“嚴防盜賊”,更以“江
南太平”與“米價已賤”安慰聖上。
2
邸報里所說的十八阿哥,是當時康熙已有的二十個序齒兒子之一,薨逝
時才八歲。康熙雖然兒子這么多,但他的父愛綿厚無邊,對這個愛嬪王氏所
生的十八阿哥,那時尤為寵愛,那一年循例的木蘭秋彌,他不僅讓眾多已是
青年或少年的王子隨行,還特別把十八阿哥帶在身邊,北方的秋天晝夜溫差
很大,這樣的武裝旅行對一個八歲的兒童來說並不適宜,果然,半路上十八
阿哥就發了病,以今天的眼光,那病症大概是腮腺炎,並非絕症,但那時的
太醫們竟不能救治,康熙摟著愛子,殷殷禱祝,甚至說寧願犧牲自己的健康
,來換取十八阿哥的生命,高燒的十八阿哥在八月底一度病情好轉,康熙欣
喜若狂,但好景只是一閃,到九月初二早晨,十八阿哥撒手人寰,康熙悲痛
欲絕。
如果單是十八阿哥薨逝,民間緞布商行的腳力也許沒有多大散布其訊息
的興致,但隨之發生的,即曹寅在奏摺中所不能明書只能暗喻的“異常之變
”,那才是朝野不能不關注的,緞布商行腳力從北京回到江南一路上所散布
的流言,就是這個“異常之變”。
怎么個異常之變?
退回三十三年,康熙十四年底(按公曆已是1676年),康熙立嫡子(若論
大排行則是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當時胤礽還不足兩歲。皇太子從小得到
嬌寵,懂事後康熙請來當時碩儒教他功課,並遵從祖訓教其騎射,在康熙精
心培養下,皇太子滿、蒙、漢文皆嫻熟,精通四書五經,書法也很好,善作
對子,十多歲時就寫出過“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的名對,五
周歲就在狩獵中射中過一鹿四兔,成年後輔助父王處理國事,顯示出政治方
面的才幹,康熙幾次出征時都曾委託他留京代理政事,對他的表現大加讚揚
,說他“辦理政務,如泰山之固”,後來雖然對他的一些缺點有所批評,如
指出他對發往父王率軍出征地的包裹捆綁不嚴多有到達後破損的,應及時改
進等等,但總的來說,至少從表面上看,胤礽的接班當政,只是一個時間問
題,絕對不會有什麼“異變”。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像曹寅那樣的皇
家親信,也都習慣了在效忠康熙皇帝的同時,也效忠皇太子胤礽,這貫穿在
他們的思維與行為當中,絲毫不曾動搖過。可是,萬沒想到的是,康熙四十
七年九月初六,康熙廢黜了皇太子,並昭示天下。
這場“異常之變”,不僅使曹寅的心靈蒙上了陰影,而且,一直影響到
他的子侄以至孫輩。
P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