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蛇眼病

甜菜蛇眼病

甜菜蛇眼病在葉片上有什麼症狀?發生規律是什麼(1)症狀:甜菜蛇眼病危害葉片初期形成褐色圓形小點,後期病斑擴大,並有圓心輪紋環,病斑後期產生黑褐色顆粒狀物,整個病斑形似蛇眼。有時病斑破裂成洞。有時花枝受害,使種球嚴重帶菌。 (2)發生規律:甜菜蛇眼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被害種球、母根和葉上都能過冬。第二年用有病母根栽培,和遺留田間病殘體的病菌均能成為初次侵染來源。發病後病菌借風、雨傳播進行重複侵染。蛇眼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個月,在種球上可存活2年左右。溫度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有利發病。

信息

中文學名:甜菜蛇眼病
..

別稱:黑腳病
分布區域:中國各大主要產區皆有分布
病原中文名:甜菜莖點霉
病原拉丁學名:PhomabetaeFrank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葉、莖及根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葉、莖及根。莖基染病發芽後不久即顯症,嚴重的未出土即病死;一般出土後3~4天顯症,病株幼苗胚莖變褐,尤其接近地面處很明顯,後莖基部縊縮,引致猝倒。葉片染病初生褐色小斑,後擴大成黃褐色圓形小斑和大斑,小的直徑2~3mm,大的1~2cm,斑上具同心輪紋和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塊根染病從根頭向下腐爛,致根部變黑,表面呈乾燥雲紋狀,後出現灰黑色小粒點,排列不規則。

病原形態特徵

PhomabetaeFrank稱甜菜莖點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Pleosporabetae稱甜菜格孢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埋生在表皮下,內含很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後從頂端孔口逸出。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圓形或橢圓形,大小4~6×3~4(µm)。在自然條件下和培養基上均能產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圓形,無色,具厚壁。病菌生育適溫27。C左右。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3~25℃,最高33~35℃,最低2~4℃,適宜相對濕度95%~100%,適宜pH6.5~7。該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個月。種子上的病菌乾燥條件下可存活2年。1℃經2~12小時處理,僅有個別孢子萌發,0℃處理2小時、1℃處理24小時、38℃經50分鐘,孢子均不能萌發。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翌年先侵入幼苗形成黑腳。潮濕條件下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器逸出分生孢子借風雨或灌溉水傳播,進行再侵染。開始侵染老葉,收穫後侵入根部形成黑腐病,引起貯藏期發病或造成爛窖。收穫時切去頂葉過低或沿葉柄基部割斷,造成的傷口是病菌侵入重要途徑。苗期田間幼苗黑腳病發生適溫19℃,土壤乾燥易發病,此外施肥不當,生長衰弱,土壤偏鹼等發病重。成株期濕度大易發生蛇眼病。貯藏期窖溫高於4℃發病重。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必要時進行種子消毒,用52℃溫水浸種60分鐘,適當增加播種量。
(2)選用無病母根。病根繁殖的種子,帶菌率很高,因此一定要選用無病母根。

藥劑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有條件的每667m2施硼砂0.1~0.6kg,可提高抗病性。
(2)發病初期噴灑30%氧氯化銅懸浮劑8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50L,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