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別名 : 無
英文病名 : Sweet potato botrytis rot
病原類別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 : 病原Botrytis cinerea Pers,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形態特徵 : 分生孢子梗由菌絲體或菌核生出,叢生,有分隔,灰色後變褐色,上部淺褐色,頂端樹枝狀分枝,大小220-480×10-2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生於枝頂端,單胞無色至灰色,大小10-17.5×7.5-12(μm),
生理生化特徵 : 無
危害對象 : 甘薯、多種其他植物。
分布 : 我國各甘薯產區
侵染循環 : 病原菌為弱性寄生菌,從傷口侵入發病。
發病條件 : 受凍害的薯塊發病重;溫度在7.5-13.9℃發病重。
危害部位 : 薯塊
危害症狀 : 病薯表皮皺縮,失去光澤,表面布滿灰褐色絨狀霉層。發病初期呈軟腐狀,病薯組織漸變為棕褐色,水分蒸發,最後變為堅硬的僵薯。
防治方法 : 1.適時收穫,避免凍害,夏薯應在霜降前後收完,秋薯應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選晴天,小心從事,避免傷口。
2.入窖前精選健薯,汰除病薯,把水氣晾乾後適時入窖。提倡用新窖,舊窖要清理乾淨,或把窖內日土剷除露出新土,必要時用硫磺熏蒸,每m3用硫磺15g。
3.科學管理 對窖貯甘薯應據甘薯生理反應及氣溫和窖溫變化進行三個階段管理。一是貯藏初期,即甘薯發乾期,甘薯入窖10-28天應打開窖門換氣,待窖內薯堆溫度降至12-14℃時可把窖門關上。二是貯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溫期,應注意保溫防凍,窖溫保持在10-14℃,不要低於10℃。三是貯藏後期,即變溫期,從3月份起要經常檢查窖溫,及時放風或關門,使窖溫保持在10-1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