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具體說明
畢俊城(1846—1911)祖矯為淄川(今淄博市)西鋪村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臨清“畢家刀”創始人。畢俊城自幼好學,少年時學過武術,酷愛耍刀弄槍、練習舞劍。後因求當地一鐵匠打造寶劍,鐵匠人手少,畢俊城常去幫工,時間長了,畢俊城被收為徒,學會了打鐵手藝。
光緒初年,由於淄川地區連年遭遇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生活實在難以維持,畢俊城便隨其父逃避災荒來到臨清。光緒六年(1880年)在臨清觀音嘴(今鰲頭磯對面、登瀛廣場東北處)開設了一家鐵器鋪,以打造武術用的刀劍和各種民用肉、菜刀為業,字號為隆順昌鐵哭部。早期主要是打造武術練功用的兵器,如單刀、寶劍、槍頭、長矛、朴刀、燕翎刀、鋼釵、七節鞭、虎頭鉤、月牙鏟、方天畫戟等;後來,因練習武者越來越少,才逐漸轉為打造民間生活用的各種肉菜刀具為主,品種有切菜刀、砍骨刀、氣刀、剝皮刀、剔肉刀、劈刀、圓恨、刮毛刀、刨刀、方刀、片刀、殺刀等。
畢俊城憑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專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鑄劍、打刀工藝技術,他所鍛造的刀、劍產品獨具匠心,別樹一幟。不但製作考究、做工精緻,而且刀口鋒利、鋼性堅韌,軟可吹毛斷髮,硬可斬釘截鐵,剁而不捲刃,砍而不崩口,既好使又耐用,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山東、河北、河南等遠近聞名,人送大號“畢家刀”。
清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1896年—1902年)在臨清、冠縣、威縣等地,爆發了在規模的義和團反洋教運動。當年,畢俊城應義和團首領譚魁方、閻書勤、趙志都等人的請求,積極參加反洋教活動,秘密為義和團打造大刀、長矛、鋼釵等兵哭數千件,得到了義和團將士的賞識,激發了義軍的英勇鬥志,支持了義和團的反洋教鬥爭。
畢俊城鑄造的寶劍,名“順昌七星臥龍劍”,劍身一面鑲嵌七顆銅星,另一面鑿刻臥龍圖形,劍身兩面中央開有血槽,劍格為虎頭形狀,劍鞘用花櫚木做成,外置銅箍,皆精工鏤刻,浮雕花紋圖案,古樸大方,劍刃鋒利,削鐵如泥,揮舞自如,寒光四射。持之此劍,威風凜凜,堪稱“劍中之魁”,蜚聲武林。
“畢家菜刀”背厚刃薄,身正背直,鋼鐵分明,光亮平滑;裝配黑色棗木刀把,鑲嵌銅質梅花形後墊,沖制雙形寶葫蘆印記,樣式非常美觀。在實用上輕重適宜,大小合理,用之得心順手;刀刃鋒利,能殺能砍,前切後剁,不崩不錈;半年不用不磨,不易生鏽,使用壽命比較長,而且把把好使耐用,所以用戶買刀時不用挑揀,頗受用戶信賴。當地和周邊縣市家家戶戶、大小飯店、餐館、食堂都專愛用“畢家刀”。百餘年來,“畢家刀”暢銷不衰,從運河兩岸到大江南北,南至上海、武漢、北到北京、天津、不斷有人慕名來購刀。臨清著名烹飪大師石道清、田鳳山等人,用“畢家刀”司廚獻藝一生,愛不釋手。因此,“畢家刀這個美稱在民間名氣遠揚,廣為流傳。
“畢家刀“手藝流傳上百年,輩輩祖傳,至今已四代,均屬親傳。畢俊城三個兒子畢得先、畢生先、畢榮先,幾歲時便與父親幹活學藝。自民國元年(1912年)始,先後在臨清上灣街家中各掌一爐,繼承父業,打刀一生,從未間斷。那時,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生意甚是興旺。其孫畢玉歧、畢明歧門裡出身,亦精通技藝,從小即練就一身好活,幾十年來也一直從事個體打刀生產經營。1959年,畢家刀第二代傳人畢得先打造的寶劍、單刀、雙刀,參加了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的“慶祝建國十幾年全國手工業名牌產品展覽”,並被留館保存。1963年臨清紅爐生產合作社由畢家第三代傳人畢明歧打造的菜刀,在山東菜刀評比會上被評為一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