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別稱]

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別稱]
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別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景德鎮,別名“瓷都”(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郭沫若),景德鎮瓷器享有“明如鏡,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的美譽,”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是景德鎮的真實寫照,景德鎮創造的眾名瓷之中又以”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顏色釉“為最,此外還有釉里紅,鬥彩,薄胎瓷,雕塑瓷,瓷板畫,五彩瓷,釉下七彩瓷等品種齊全,達三千多種品名。宋真宗景德年間,因昌南鎮造瓷器品質極好,御賜”景德鎮“。從此景德鎮開始一步步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2015年,景德鎮以著稱於世的瓷都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並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路。

瓷器歷史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該地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其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歷史上的景德鎮瓷器,不但海內擅聲,而且海外亦廣為流譽。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的人十分喜歡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樂三年)開始,鄭和七次下西洋,攜帶的大量瓷器,景德鎮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陳志歲《景德鎮》詩[7]:“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詩樸實地署載了“瓷都”的歷史形跡,且寫出了景德鎮瓷器在國際市場上的卓越地位。

後來,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學家三上次男率學者在東南亞、非洲考察了中國古代陶瓷輸出亞非各國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書,稱海上絲綢之路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鎮陶瓷的國際貿易之路。 [1]

歷史地位

瓷器是中國發明,可以這樣說談到世界陶瓷的發展史,不能不講中國陶瓷,而 景德鎮的陶瓷發展歷史,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長河,是最具特色,也是最豐富、最完整的。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景德鎮和它的陶瓷經濟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很突出的,它所處的歷史地位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察:

•第一,在陶瓷業發展史中的地位

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別稱] 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別稱]

景德鎮的陶瓷業,據文獻記載,源於漢,興於唐。如果從發掘的五代古窯址和出土的瓷片算起,也足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它隨五代、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盛衰、興亡,也經歷了若干歷史上的重大變化。儘管全國有許多名窯由於各種原因有的發展緩慢,有的一蹶不振,而 景德鎮窯能適應時代和環境的需要,歷千年久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斷創新,不斷進取,制瓷技術世代相傳而不斷精進,從而使 景德鎮瓷業一直屹立在昌江之濱,雄冠全國。翻開中國陶瓷史,五代有景德鎮所產的青瓷和白瓷,其中勝梅亭、白虎灣,黃泥頭的白瓷窯址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南方地區燒造白瓷的最早窯址,景德鎮燒造的白瓷無論質量還是品質都與北方無異,享受“南定”的美譽。宋代景德鎮窯燒制的具有獨特風格的青白瓷,風靡大江南北,形成了青白瓷系。元代 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製作,達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在中國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釉里紅是這一時期 景德鎮瓷工的重要發明。樞府卵白釉以及銅紅釉和高溫藍釉更是當時的重大成就。明代景德鎮的青花器、彩瓷、銅紅釉和其他單色釉的燒製成功,說明當時制瓷工匠們的高度技術水平。 景德鎮製造的瓷器,不僅要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而且要確保宮廷和王公貴族的必需。所以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清代 景德鎮所產瓷器,仍代表整個時代水平,瓷器燒造技術進一步提高,並創製了豐富多采的釉上彩,創新和發展了色釉瓷器。中國瓷器的生產,這個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 景德鎮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第二,在手工業發展史中的地位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手工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兩大基本部 門。而中國手工業歷史悠久,發展早就達到相當的高度。各地各種手工業行業十分繁多,其中陶瓷業是主要行業之一。歷代敘說手工業都離不了陶瓷。如唐代手工業最發達的部門首推絲織業,其次就是制瓷業,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手工業。北宋時期陶瓷是手工業生產技術成就的八個方面之一。此時制瓷手工業已全面發展,北方的名窯有“定窯”、“官窯”、“汝窯”、“鈞窯”、“耀州窯”、“磁州窯系”,南方的名窯有“越窯”、“龍泉窯”和“ 景德鎮窯”。明清的瓷器生產以江西 景德鎮為最發達,成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並有官窯民窯之分,官窯專燒宮廷御製品,只求質量精美,不計成本,產量較民窯少,所生產的瓷器,其造型和紋飾均按皇宮請專人設計描繪的圖樣製作。民窯則純是商品生產,產量比官窯多,除生產滿足市場需要的一般日用瓷,也生產部分高檔瓷器。唯質量略遜於官窯,而且有些造型和紋飾還受到的限制,不許生產。所以在手工業發展史上,制瓷業占有重要地位,而制瓷業中又首推景德鎮,可見其在手工業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在城市發展史中的地位

