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瓜蔞、杏仁(去皮尖)、枯礬各一兩,半夏(湯泡)二兩,款冬花一兩半,麻黃(去根節)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瓜蔞汁、生薑自然汁,用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臨臥淡茶湯下。
主治
咳嗽,喘滿。
使用注意
忌生冷鹹酸。
重要文獻摘要
《朱權醫學全書》:“瓜蔞半夏丸,治咳嗽喘滿。瓜蔞、杏仁去皮尖、枯礬各一兩,半夏湯泡二兩,款冬花一兩半,麻黃去根節一兩。右為末,用瓜蔞汁、生薑自然汁,用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臨臥,淡茶湯下。忌生冷鹹酸。”
瓜蔞半夏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附余》卷五。主治咳嗽,喘滿。
瓜蔞、杏仁(去皮尖)、枯礬各一兩,半夏(湯泡)二兩,款冬花一兩半,麻黃(去根節)一兩。
上為末,用瓜蔞汁、生薑自然汁,用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臨臥淡茶湯下。
咳嗽,喘滿。
忌生冷鹹酸。
《朱權醫學全書》:“瓜蔞半夏丸,治咳嗽喘滿。瓜蔞、杏仁去皮尖、枯礬各一兩,半夏湯泡二兩,款冬花一兩半,麻黃去根節一兩。右為末,用瓜蔞汁、生薑自然汁,用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臨臥,淡茶湯下。忌生冷鹹酸。”
半夏丸,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二,主治積痰不散,上衝心髒,變為風癇者。具有化痰安神的作用。
半夏丸1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瓜蔞丸,中藥方劑,用於初病脫肛,鼻樑青脈,唇白,齒根焦黃,久病兩頰光,眉赤,唇焦,多啼哭。
方劑名稱 《濟陽綱目》卷三十三 《普濟方》卷三十三 《丹溪治法心要》卷二【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瓜蔞實(別研) 枳殼(去瓤,麩炒) 半夏(湯泡七次) 桔梗(炒)各30克 【用法】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
基本資料 各家論述組成: 南星、半夏、瓜蔞仁、香附子、橘皮、蘿蔔子(炒)、杏仁、皂角灰。 主治: 痰喘。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參考資料《醫統》卷四十四。 ...
參考資料瓜蔞籽果實呈卵狀扁平橢圓形,表面淺棕色至棕褐色,平滑,邊緣有一圈溝紋,頂端尖有種臍,基部鈍圓或較狹。種皮堅硬,剖開後可見內種皮膜質,色灰白至灰綠色,含兩...
名稱:瓜蔞籽 禁忌 別名 植物形態 瓜蔞籽湯化痰丸,處方藥劑,用於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痰飲。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滿悶,五更咳嗽。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瓜蔞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和雙邊栝樓的成熟果實的仁。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Gua Lou Ren,別名:栝蔞實。藥用部位:乾燥成熟種子。 《本草綱目...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黃瓜蔞丸出自醫藥典籍《丹溪心法》卷二,用於食積,痰壅喘急。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化痰丸,處方藥劑,用於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痰飲。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滿悶,五更咳嗽。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