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寧夏靈武市甘露寺]

甘露寺[寧夏靈武市甘露寺]

甘露寺,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鄉臨河村馬鞍山,西面黃河,東鄰陝西,北接內蒙,三面環山。寺坐北朝南,建於土丘山上,居高臨下,眼界極為開闊。全寺占地近三十畝,是一座具有傳奇歷史的著名寺院。

簡介

甘露寺的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相傳,唐代羅通率軍掃北,軍駐黃河沿岸,(今靈武市臨河鄉),其姑母隨軍。戰後遂于山上擇地建寺,令三女兵出家為尼,留寺常住。故當地有語云:“先有尼姑庵,後有馬勒山。”

歷史

甘露寺 甘露寺

宋仁宗年間(一○四九年至一○九一年),異軍犯境,大將狄青奉命西征,駐軍於臨河,與異軍對峙,隔河相望。兩軍對陣,互有勝負。當時,宋軍糧草由內地運來,因路途遙遠,供給不極時,若戰事曠日持久,勢必難支。狄青意在速快,苦無良策,由是煩悶。一日悃眠,夢中見一神人曰:“汝與異軍對敵,只可智取不可力抵,否則難以取勝。”青於夢中驚醒,沉思良久,忽然省悟。次日狄青令將馬鞍收集起來,依山勢堆放,上覆草蓆。又令將馬糞集中,於同一時間傾入黃河,頓時河面飄滿馬糞,厚達尺余,對岸及下游異軍見了相謂曰:“天朝兵多,光馬鞍堆滿了一架山,河裡飄的馬糞有一尺多厚,看來我們難以取勝了。”一時異軍軍心浮動。狄青又派懂突厥、蒙古等語的兵士潛入敵營散布流言。異軍首將聞之,猶豫不決,有意退兵。狄青又出兵討戰,雙方陣前理論,狄青向異軍曉以大義,喻以愛民之理,雙方罷兵言和。狄青因神人指點獲得勝利,為酬報神人點化之恩,即在駐這之處擇原尼姑庵擴建寺宇,取名“甘露”。“馬鞍山”亦因宋兵當年堆入馬鞍而得名。至今山內猶有插旗石、馬蹄溝等遺蹟留存。

甘露寺的再次重建,是由明末近庵和尚發起。近庵,號效心,原為白衣,俗姓李,甘肅慶陽人,移居寧夏五十於年,忽念時光易逝,幻化非堅,便舍親割愛,初投牛首山靜庵和尚披剃,後在海寶塔廣東和尚座下完具。本擬南行參學,路經馬鞍山,歇足嘆曰:“此乃四運通衢,被明末凶歲,以致人煙稀缺,荊棘磺道,過往客商,夏日則望梅漱津,日落則思穴投宿。”近庵和尚觸景生情,發宏誓願作久居想,尋鑿井一眼,漸得水,特請廣東和尚主持,搬土運石,同建梵剎。從此接待雲水禪流,令過客飢者食,勞者息,宿願遂以始終。因和尚每念一聲佛號,便向籃內投一粒豆子,至圓寂時累積豆子百餘擔,故後人稱為“百擔豆子和尚”。庵師將圓寂日,怡然而逝,荼毗得舍利百餘。終年九十七歲,其徒為之造塔拱養,廣東和尚親為題寫碑記,並以偈贊曰:“春秋九十七,百擔豆子佛。坐化西方去,上品蓮花質。”

自百擔豆子和尚後,歷經順治、康熙、雍正等朝,年代久遠,尤其同治年間,兵運禍結,許多資料散失,歷代住持末見記載。清末至今,甘露寺先後有聖寬、海傑、果芳、界性、果實、法興、耀正任該寺住持。

一九五四年四月初八日甘露寺開戒壇為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內蒙、青海等地的僧俗傳授三壇大戒,受戒人數達數百人,盛況空前。

甘露寺 甘露寺

“文革”前,甘露寺計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堂、念佛堂、禪堂、往生堂、僧寮、客房、齋房等建築,寺內天橋、迴廊建築,結構精巧。每年四月初八寧夏及鄰省的佛教信眾、香客、遊人蜂擁而至。“文革”中,甘露寺各種佛像及殿堂全部被毀,僧人被逐。一九七九年在界性、果實兩位法師的倡導下,甘露寺僧人返回原寺挖地窯而暫住,他們清廢物、填溝壑、除荊棘、背土壘窯、脫坯燒磚,在靈武、銀川、青銅峽等地佛教信眾及其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十年,先後建起大雄殿、接引殿、天王殿、山門等殿堂及祖堂、念佛堂、僧舍、客房、齋房等各種用四十多間。一九九四年增建了觀音殿、地藏殿。一九九五年在耀正法師的主持下,甘露寺籌化一百多萬元興建菩薩頂,從破土動工到主體工程歷時二年。菩薩頂建於乾旱的砂石山頂,高聳於群山之中。登樓遠望,還近景色盡收眼底,十分壯觀。一九九七年在有關單位關懷幫助下,由靈武市、河東機場共同投資將直通甘露寺的柏油公路全線鋪通,極大地方便了佛教信眾及遊客朝山拜佛。百年古剎,煥發新的生機。

甘露寺重要文物有歷代碑刻三塊,分別是獅子碑記、效心和尚碑和蓬公庵塔碑。另有僧塔十五座,最著名的是百擔子和尚墓塔和果芳法師墓塔。寺內還珍藏清代《大藏經》一部。

住持

現任住持耀正法師,四十歲,俗名徐名正,原籍寧夏銀川大新鄉人;一九八一年出家,在法興和尚座下剃度,一九八三年在大興善寺法因法座下受具足戒;一九九四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現兼任寧夏自治區佛教協會副會長。

寺址:寧夏靈武市臨河鄉馬鞍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