城市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一個城市的興衰,與商品經濟發達與否密切相關。它的形成,最初總是一般商品的集散地,是商賈和手工業者集中活動的地方。景德鎮由一個山區小鎮發展為舉世聞名的城鎮,並成為舉世公認的瓷都、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自然有它自身發展的規律。作為城市有它的共性,正如1984年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的:“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現代工業和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起著領導作用。”這裡所講的一個“中心”、一個“集中”、一個“領導作用”,就是各個城市共有的屬性。但是各個城市又各有它不同的道路,即它的特性。以代表不同類型城市的幾十個歷史文化名城來分析,主要有如下十種,即一、歷朝首都;二、古代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歷史地位的城市;三、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四、以生產某一特產而著稱的城市;五、古代有著名聖哲且影響深遠;六、有較多較集中的古遺址並有典型意義的城市;七、在中國近代史上與中國革命有重要關係的城市;八、近代崛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九、風景秀麗、建築奇巧的名勝城市;十、少數民族聚居有其獨特習俗的城市。景德鎮在城市發展的道路上,有與其它城市共有的屬性,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在上述各種類型中景德鎮之所以能首批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就因為它是24座名城中唯一以生產某一特產而著稱的。南宋,在一些史志中便有以“景德鎮為業陶都會”的記載。明清兩代,窯業生產規模很大,人口集中,商賈雲聚,《景德鎮陶錄》中說,“昌江之南……延袤十三里許,煙火逾十萬家,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土著民十之二三,凡食貨之所需,求無不便;五方籍陶以利者甚眾。”這時它已經是一個相當繁華的瓷業城市了。它所走的城市發展的獨特道路,不僅可為中國同類型城市作為借鑑,而且對世界同類型城市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參照作用。因此,它在城市發展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在出口貿易史中的地位

景德鎮瓷器早在宋代就遠銷海外,成為我國進入世界市場的大宗出口商品。它所產的青白瓷(影青)曾通過泉州;寧波、廣州港運送到東南亞、印度、西亞和東非地區。在伊拉克、波斯沙麻拉遺址發掘中,就出土大量南宋到元代的龍泉青瓷和 景德鎮青瓷殘片,表明這裡曾輸入 景德鎮瓷器。元代大幅度地增加了景德鎮瓷器出口比重,形成了以“景”代“龍”的外銷局面。特別是青花瓷的出現,更打開了與歐洲和地中海國家直接往來的途徑。義大利馬可波羅來中國,曾寫下了“元朝瓷器,運銷全世界”的目擊紀錄。我國元代商人、旅行家汪大淵,曾隨海舶遠航亞非各國,所寫的《島夷志略》就記載了40多處與元代瓷器貿易的事實.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帶去了大批中國絲綢和瓷器,發展了外交關係和貿易往來,開闢了遠航貿易通道, 景德鎮瓷器大量地銷到印度、波斯、埃及、菲律賓、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朝鮮、日本、暹羅、高棉以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俄國等國家並在這些國家中引起了極大轟動。現代日本學者三上次男,考察了從唐末以來逐漸頻繁使用的海上貿易路線,並稱之為“陶瓷之路”,其路線是從中國東南部的海港出發,繞過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半島,一方面通向南太平洋諸國,另一方面駛向印度洋,通過波斯灣和地中海,到達阿拉伯、東非西歐。印度恰好是東西海路的銜接點,而印度、錫蘭、安南、硫球等都大量使用景德鎮瓷器。由此可見“陶瓷之路”與 景德鎮瓷器大量出口密切相關。清代採取了較明代放寬的措施,產量質量均超過明代,外銷數量也較前增加。據《江西通志稿》所載:同治二年至十三年(公元1863—1874年),江西瓷器出口量總計218215擔,平均每年為18184.58擔;光緒元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875—1908年),共;出口1035675擔,平均每年出口30461.03擔;宣統元年至三年;(公元1909—1911年),共出口178730擔,平均每年出口59576.67擔。1912年至1936年間,最高為1929年,共出口127860擔;最低為1934年共出口3527l擔。但不管在何年份, 景德鎮瓷器在全國出口貿易中均是出口量多、市場覆蓋面大的重要出口商品。

