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張掖中學

甘肅省張掖中學創建於1917年。2001年5月與原育才中學重組,建成新的張掖中學,2004年10月建成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占地面積129畝,教學大樓3幢,辦公大樓1幢,學生宿舍樓5幢,總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學校加大投資,加速信息化、花園式學校建設的進程,建成了多網合一、雙向控制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建起了擁有400個信息點的校園網,建成了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19個,微機室9個,多功能廳個,先後投入資金3639.2萬元。擁有塑膠體育場一座,教學設備達到全市一流水平。

歷任校長

閆維禎

任期:2001年6月至今

校風、特色及傳統

制服

直到2000前,學校一直使用藍底白條紋的制服設計,之後換為黑底白條紋設計,並增加了夏季制服——上身淺藍色短袖襯衣,下身深藍色長褲。

“愛心助學”活動

每年舉辦一次,全體師生自願捐款給“愛心基金會”,後由學校組織發放給提出申請並被學校審核通過的經濟困難學生。

成年儀式

專為每年高三學生舉辦,時間多在高考前百日左右,以體育場集會為主要形式,內容多位鼓勵大家作為成年公民肩負起社會責任並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做動員。

獎學金制度

學校會對歷年高考成績優異者頒發獎學金並大力宣傳表彰。

師資

該校現有教學班70個,在校學生4166名,教職工280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74名,一級教師121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名,本科學歷的教師210名;國家級、省市級骨幹教師26名,市管拔尖人才7名,省市級學術學科帶頭人19名,有60餘位教師受到國家、省、市表彰,近60人在省地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四年來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700多篇,出版專著和合著14部。

成績

該校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002年至2005年高考升學率達到79.88%、82.77%、85.74%、87.5%。

2004年高考郭靜以711分摘取全省理科狀元桂冠。

2005年高考於沖以700分的成績奪取全省理科第二名。

2006年高考,張掖市5所示範性高中內,張掖中學5名同學進入全市理科前10名、2名同學進入全市文科前10名,張楠以679分奪取張掖市理科狀元,程雁以636分奪取張掖市文科第二名;張掖市當年有8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張掖中學占4名同學,其中張楠、龔南傑、王國澎被清華大學錄取,殷小濤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7高考,2007年甘州區600分以上文理科合計88人,張掖中學46人,張掖中學理科本科總上線721人,上線率58.81%,體育本科上線38人,上線率84.4%,音樂本科上線22人,上線率81.8%,2007年我校有3名學生分別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張掖中學以“三個代表”和“三個面向”為指導,以育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素質教育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有效管理為保證,以改革為動力,以“全市一流、全省名校”為目標,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主動發展”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走上了一條以管理求質量,以質量求效益,以效益促發展的辦學之路,逐步形成了“一體兩翼,研推並舉”的辦學特色和升學預備型兼創全省名校的辦學模式。為提高辦學效益,學校進行了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在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上引入了競爭機制,增強了教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充分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先後獲得“首批100所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張掖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張掖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張掖市辦學水平“一級學校”、“中國教育網路示範單位”、“甘肅五四紅旗團委”、“全省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張掖市“信息化花園式學校”、張掖市“文明單位”等稱號,學校黨委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領導班子連續5年被評為“好班子”。

學校刊物

《晨鈴》

由該校主辦的刊物,主要刊登該校學生的文學作品。

《學校與家庭》

由該校主辦的刊物,主要刊登該校教職工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體會。

學生團體

學生會

主要負責學校的幾率衛生自糾。

社團

文藝類

街舞團

廣播站

校隊

籃球隊

足球隊

建築

一號樓(辦公樓)位於南校區南端,主要供校管理人員辦公,同時一樓設有小賣部。

二號樓(教學樓)位於南校區,建成較早,供師生教學之用,每層均有教師辦公室。

三號樓(教學樓)位於南校區,供師生教學之用,地下一層設有圖書館每層均設有實驗室,地上每層均有教師辦公室,四樓設有微機室,樓內還有一間“歷史課活動室”。四號樓(教學樓)位與南校區,主要供師生教學之用,地下一層設有文體娛樂中心和報告廳,地上每層均設有實驗室和教師辦公室。四號樓在師生中有“清華樓”的別稱,因為學校歷年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都在此樓讀完高三。食堂位於南校區東面,由一片平房區和臨近空地整體加蓋頂棚改造而成,為全校提供餐飲服務。腳踏車停車場位於四號樓東面,收費式,無雨棚。文化廣場位於二號樓與三號樓之間,立有數尊歷史名人半身石像,東端設有文化長廊,廣場東北角有仿古涼亭一座,內掛匾額,上面鐫刻著學校歷屆高考成績突出者的姓名。體育場位於南校區西面,劃分出跑道、足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和主席台,四周圍有護欄。體育場內有小賣部和小吃店。宿舍樓位於北校區,原為教學樓,後因學校教學區移往南校區,經改造後做宿舍樓之用。

特色小吃

菜夾饃,俗稱餅子,聞名校內外,吸引了兄弟學校同學前來購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