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留侯論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魏禧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留侯論(1)
客問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2),以求報韓。’既擊始皇博浪沙中(3),終輔漢滅秦,似矣。韓王成既殺(4),酈生說漢立六國後(5),而子房沮之(6),何也?故以為子房忠韓者,非也。”
魏子曰:“噫,是烏足知子房哉(7)!人有力能為人報父仇者,其子父事之,而助之以滅其仇,豈得為非孝子哉?子房知韓下能以必興也,則報韓之仇而已矣。天下之能報韓仇者,莫如漢,漢既滅秦,而羽殺韓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六國立則漢不興,漢不興則楚不滅,楚不滅則六國終滅於楚。夫立六國,損於漢,無益於韓。不立六國,則漢可興,楚可滅,而韓之仇以報。故子房之地決矣。”
“子房之說項梁立橫陽君也,意固亦欲得韓之主而事之,然韓卒以夷滅(8)。韓之為國與漢之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氣(9),勸羽急擊之,非不忠於所事,而人或笑以為愚。且夫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也(10),天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於水火(11),則天以為子,而天下戴之以為父。子房欲遂其報韓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禍亂之君,故漢必不可以不輔。夫盂子,學孔子者也,孔子尊周,而孟子遊說列國,惓惓於齊梁之君(12),教之以王(13)。夫孟子豈不欲周之子孫王天下而朝諸侯?周卒不能;兩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天生子房以為天下也,顧欲責子房以匹夫之諒(14)、為范增之所為乎?亦已過矣!
作品翻譯
有位朋友問我說:有人說張良弟弟死了不安葬,是用這來回報韓國的。張良既然在博浪沙襲擊秦始皇,最終輔佐漢朝滅掉了秦朝,像是回報韓國的了。但是韓王成被殺後,酈食其勸說漢天子立六國的後代為王,但張良卻阻止他這樣做,為什麼呢?所以我認為張良忠於韓國的說法,是不對的。”
魏子曰:唉,這哪裡是懂得張良啊!別人有能力能夠替人報了殺父之仇,他的兒子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那人,而幫助他來消滅他的仇人,難道能夠說這個人不是孝子嗎?張良知道韓國沒有必然興盛的能力,那么只能替韓國報仇罷了。而天下之能夠替韓國報仇的,沒有誰比得上漢王;漢王消滅了秦朝,然而項羽又殺了韓王,這也是張良的仇人,只是當年張良的仇人是秦朝,漢王不能興盛那么楚國不會滅亡,楚國不滅亡那么六國終究要被楚國消滅。那么,立了六國的後代,有損於漢王,又無益於韓國。不立六國的後代,那么漢王可興盛,楚國可以消滅,而韓國的仇恨得以報復。所以張良下定決心這樣做了。
張良勸說項梁立韓國的公子韓成,心中本來就是想得到韓國的君主而侍奉他,然而韓國最終被滅亡。韓國的立國和漢朝的得到天下,張良分辨得十分明白。范增認為劉邦有天子氣象,勸項羽趕緊攻打他,這不是不忠於他所做的事,然而有的人卻譏笑范增是愚蠢的。況且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不是一人一姓的私人產業,上天為百姓確立了君王,本來就是能夠從水深火熱中拯救百姓的,那么上天選定的天子,天下人就擁護他把他作為父親。張良想要成就自己為韓國報仇的心愿,而得到能夠平定天下禍亂的國君,所以漢一定是不能不輔佐的。孟子是學習孔子的;孔子尊崇周王朝,然而孟子卻到各個諸侯國遊說,態度誠懇而深切地對待齊國、梁國的君王,教他們成就王道的基業。孟子難道不想要周天子的子孫稱王天下而使諸侯們朝拜他們嗎?但周朝的子孫最終做不到。然而天下的百姓,不能夠不拯救。上天生下子房來拯救天下百姓,人們卻反而想用匹夫的忠誠守信來責備他,難道要讓他做范增想做的事情嗎?這也太錯誤了!
作品注釋
(1)留侯:張良,字子房,其祖先為韓人,祖父與父親皆在韓為官。秦滅韓後,張良為劉邦謀臣,輔助漢朝滅項羽,定天下,受封為留侯。
(2)子房弟死不葬:《史記·留侯世家》載,韓國被秦吞滅後,張良連弟弟死了都不辦喪事,用全部家財來求客刺秦始皇,為韓報仇。
(3)博浪沙:地名,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秦始皇東遊,張良和刺客埋伏在博浪沙,用大鐵錘擊始皇,誤中副車。始皇大怒,搜捕天下十日,但沒有捉住張良。
(4)韓王成:韓國的諸公子,名成,人稱橫陽君。張良曾經遊說項梁立橫陽君為韓王,項梁依從,後為項羽所殺。
(5)酈生:酈食其(yì jī),劉邦的策士。他曾經向劉邦獻策,要劉邦分封土地給六國後代,並授予他們王印,這樣天下就會臣服,楚國也會來朝拜,恰好張良有事來謁見劉邦,知道劉邦已同意酈生的建議,當即勸阻劉邦,說:“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劉邦大罵酈生,急忙派人銷毀已刻好的封印。
(6)沮:阻止。
(7)烏:何。
(8)夷滅:消滅。夷,平,誅鋤。
(9)范增:項羽的謀臣,被尊為亞父,他屢次勸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後鬱憤病死。沛公:劉邦。
(10)公器:指名位、爵祿等。
(11)水火:喻困苦患難。
(12)惓惓:同“拳拳”,誠懇深切之意。
(13)王(wàng):成就王業。
(14)顧:卻,反而。匹夫:庶人,平民。諒:忠誠守信。
作品賞析
張良是韓國人,卻做了漢朝的謀臣。這篇文章的論說中心表面上是:張良仕漢是否忠韓。共分兩層論述:一、張良仕漢以報韓仇;二、張良仕漢以救天下之民。第二層是第一層的深化,尤其“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等觀點,實際上推倒了所謂忠韓的匹夫之見。
此篇是魏禧議論文的名篇,氣勢踔厲風發,層層推進,表現了他長於見識和議論的寫作特色。
作者簡介
魏禧(1624—1681),字叔子,一字冰叔,號裕齋,又號勺庭,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入清朝後不做官,舉家隱居在故鄉翠微峰。從四十歲開始遊歷大江南北,所結交的都是明朝遺民。在清初文壇上很有地位,與兄魏際端、弟魏禮,均有文名,時稱“寧都三魏”,又和侯方域、汪琬齊名,號“國初三家”。散文長於見識議論,各體風格不同,都能縱橫變化,文隨意盡。有《魏叔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