•第五,在對外技藝交流史中的地位

景德鎮的制瓷技藝,被視為神奇奧秘,引起了海外諸國的共同探究和仿效。最先傳到鄰邦高麗(朝鮮)、安南(越南)、羅(泰國)等國,然後東及日本,西至波斯,再經西亞、東非、傳入歐洲,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日本香籃社社長深川正先生曾著文稱, 景德鎮是世界陶瓷的發祥地。他說,日本佐賀縣有田町約有300多年的制瓷歷史,自初期以來就已間接、直接地受到 景德鎮陶瓷技藝和圖案裝飾的深刻影響,即使是現代產品也還深深地烙印著當時的藝術風格。近些年,我國旅居德國的華人學者楊思霖博士,在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考證後得出結論,歐洲人最早製造的瓷——麥森瓷,並非德國人的發明,而是在麥森附近發現了“高嶺土”以後,仿照中國瓷器才燒製成功的。其工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明末清初制瓷技術的影響,麥森瓷不僅仿製了景德鎮的青花瓷和仿照郎窯紅燒制了“牛血紅”,還臨摹其款式。關於外國人來華學習制瓷技術的事實,也常見諸於文字記載。明時高麗李王朝燒造宮廷用瓷,取法景德鎮,後又仿製 景德鎮宣德、正德窯青花瓷。安南15世紀時,曾從中國聘請技師教制瓷器。日本自南宋起學習中國制瓷方法。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為了獲取景德鎮燒制青花瓷的方法,遣使了庵桂梧等來中國。日本伊勢松板人五郎大夫祥瑞在景德鎮學藝兩年,回國後,在肥前之有田附近開窯,又在奈良附近之鹿脊山燒造瓷器,在中日技藝交流史上開創了不朽的篇章。從15世紀開始,中國制瓷技藝傳到歐洲,威尼斯人最先造出輕薄半透明的瓷器。法國傳教士愚特雷科萊(漢名殷弘緒)於1712年來到景德鎮,潛心研究和調查制瓷技藝,並把 景德鎮原料配方的秘訣和主要原料樣本寄回法國,是最早將制瓷重要原料“高嶺土”傳播到海外的西方人。由此引起了法國當權者的興趣,下令尋找出同類型的原料,造出了真正的硬質瓷。18世紀中葉前後,英國、瑞典、丹麥、荷蘭都摹仿中國制瓷技法,造出堅緻的瓷器,開闢了歐洲制瓷歷史的新紀元。 景德鎮在傳播制瓷技術上,起到了積極和中堅作用,成為世界性技藝交流史上的驚人壯舉。至今仍有不少世界陶瓷專家和學者,以到景德鎮來察訪,作為追根溯源,稱之為“朝聖”。

•第六,在對外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

景德鎮瓷器,集內質美、造型美、色澤美於一體,傳到海外,倍受珍視。它廣泛套用於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通過物的交流,給世界人民帶去了美的情趣,傳播著絢麗多彩的中國文化。例如在飲食文化方面,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曾以植物莖葉乃至果殼之類作為飲食用具,只是從中國輸入大量瓷器食具後,才逐漸改變人們的飲食方式和習慣。《明史·外國傳》文郎馬神記載:他們“初用蕉葉為食器,後與華人市,漸用瓷器”。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東西洋考》在柔佛條中有“民家用瓷”的明確記載,說明這時亞非地區巳普遍使用瓷器食具。這一地區大量出土明代瓷器,更證實了這一事實。在這些飲食器皿中, 景德鎮瓷器起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從不同地區的不同需要出發,曾為伊斯蘭國家生產繪寫有“回文”“吉祥”圖案的產品,和具有歐洲異國風情紋飾的產品,獲得國外友人的喜愛。

