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志論

生命意志論

生命意志論是西方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的重要理論。叔本華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他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繫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

內容介紹

關鍵字:生命意志;欲求;禁慾主義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表象是意志的客體化。因此,世界的本質是意志。意志是一種無法遏制的盲目的衝動和無限的欲求,而意志欲求的本質是生命,即生存和繁衍。因此,生命意志又可以稱為生存意志。生命意志和痛苦是一致的,它是痛苦之源。同時它愈強烈,則痛苦愈深。

具體內容

•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

叔本華認為,作為世界本原的 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由生命意志產生的欲求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欲求的產生是因為不足和匱乏,因為對現狀的不滿足,並且這種不滿足是無止境的。每一次欲求的滿足、結束都必然一個新的欲求的起點,導致欲求的循環不止。欲求的無限,使痛苦也無窮無盡。即使欲求的實現帶來了滿足,它也是暫時的。縱然欲求得到了完全的滿足,它所帶來的又是孤寂、空虛和死寂,它也同樣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同時,意志現象愈完善,痛苦也愈顯著。好比植物沒有痛感,低等動物痛感微弱一樣。因此作為高等動物的人,痛苦的程度也越深。天才更加痛苦。“於是任何人生徹底都是在欲求和達到欲求之間消逝的”。因此,人生就像一個擺鐘,在欲求之間、痛苦和無聊之間不停地來回擺動。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是痛苦的,悲觀的。但在現實的人類社會生活中瀰漫的,又都是對生命意志的肯定,對欲求的不斷渴望和追逐。當人們抱著這種理想和目的,去努力實現以後,他們發現得到的是更大的痛苦。它體現了一種更為強烈的生命意志。同時欲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因此生命意志所帶來的痛苦也必然隨之不斷加深。慾壑難填,使人痛苦、無聊無限。

•否定生命意志,擺脫痛苦的深淵

既然肯定生命意志是導致痛、悲觀的本原,那么要擺脫痛苦就必須否定生命意志,抑制人的欲望,擺脫一切世俗的利益和欲求,去消除一切現實生活和現實的理想和目的,拋棄一切理性和科學的觀念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一切道德規範,而進入無我的境界。對於藝術的直觀審視可以使主體擺脫生命意志的束縛,在“自失”的狀態中實現一個純粹的主體,使直觀和直觀者和二為一。所謂“自失”指的是人們在進行觀審的時候,在進行直觀的時候,暫時忘卻了其個體,其意志。但是,我們從“自失”的含義中可以發現,這種忘卻個體、忘卻意志是暫時的。因此,這種對於痛苦的擺脫也是一種短暫的、暫時的擺脫。如何實現永久的擺脫痛苦呢?叔本華認為可行的、正確的途徑就是走禁慾主義。

認識意志

•認識意志的本質

禁慾之路雖不同於藝術之路,但它同樣需要通過直觀這“清淨劑”,即認識意志的本質。“生命意志之否定,亦即人們成為徹底的清心寡欲或神聖的東西,經常總是從意志的清靜劑中產生的,而這清淨劑就是對於意志的內在矛盾及其本質上的虛無性的認識”。具體的說,禁慾行為包括自願放棄性慾、甘於痛苦和死亡寂滅三種。

•自願放棄性慾

性慾是生命意志最強烈的表現。性慾的滿足、新生命的誕生就等於是延長里個人有限的生命,實際上是延長了個體的痛苦和空虛,是把生命肯定到死亡之後,肯定到無限期。新的生命就像是一隻又上了發條的“人生之鐘”,又給生命寫上了一張“賣身契”,使痛苦不斷循環,永無止盡。因此,放棄性慾就是拒絕了這種痛苦和空虛的無限制的傳承,使人生得以解脫。

•心甘情願地體驗痛苦

叔本華認為痛苦是一個淨化爐,人只有在痛苦的爐火中經過不斷的煎熬,受盡折磨之後,在體驗到絕望之後,才會轉向內心世界,苦思冥想,認識自己和世界。通過不斷的懺悔、不斷的自苦,以此來抑制、降低,直至滅絕意志,最終以死來達到徹底的絕欲,達到“不可動搖的安寧”,達到“寂滅中的快樂”。

•死亡寂滅

就是前面所說的“和清心寡欲相伴隨而不可動搖的安寧,是寂滅中的快樂”。但是,這種死並不就是等於自殺。因為自殺從根本意義上說,也是對生命意志的一種肯定。然而,我們知道,禁慾之路同樣是充滿痛苦的,是需要堅強的意志支撐的。事實上我們說,禁慾本質上也是一種欲求,它是一種對無欲的欲求。既然如此,禁慾也無法從本質上達到無欲的境界。因此,叔本華的禁慾之路也不是擺脫痛苦,實現超我無欲、無生命意志的正確可行之路。

