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殼氣霧彈

瓷殼氣霧彈是日軍細菌戰部隊在侵華戰爭期間研製、使用的一種生物炸彈,彈體內裝有細菌菌液。

瓷殼氣霧彈由飛機在空中投擲。瓷殼氣霧彈地後,彈體炸開後,彈體內裝的細菌菌液四處流散,去毒害抗日軍民。

1940年7月,日軍滿洲731部隊和“榮”字1644部隊派出飛機來到寧波投灑毒菌,共投下傷寒菌液70千克,霍亂菌液50千克及沾染鼠疫菌的跳蚤5千克。浙江是日軍進行細菌戰的重點地區,日軍731部隊持續5個月,在浙江地區投下大量帶菌毒物,使浙江地區流行鼠疫。1941年春天,日軍滿洲731部隊又在湖南常德,投下帶有鼠疫菌的毒物,使鼠疫在常德地區流行,幾千人喪生。在敵後抗日根據地,日軍也積極進行細菌投毒活動。

日軍細菌戰部隊在進行上述細菌投毒活動中就有用飛機投擲瓷殼氣霧彈。

(施鶴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