隨著景德鎮瓷器在世界的傳播,擴大了國外藝術欣賞的範圍,特別是對西歐的繪畫、建築和工藝美術方面,甚至宗教文化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架起了一座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 景德鎮瓷器以其造型和繪畫的藝術神韻,兼具生活用品和藝術欣賞品的雙重使用價值,贏得了國外各階層人民的高度珍視和讚賞。歐洲人把收藏中國瓷器尤其是景德鎮瓷器作為炫耀財富的手段和象徵,他們普遍用瓷器裝飾和美化室內陳設,作為一種精神享受,說明陶瓷藝術已深入他們藝術欣賞的領域,這必然對其審美意識發生某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據有關專家研究,18世紀下半期在法國興起的羅可可藝術,它所講求的清淡的色調,柔和的光澤,優美的曲線、等,表現出自然、飄逸、瀟灑的風格,就是法國藝術傳統在充分吸收包括中國陶瓷藝術在內的精髓加以消化之後的產物,其範圍涉及繪畫、建築和工藝美術各個方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 景德鎮陶瓷藝術還深深地滲入了國外的宗教文化乃至殯儀文化之中。在廣大的伊斯蘭國家, 景德鎮的青花大盤不僅是他們官民普遍喜愛的餐具,而且還在瓷盤上用阿拉伯文字書寫伊斯蘭教祈禱詞或《古蘭經》。東非地區的穆斯林們還往往在清真寺的建築上用青花瓷碗、瓷碟按一定距離鑲嵌成優美的圖案,形成中國陶瓷文化與當地宗教文化、建築文化的一種奇特的結合,以取得裝飾美的效果。有的甚至還把青花龍紋瓶和釉里紅瓶當作墓地的裝飾或舉行殯葬儀式之用。

在國際友好交往中, 景德鎮瓷器被作為珍貴的藝術品饋贈友邦。宋神宗時,日本人成尋來華只求給與香藥、茶碗。明時,琉球王察度遣其弟泰期來朝,亦言“其國謂市易不貴紈綺,但貴瓷器、鐵釜等物”要求多用瓷器賜贈。 景德鎮御窯燒造的瓷器,除供宮廷之需外,常以朝廷的賞賜品輸出海外。在國外帝王之間也常以中國瓷器作為互贈的禮品。古埃及王薩拉定就曾以40件中國瓷器贈大馬色國王奴爾愛定。瓷器成了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方圓十餘里的山城,其所以能綿亘千載,享譽全球,它的歷史地位及其知名度與它對世界的巨大奉獻是緊密相連的。

文化展現

國貿美術館:國貿美術館成立於2013年5月,由景德鎮鍾氏瓷業和景德鎮紫蓮花網路有限公司聯合創辦,是一家集陶瓷藝術品典藏、陶瓷藝術品展覽、陶瓷藝術家筆會交流、陶瓷藝術禮品

景德鎮雕塑瓷廠:瓷設計定製及陶瓷藝術家宣傳為一體的1200平米景大型綜合藝術文化傳媒機構。

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 瓷博會 ):由國家商務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一年一屆。

城市道路的瓷文化:2000年代初開始,景德鎮為突出城市瓷文化,在城市道路的交匯處有景德鎮的瓷窯模型、瓷塔、瓷文化牆。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景德鎮民窯博物館設於湖田古瓷窯遺址文物保護區內。在四十餘萬平方米的地下積澱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歷史文化遺存,是最早生產釉里紅瓷器的產地。民窯博物館周圍環繞著十二處二十六萬平方米麵積尚未發掘的古陶瓷遺存。

景德鎮陶瓷館:中國第一家陶瓷專題藝術博物館,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一個重要展示區。

制瓷名家

•霍仲初

霍仲初,新平東山里人,唐初制瓷名手。《浮梁縣誌》載:“唐武德四年(621),詔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進御”。“其所造瓷器,甚美,色亦素,土膩,質薄佳者瑩縝如玉。”時稱“霍窯”、“霍器”。

