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福惜老憐貧,樂善好施,被鄉里人稱為“孝義先生”,道光十八年(1838)受旌表,塑像祀於南京夫子廟大成殿,編有《津逮樓書目》18卷,著有《鍾秀錄》等。甘福去世後,津逮樓藏書由其後一輩甘煦等5房共管。
家世殷實,嘉慶年間江南饑荒,出糧食百擔和捐金賑災,得朝廷褒獎。道光間,以議敘官按察司經歷。生平嗜學慕古,蓄書極富,家世富藏書。父甘國棟,字遴士,以藏書知名。其幼嗜藏書,年長後模仿浙江寧波藏書樓“天一閣”,於道光十二年(1832)建藏書樓“津逮樓”,取《水經注·河水》語句:“河北有層山,其下層岩峭舉,壁岸無價,懸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上罕有津逮者,因謂之積書岩”,“謂學海津梁,將以覺迷而逮後人也”。既是石頭(建築),又有津逮之名。因對圖書收藏的喜愛超過書畫收藏,凡是來自城鄉的古書,往往重金購買,甚至租船去江浙一帶尋書,藏書共達10萬餘卷,人稱蓄書之富,首推甘氏“津逮樓”。另有書室“保彝齋”。編有《津逮樓書目》16卷,朱珔作序。管理謹嚴,訂家規云:“至親密友不得私自借書下樓,願就讀者,聽;違者以家法治”。刻印過《帝里明代人文略》22卷附後1卷等書。著有《鍾秀錄》、《保彝齋日記》等。後一輩甘煦等五房共管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