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申農(Shannon)及其合作者韋弗(Weaver)提出了一個通信系統的模型,後來被人們視作資訊理論的基本模式而得以廣泛引用。
在該模型中,信源發出訊息,經過發射器,把訊息變換為信號。信號在信道中傳遞的過程,會受到噪聲的干擾,所以接收到的信號實際上是“信號+噪聲”。經過接收器,把信號還原成訊息,傳遞給信宿。由於可能受到噪聲的干擾,信號不是穩定不變的,這可能會導致發出的信號與接受的信號之間產生差別。也就是說,由信源發出的訊息與信宿接受的訊息兩者的含義可能不同。交流失敗的一個共同原因就在於發信者一方不能認識到,發出的訊息與接受的訊息並不總是相同的。
申農和韋弗的這一通信系統模型不僅適用於通信系統,也可以推廣到其他信息系統。他們在該模式中提出了一個新因素“噪聲”,表示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受到干擾的情形。這說明信息系統的基本問題是要解決有效性與可靠性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即以最大速率準確無誤地傳遞信息。“噪聲”的概念也提醒人們注意研究交流過程中的干擾與障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