•昊十九

昊十九(1523~1593),本姓吳,一名吳為,自號壺隱道人,浮梁人。是明代製造薄胎瓷器名家。

昊十九出生在數代以制瓷為業的家庭,家境清寒,性不嗜利,聰穎博學,工詩善畫。他傾畢生精力於制瓷業,所制精瓷妙絕人間。他所燒造的瓷器色料精美,諸器皆佳。最著名的有流霞盞,其色明如硃砂,猶如晚霞飛渡,光彩照人。又有卵幕杯,薄如雞卵之幕,瑩白可愛,一枚重才半銖(半銖,重不足一克)四方不惜重價求之。他所製作的壺類,風格典雅,“色淡青,如官、哥器,無水紋”。還造有帶朱色的紫金壺,壺底款為壺隱道人。因為他製作的瓷器別具特色,所以人們把他燒制瓷器的窯稱之為壺公窯。

明代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曾記述昊十九的瓷器,並贈詩云:“為覓丹砂斗市塵,松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去汛蘭亭九曲泉。”明萬曆年間任御史的樊玉衡贈給昊十九一首詩曰“宣窯薄甚永窯厚,天下馳名昊十九;更有小詩清動人,匡廬山下重回首”,高度讚揚了昊十九的制瓷技藝與文才。清乾隆年間《陶說》的作者朱琰也題詩追贈:“龍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總後塵,獨有流霞在江上,壺中高隱得詩人”。

故宮博物院藏有昊十九所作壺公窯嬌黃凸雕九龍方盂,口有銘文:“鈞爾陶兮文爾質,龍函潤珠旭東壁。萬曆吳為制”。

•童賓

童賓(1567~1599),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秉性剛直,幼年讀書,父母早喪,在御窯廠做工。

萬曆二十七年(1599),太監潘相任江西礦稅使兼理景德鎮窯務,監督製造大器青花龍缸,久未燒成。潘相便“例外苛索”,對窯工進行鞭笞以至殺害。童賓目睹同役窯工的悽苦,非常憤慨,竟縱身投窯自焚,以示抗議。同窯的工友悲憤萬分,決心燒好窯內瓷器,表示對童賓的哀悼。第二天開窯一看,龍缸果然燒成了。這種缸直徑一米,高60多厘米,外圍環繞著青龍,下面有潮水紋,是當時燒制的最大瓷器。

童賓投窯焚身以後,其餘骸葬於鳳凰山。童賓之死,激起了瓷業工人的義憤,全鎮工匠群起,焚燒了稅署和官窯廠房。此舉嚇壞了潘相,偷偷地隻身逃走。在瓷業工人和鎮民的強烈要求下,官府為了緩和人心,在御器廠的東側為童賓修建佑陶靈祠,並號之為“風火仙”,“佑陶靈祠”匾額至今尚保留。祠內供奉的童賓像即風火仙師像,兩邊是燒煉工人的師祖,有把樁、馱坯、架表、收兜腳、打雜、小伙手、三佚半、二佚半等各類窯工形象。燒窯業還定出行規,二十年一屆開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種崗位,並舉行迎神盛會。

清代督陶官唐英曾命人將明代落選的一口脫底的青龍缸從僧明寺抬到火神祠,築台高置。並寫有《火神傳》、《龍缸記》,記載童賓事跡。瓷業工人常以其投窯之舉激勵自己忠於職責。

•唐英

唐英(1682~1756),字俊公,別號叔子、又字雋公,曾號陶成居士,沐齋居士陶人等,自號蝸寄老人,關東瀋陽人,隸漢軍正白旗。

唐英自16歲始供奉養心殿,過著宮廷侍從生活達20餘年之久。雍正元年(1723),42歲時授內務府員外郎。雍正六年,奉命來景德鎮御窯任駐廠協理官,開始佐理陶務。唐英一來景德鎮,便到工匠中與他們共同生息,聚精會神,苦心竭力地鑽研陶瓷技術。經過三年,很快地掌握了瓷業生產的物料、火候和它的變化規律等諸多知識。唐英致力於制瓷工業的總結和改革,他繪製了《陶成圖》,並注重對實物的保存與研究,把僧明寺明萬曆年間制的青花龍缸移到佑陶靈祠,還寫了《龍缸記》。

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作《陶成記事》並匯集《瓷務事宜示諭稿》,作序刻於石。乾隆元年(1736年),以淮安關使兼總理陶務。

