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欄目
《財新時間》
《一線人物》
《女性領袖人物系列專訪》
《中國人工智慧之路》
《對話》欄目,點評嘉賓
《機智過人》第二季,嘉賓
《理想者》
北大演講
2018年5月26日,畢嘯南走進北京大學未名湖畔進行了主題為《接受人生的殘缺》的演講。
清華演講
2018年10月19日,知名青年學者、主持人畢嘯南受邀在清華大學發表名為《年輕人,我們該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主題演講,現場座無虛席,200多位清華學子與畢嘯南共同探討、分享,在複雜變動的人生中,年輕人應該如何去把握自我命運。
台灣演講
於2013年5月13日在台灣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發表演講——《大時代與小人物:一位大陸青年媒體人的中國夢》,在台引發熱議。
日本演講
2014年4月應日本順正學園邀請赴日本演講《媒介與中國流行新文化》,引發海外關注與熱評。
韓國演講
2014年6月應韓國外國語大學邀請,赴韓國發表《中韓電視綜藝節目互動研究》以及《漢語在媒介中的新變化》兩場主題演講。
戲劇演出
出品、監製“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白紙坊太獅》、《豌豆女僕》、《夜不寐》、《南鑼鼓巷7號》等多部作品,深受好評。
代表作
2015年2月,出版專著《解密真人秀》
2018年3月,出版個人首部泛文學作品《活出人生最好的可能》。
媒體專訪
專訪:跨界漸成潮流 文化產業新貴畢嘯南淺談跨界之路
編者按:時代潮流背後是社會經濟基礎的巨大涌動。在產業融合與信息交匯的當下,“跨界”與 其說是時尚,不如說是各界不得不走的生存之道。“新國九條”出台後,市場化併購重組、行業跨界發展風起雲湧,而文化產業由於政策扶持、前景廣闊、高投入高回報等特點,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焦點。作為大經濟現象,跨界已然廣受認可,但對於從業個體而言,“跨界”是否能成為一條發展新思路?日前,本網對在文化傳媒領域深耕多年、被視為 “跨界”新貴的畢嘯南進行了專訪。
談跨界: 一個立足點+一個同心圓
中國經濟網:“跨界”有時會給人造成“術業無專攻”的印象?你如何理解
畢嘯南:“身份”是跨界初期最尷尬的問題,見不同領域的人需要訴說不同的自己。有次我在台灣演講,是以學者身份去報告,聽眾都是台灣傳媒界的頂級前輩;而我當時在一家公司任職董事、副總,恰巧在台北負責公司項目“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也趁這段時間見了很多藝人談日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竟然遇到好幾位當時聽我報告的前輩,他們要么是經紀公司的老闆,要么是金牌製作人,幾位前輩無一例外的都很驚訝,加之我年紀比較小,我需要反覆解釋清楚,他們才明白我的工作性質。我最初的職業夢想是主持人,念博士、開公司,都是為夯實學識,增長閱歷,後來不斷“跨界”,反而方向有些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做什麼的。但注意的是,“界”不能亂跨,一定要有一個中心立足點,半徑不能超過一個大類別的同心圓,我其實一直還是在傳媒文化藝術領域內發展,這個領域內是相通的。
中國經濟網:跨界給你的事業帶來了哪些具體優勢?
畢嘯南:台前做主持人,或者去演講,聚攏資源的優勢就相對大很多,把這些資源和機會拿到項目里,就得到很多經驗,通過學術理論總結,又能和實踐相得益彰。比如我在幾家公司做顧問,上游創意公司可能需要中游廣告製作,廣告公司需要挑選藝人,而我可以直接把這三家連結起來,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就方便容易得多,且是多贏。
我第一部話劇作品《白紙坊太獅》,是2011年北京市文化局首次面向全社會的招標項目,業界私下稱為“十大八獻禮話劇”。這個項目由於幾百萬的體量,重要的政治涵義,緊張的時間,我和我的夥伴們又都很年輕,確實機會渺茫。但巧的是我一位朋友,國內著名編劇張高興,手裡正好有一個非常符合該項目的電視劇劇本,硬是被我要了過來改編成了話劇大綱,成了立劇之本。現場答辯時,我核心就是講當下文化產業環境下本劇的新運作模式。我們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首屆研究生,學院要把我們打造成“中國文化產業的黃埔一期”,投入了巨大資源,理論學習給我提供了很多智慧支撐。加上我平時主持、演講的經驗,現場應對的也還可以,我們最終在全市頂尖戲劇團隊中拔得頭籌,拿下了這個項目。後來我作為出品人、監製推出的一系列戲劇作品,也都得益於理論、政經、文藝各界的通達。
中國經濟網:跨界優勢很多,那你認為“跨界”是否是萬能的?
畢嘯南:當然不是。有的人適合做專業,有的人適合做通才,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跨不好就是一事無成。“跨界”因為“不執著於一事卻要縱覽天下”的工作特性,一開始甚至會被人嘲笑是投機分子,所以這一定是“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每步走穩走長遠,才能見功效。通才與專才是辯論場上經典的辯題,我打過這個辯題,還拿了個最佳辯手。
談人脈:功利主義的“有用”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朋友
中國經濟網:你的很多同事評價你的工作是“做人脈”的,能否具體為我們說說你的“人脈經”?
畢嘯南:因為我在很多項目里主要負責資源整合、關係維護等工作,所以大家拿來開玩笑。對於工作來說,人脈資源是必選項。但人脈維護一定不能功利化,能夠成為朋友最好,不能也要相互幫助、互利共贏,決不能損害他人利益。我一般固定每周結識3位優質朋友,也不會多,大部分花銷也都花在了人脈維護上。而且到一定時候必須慢慢做減法,因為一方面到一定層級圈子就那么小,誰都是“萬事通”,拼的就是人品、實力,資源反而不是最重要;另一方面,你不可能誰都認識,這還需要緣分。我念大學時常去敬老院做志願者,後來養成了每周都要找兩位老人聊聊天的好習慣,他們將幾十年、一輩子的經歷、悲喜毫無保留的告訴你,坦白講,這是目前我認為最有用的“人脈”,他們給予我智慧。
中國經濟網:你的朋友圈裡很多高端人脈是大部分人所渴望且不易維護的,你打交道上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分享?
畢嘯南:我的確有很多機緣會結識到一些在事業上有大成就的前輩,不過我也有很多生活平靜卻很幸福的朋友,比如在捷運上認識的流浪歌手,來北京打工的建築工人等等,玩兒的都非常好。
“技巧”我覺得就是“真”,真實、真誠,這句話一點都不虛,接觸的人越多、層次越高,對這句話就理解得越深。我經常請一些公眾人物或政府領導看我的作品,有媒體朋友問我為什麼不藉此宣傳,因為這些從來就沒在我的考慮範圍內,所謂地位名氣都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一時之事,大家彼此支持,來日方長,得的卻是情份。其實結識這些長輩、前輩,更多的是給你一個榜樣,幫助我打開視野、格局,借人脈圖錢財是一時,圖成長是一世。 2014年6月,畢嘯南剛結束在日本順正學園及韓國外國語大學的學術訪問與演講。每次國際演講他都格外用心,用他的話說,“華流在海外影響力實在太小,我在盡一己之力宣揚中華文化,這是公民外交的一部分”。這個懂藝術、有創意、會經營、善管理的年輕人,把“跨界”玩得有聲有色,未來他的跨界版圖將會如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