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鄉[重慶市潼南縣田家鄉]

田家鄉[重慶市潼南縣田家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潼南縣轄鄉。1951年建田家鄉,1967年改解放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0.8公里。面積30.2平方公里,人口1.5萬。通公路。轄黑龍、新房、佛鎮、芭蕉、槐花、石莊、坎子、小橋、堰口、羅漢、新石11個村委會。企業有農機、皮鞋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紅薯、玉米。養殖業以養豬、養蠶為主。

簡介

位於重慶潼南縣的一個鄉,明朝時因當地多田姓的人而得名。田家鄉位於潼南縣東南部,距縣城16公里,由原田家鄉、 永勝鎮和龍項鄉小石村、桂園村、老廟村合併組成。與銅梁縣維新鎮、及我縣的梓潼街道辦、太安鎮、別口鄉相接,轄12個行政村,85個合作社,幅員面積63.13平方公里,總人口32372(其中:農業人口31211人、城鎮人口1161人),耕地面積28939畝。

明朝末年田姓昌盛,有“田半場”之稱,朝閣有吏部天官田柱石之盛名,故名田家場。清康熙時因境內有黃龍潭、黑龍譚,改名雙龍場。清光緒時,因大火,移現址建場,復名田家場。1951年建田家鄉,1967年改稱解放,1981復名田家至今。

經濟

田家鄉幅員面積30.21平方公里,人口15310人,全鄉轄6個行政村,37個社,鄉內設機構8個,在冊幹部職工37人。全鄉屬淺丘地貌特徵,鄉境內溪河縱橫,水利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常年蓄水量2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3座,興建農用提灌站11座,常年農田水利灌溉覆蓋面積達90%以上,是潼南縣有名的水利化之鄉。鄉政府所在地緊鄰省道205線,距縣城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2003年底即將動工修建的遂渝高速公路將在田家境內開設互通路口,這給田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田家鄉黨政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縣第十次黨代會和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的要求,立足鄉情,以富民興鄉為目標,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務實,真抓實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穩步前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投資50餘萬元,修建了全鄉最大的鄉村公路橋一座,使村村通公路的願望變為現實;投資40餘萬元,開通了民用天然氣,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政府引導,社會各方參與,完成場鎮新建和改造面積3萬餘平方米,安裝路燈20餘盞,程控電話發展用戶800餘戶,安裝光纖電視1000餘戶,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特色種養業發展初見成效。全鄉規劃發展了2000畝蠶桑基地、4000畝優質油綠豆基地、5000畝優質稻基地,發展羊二元母豬20頭以上的養殖場三戶,年養鴨上萬隻的大戶4戶,年純收入逾萬元的特色種養業專重戶已達40餘戶,一個種植業示範園區、兩個養殖業示範園區已初步形成。

招商引資進展順利。通過最佳化投資環境,制定激勵政策,內引外聯,農業、工業、裝飾工程與項目牽線搭橋落戶潼南已有意向性結果。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隨著兩高在潼南大地的啟動建設,隨著中等山水園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田家的區位優勢將會愈來愈明顯,古代詩人讚譽的鄉村美景將在田家得到很好的體現,田家將以她獨特的自然優勢、區位優勢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各方有識之士來這片熱土開發建設。

活動

三送三幫

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縣檔案史志局以“三送三幫”為主要形式,組織局機關13名幹部,先後分兩批深入到玉溪鎮青石村、大龍村,分別與一戶困難戶結為“親戚”,開展“送溫暖、惠民生、結窮親”活動。截止目前,共走訪民眾1500餘人次,召開“親戚”家庭成員會、鄰居座談會等30餘次,落實幫扶措施13條,送去價值4000多元的物品及現金。

一是送政策,幫助樹立致富信心。我局組織機關幹部進村入戶,對幫扶的貧困民眾進行全面摸底和訪談,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技能特長等情況,對缺乏脫貧致富信心的民眾,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宣傳,向民眾認真解讀了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市委三屆六次全會、全市經濟工作會、渝委辦〔2009〕42號檔案精神以及黨的惠農政策,幫助他們消除心理焦慮,重新認識到農村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業也是致富產業,農民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從而使其增強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活動中,共走訪民眾1500多人次,開展政策宣傳諮詢30餘場次。

二是送資金,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我局“送溫暖、惠民生、結窮親”啟動儀式上,發動幹部職工為幫扶貧困戶進行捐款。局長夏正明帶頭捐款,其它職工也紛紛慷慨解囊,共募得捐款1400元。在幹部捐款的基礎上,我局還擠出工作經費,累計籌資4000餘元,並逐一送到貧困戶手中。

三是送物資,幫助歡度新春佳節。為幫助困難民眾度過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我局及時為困難民眾送去了豬肉、食用油等慰問品。副處長級幹部廖學慶得知結識的“窮親戚”2010沒有殺年豬,就購買了豬肉送到“親戚”家中;局機關幹部胡建瓊為結識的“窮親戚”送去了衣服15件;幹部卜鳳娟看到結識的“窮親戚”王婷婷是個孤兒,衣裳單薄,當即帶她到鎮上為其購買了價值200多元的衣服和學習用具,並表示要一直幫扶下去。

訪問孤殘

2010年1月13日,縣檔案史志局在局機關會議室召開全局幹部職工會,舉行“送溫暖、惠民生、結窮親”活動啟動儀式,正式拉開了以“訪孤殘困苦、進千家萬戶”為主題的“送溫暖、惠民生、結窮親”活動的序幕。

會上,副局長朱長忠組織學習了潼委辦(2010)7號《關於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3000幹部以“訪孤殘困苦、進千家萬戶”為主題的“送溫暖、惠民生、結窮親”活動的通知》。局長夏正明對此項活動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我局參與此項活動的幹部共13名,幫扶對象為玉溪鎮青石村、大龍村13戶貧困、孤殘人員,將於分兩批深入到幫扶的貧困戶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夏局長要求所有參加活動人員要按照潼委辦(2010)7號檔案精神,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參與此項活動,必須到“親戚”家同吃同住同勞動7天以上,保質保量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五個一”工作任務,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在啟動儀式上,我局發動幹部職工為幫扶貧困戶捐款1400元,此款將在活動中一併送到貧困戶手中。

會上,局長夏正明還傳達學習了中共潼南縣十一屆十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並就我局如何貫徹會議精神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全局每位職工要對2009年各自負責的工作進行認真梳理總結,提出2010年工作意見建議,將召開專題會議,每位職工在會上進行述職並接受測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