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犀

瓠犀

瓠犀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hù xī,指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齊,色澤潔白,所以常用來比喻美人的牙齒。

典源

《毛詩正義》卷三之二(續)〈詩經·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釋義

《朱熹集傳》“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潔白,而比次整齊也。”後因其潔白小巧,常用瓠犀微露形容女子的牙齒潔白美麗。

示例

唐 權德輿《雜興五首》:“新裝對鏡知無比,微笑時時出瓠犀。”(新妝照鏡自覺嬌艷無比,微微一笑,時時露出潔白的牙齒。)

唐 權德輿《雜詩》之三:“一顧授橫波,千金呈瓠犀。”

元 薩都剌《題楊妃病齒》詩:“一點春酸入瓠犀,雪色鮫綃濕香唾。”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櫻唇半啟,瓠犀微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