唐英時年已過半百,但他親領窯務,以工匠為師,勤奮好學、勇於實踐、不墨守陳規、大膽革新,將極大的精力投身於瓷器燒造工藝技術的繼承、發展、開拓、創新。他先後在景德鎮21年,從管理和技術等方面對景德鎮的瓷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景德鎮陶錄》評價說:“公深諳土脈火性,慎選諸料,所造俱精瑩純全。又仿肖古名窯諸器,尢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廠窯至此,集大成矣。”唐英不僅對於原料精選、釉料配方、燒窯火候能很好掌握,而且在創製新品種、仿造古名瓷方面,可以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集萃了各方面的精華。他所督造的瓷器,器物繁複,釉色齊全,技藝精湛,一些名瓷佳器已成為歷史珍品,被稱之唐窯,譽為“國之瑰寶”,保藏在世界許多博物館中。

唐英在文學、藝術上的修養,也有助於其在制瓷上的成就。他督陶期間,每到之處,多題詩留賦,或抒情、或記事,流傳下來不少軼事名篇。他編撰《陶冶圖說》,製圖20幅,對景德鎮的制瓷工藝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和記載,全文雖只4500字,但圖文並茂,已流傳歐洲諸國。

唐英的著作與事跡記載,除他本人編輯的以外,尚有顧棟高編選的《唐英詩文》和由唐英自題的《陶人心語》,有1973年郭葆昌編的《唐俊公先生陶紀年表》,又有傅振倫、甄勵重訂的《唐英瓷務年譜長編》。

•鄧夢琴

鄧夢琴字虞揮,浮梁三龍鄉下蘆田村人,少有抱負,智慧超群,讀書一目十行,為文提筆立就。清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授四川綦江縣知縣。兩次代行處理江津事務,因平反了3件冤案而名聲大振。其後繼母病逝,服喪、侍奉父親,家居十餘年。

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陝西洵陽縣知縣。洵陽是個五方雜居的地方,盜賊紛擾。為剷除奸暴,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旅店設冊登記來往客人,經商船舶要置有牌照,並加強循環連絡,使方圓數百里山行水宿,秩序井然,社會安定。遇饑荒的年歲,動員富商農戶平價出賣糧食,懲辦抬高價格和高利盤剝,救活了不少災民。當時有些棚民開墾荒山,造成產權糾紛,他給調解,約定以五年為期由舊主償還開墾費,期滿後將土地退回,使雙方都滿意安心。山南各縣歷年開墾土地,府郡告示要增加賦稅。夢琴則陳說墾民刀耕火種,居住不能固定,不可確定賦額,因而息罷了這種作法,使流民安定。乾隆四十七年(1782),調任寶雞縣令,寶雞是川陝交通要道,他到任後,即整飭驛站,使不增加民間負擔,並領縣民疏濬縣東的利民渠,引汧水入渭河,灌溉田地五千多畝。南北注渭渠道都逐步疏通,百姓日漸富饒。乾隆五十三年(1788)他升任商州知州。五十六年署西安府處理事務,僅兩月,就處理了十分之六的積案。乾隆五十九年(1794)升任漢中府知府,後因病引退回鄉。

他自少時攻讀洛閩理學,故他所到的地方都以振興文教為先。為官二十餘年,除書以外,別無他物。著有《洵陽縣誌》、《寶雞縣誌》、《史記書後》和《懋亭文稿》十二卷,別稿四卷,詩稿十卷。

陶瓷教育

景德鎮陶瓷大學創建於1958年,當地人稱陶院,是全球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學校,分為新廠和湘湖兩個校區。學校共有教職工1135人,其中正副教授400餘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6位。

鑒於學院在行業中的特殊地位,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矽酸鹽協會陶瓷分會、中國陶瓷協會信息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 全國日用陶瓷檢測中心全國日用陶瓷標準化中心在學院建立。

礦脈遺址

1高嶺瓷土礦遺址,位於景德鎮市東北50公里鵝湖鎮高嶺山,遺址分布在方圓10平方公頃的範圍內。

2.三寶蓬瓷石礦遺址,位於景德鎮東南約12公里。

3.陳灣瓷石礦遺址,位於景德鎮市西南約20公里魚山鄉陳灣村附近。

4.大洲瓷土礦遺址,位於景德鎮西北約45公里浮梁縣黃壇鄉境內,礦床屬花崗岩風化殘積型

5.馬鞍山制匣土遺址,位於景德鎮市東南約2公里馬鞍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