批判

在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理論中,關於生命意志是欲求之本,痛苦之源的論述,充分體現了其人本主義思想,同時也體現了其唯意志論的思想。但是在欲求的延續發展以及由此產生的痛苦的過程和程度方面,具有一種為了其思想意識而過分誇張的痕跡。具體的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對欲求發展過程的誇大、極端化

叔本華認為,生命意志導致的欲求是無限的。雖然在“自失”中可以暫時忘卻欲求、忘卻意志,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滿足之後新的欲求又產生了。從叔本華的欲求發展過程看,欲求的內容是不斷加深的,即總是渴求更高的目標和滿足。這種渴求越向上,其帶來的痛苦也越深。這又恰恰說明了你的生命意志的強烈。因此,欲求好比一把無限長的梯子,越往上,越狹窄,也越危險。然而,事實並非完全按照叔本華所論述的那樣去發展。從總體趨勢上看,由於人性的自私,欲求的加重是必然的。但是在必然中又存在著偶然,即欲求的保持或倒退。究其根源在於有人無法忍受痛苦的煎熬,從而停止了對新欲求的渴求。欲求的倒退一方面是無法忍受痛苦,另一方面則是存在一種無為的思想,即返璞歸真。但它與禁慾是不同的。禁慾需要超強的主體意志,是一條痛苦之路。同時,欲求的發展程度,還會受到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文化水平的限制。人們欲求的對象,只有與當時階段的生產力相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實現。例如古代的人不會欲求坐汽車、飛機。同樣,一種滿足現狀的保守的社會文化,也同樣限制著欲求的發展。另外,欲求在不同的階級、階層之間,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例如農民不大可能去欲求做國王,國王也不會去欲求做農民。因此,我們說欲求的發展是一把不斷續接的梯子,一節代表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內的欲求是有限的,但隨著它的不斷延續,欲求又走向無限。

•對欲求產生過程延續性的誇大

叔本華認為,欲求是不斷循環往復的,具有即時的延續性,即一個欲求得到滿足之後,新的欲求就會馬上繼之而起。這就意味著中間是不存在間歇的。因此欲求的過程是連續的。但是,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一個欲求的滿足和新的欲求的產生這段時間裡,存在著短暫的中斷。欲求的原因是因為不足和匱乏,因為對現狀的不滿足。因此,在新的欲求產生之前,必然會存在一段時間的欲求的中止,即感受到不足、匱乏和不滿足的階段。所以欲求的暫時中止是客觀存在的。那也就以為著欲求連續性的消失。由此可知,欲求的發展過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綴滿點的射線。在它只上的每個點,都在演繹著舊欲求的終結,新欲求的醞釀和產生。它是一個不完整的連續過程,是一種充滿缺憾的美好。

•對痛苦的誇大

叔本華認為,由於欲求的連續無限,痛苦也無窮無盡。整個人生充斥著痛苦。同時,由於欲求內容的加深,痛苦的程度也必然會加深。但是我們已經知道,連續永恆不斷的欲求中充滿著無數的間歇,這意味著痛苦也是充滿間歇的過程。如果這些間歇也同樣是充滿痛苦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說痛苦是連續永恆的。按叔本華的理論,欲求的滿足只能帶來短暫的部分的滿足,即使是得到了完整的滿足之後,隨之而來的也是痛苦、孤寂和厭倦。也就是說人們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不妨以自己為例。當我們的某一欲求實現以後,我們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是痛苦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第一時間感受到是幸福快樂。而且這種幸福和快樂是發至人的內心的,是一種真實的感受,儘管它是短暫的。同時,只有當人們完全感受完這種幸福快樂之後,人們才會產生新的欲求。而正是這種真實的幸福快樂,才是人們追求新的欲求的動力,使欲求的發展走向無限。因此,痛苦之路並非是單調之路,而是一條充滿無數美好插曲的星光之路,在每顆星上都閃耀著幸福快樂之光。

•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求之路

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理論中,欲求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但目的卻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追求自我的滿足。因此痛苦的本原其實是私利。而事實上,對於那些追求公益和崇高理想的人來說,欲求的過程是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個體的主體,融於社會,融於自然,在追求中實現了自我的超脫。雖然對於崇高理想的追求也具有一定時間階段性,但是社會和自然是無限的。因此追求無限,幸福和快樂的實現也無限,痛苦的擺脫也實現了永恆。

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理論,通過對欲求發展過程的剖析,揭示了痛苦產生的根源。即人的私利。對於痛苦的擺脫,叔本華提倡走禁慾之路,以實現對生命意志的否定和達到無欲的境界。但是,欲求是無法滅絕的,無欲也是一種對欲望的追求。因此對欲求的否定是無法實現真正的幸福的。而正確的途徑,則是通過對公益的追求,個體的社會內化,使自我融於社會、自然之中,達到意志的超然。這樣痛苦才會真正的永久的解脫,幸福才會永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