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介紹:
蘇丹南方是世界上最落後的地區之一。薩德,阿拉伯語意為“無法通過的地方”,薩德地處白尼羅河上游,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這裡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沼澤遍布,交通閉塞,進入沼澤的水被大量蒸發,嚴重阻礙蘇丹南部的經濟發展。為了改變南部經濟面貌,目前正在開鑿總長為360千米的瓊萊運河,它將把尼羅河水引進蘇丹南部的沼澤和乾旱的草原,使廣大土地得以開發。瓊萊運河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之一。
國名:
蘇丹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獨立日:
1月1日(1956年)
國慶日:
1月1日(1956年)
救國革命日:
6月30日(1989年)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綠色等腰三角形,右側為三個平行且寬度相等的寬條,自上而下依次為紅、白、黑三色。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和平,黑色象徵屬非洲黑色人種的南方居民,綠色象徵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蘭教。
國徽:
為一隻舒展雙翼的雄鷹。鷹上端的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勝利屬於我們”,下端的飾帶上寫著“蘇丹共和國”。
國家政要:
總統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 (Omar Hassan Ahmed El-Bashir) ,1989年6月30日出任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1993年10月改任總統,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連任,2005年7月再次就職 。
自然地理:
面積250.58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為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北與利比亞、埃及為鄰,南與剛果金、烏干達、肯亞交界,西與查德、中非共和國接壤,東連衣索比亞,東北瀕紅海。海岸線長約720公里。境內大部為盆地,南高北低。中部為蘇丹盆地;北部為沙漠台地,尼羅河以東為努比亞沙漠,以西為利比亞沙漠;西部是科爾凡多高原和達富爾高原;東部為東非高原和衣索比亞高原的西斜坡。南部邊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為全國最高峰。尼羅河南北縱貫全境。全境屬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尼羅河水資源之爭的由來
人口:
3447萬(1999年估計數)。全國有19個種族,597個部落。阿拉伯人約占39%,其餘為黑人。南方地區人口占總人口的25%。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使用者占總人口的60%。通用英語。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人口增長率2.7%,人均壽命56.4%歲,1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45%。
首都:
喀土穆(Khartoum),人口近600萬(1999年)。
簡史:
19世紀初埃及侵占蘇丹。19世紀70年代,英國始向蘇丹擴張。1881年蘇丹宗教領袖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領導蘇丹人民反抗英、埃入侵,1885年建立馬赫迪王國。1898年英國重占蘇丹。1899年由英、埃“共管”。1951年埃及廢除“共管”協定。1953年英、埃達成蘇丹自決的協定。1953年成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1969年尼邁里軍事政變上台,改國名為蘇丹民主共和國。1985年達哈卜軍事政變上台,改國名為蘇丹共和國。1986年蘇丹舉行大選,薩迪克·馬赫迪出任總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爾軍事政變上台,成立“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1993年10月,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解散,巴希爾改任總統,並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連任。
由於蘇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地差異與矛盾,蘇爆發了兩次南北內戰。第一次內戰始於1955年,止於1972年。20世紀80年代初,蘇丹總統尼邁里在全國實行伊斯蘭法,引起南方人的強烈抗議。1983年5月,以約翰·加朗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發動兵變,成立“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開始武裝推翻政府的活動,引發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內戰。近年來,在蘇丹政府的努力和政府間發展組織(簡稱“伊加特”)斡鏇下,蘇政府先後與南方8個反政府派別簽署《和平協定》,並謀求與SPLA談判,和平解決南方問題。
達爾富爾地區反政府武裝組織的武裝人員
蘇丹達爾富爾問題 蘇丹的和平進程 安理會決定在蘇丹南部部署聯合國維和部隊
政治:
1973年4月實行首部憲法,1985年4月廢止。同年10月頒布過渡憲法,1989年6月30日廢止。1989年6月30日,頒布並實行新憲法,規定蘇丹是多種族、多文化、多宗教國家,國家實行建立在聯邦制基礎上的非中央集權制;總統是國家主權的最高代表,軍隊最高統帥,擁有立法、司法、行政最高裁決權,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屆;議會為立法機構;司法獨立;確立言論、結社自由原則和政治協商原則;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處,南北方公民與義務平等。2002年4月,全國大會協商會議就修憲問題作出決定,取消總統任期兩屆的規定,可連選連任。2005年9月,蘇丹總統巴希爾頒布總統令,宣布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新政府獲得蘇丹各政治力量的參與,是落實全面和平協定的重要步驟。
經濟:
蘇丹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基礎薄弱,對自然及外援依賴性強。巴希爾政府執政以來,採取了一系列經改措施,蘇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仍未擺脫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蘇列為無力償債和不宜提供貸款的國家,並於1993年8月停止其會員國的投票權。為加快經濟復甦的步伐,政府於1993和1996年分別發布新經濟法規,一方面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實行市場經濟,鼓勵外國投資,發展農業,促進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私有化進程。1997年,蘇政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實行財經緊縮政策,嚴格控制公共開支,限制依賴銀行借貸開支比例,減少貨幣發行量,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戰略項目,利用石油出口帶動經濟復甦,通脹率和赤字均明顯下降,經濟狀況趨向好轉,成為黑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1998年和1999年,蘇政府均按期償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受到該組織好評,並於2000年恢復其會員國的投票權。蘇丹有鐵、銀、鉻、銅、錳、金、鋁、鉛、鈾、鋅、鎢、石棉、石膏、雲母、滑石、鑽石、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礦物資源儲量:鐵約3億噸,銅900萬噸,鉻70萬噸,銀約9000噸,石油約5億噸。森林面積5800多萬公頃,占全國面積23.3%;在林業資源中,阿拉伯樹膠占重要地位。水力資源豐富。有200萬公頃淡水水域。
軍事:
武裝部隊建立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獨立後,軍隊實行了蘇丹化。8月14日為建軍節。實行義務兵役制,規定18~30歲的蘇丹人必須有31個月的服役期。武裝部隊由陸、海、空及防空軍4個軍種組成。還組織和訓練軍事部隊性質的民防軍,估計有10萬人。軍事院校主要有最高軍事學院、參謀指揮學院和軍事學院。
文化教育:
1988年教育部決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費的規定,國小仍為免費教育。各地區教育發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發展較快。全國人口的43%為文盲,25%的學齡兒童不能入學。全國有綜合大學5所,專科院校11所。喀土穆大學建於1902年,是蘇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恩圖曼伊斯蘭大學建於1912年。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今日新聞報》、《訊息報》和《多彩報》,均為阿文日報。《新地平線》為英文報,《今日蘇丹》為英文月刊。蘇丹通訊社是官方通訊社,1971年5月成立,在奈洛比、摩加迪沙、恩賈梅納、開羅、吉布地設有分社。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亞、摩洛哥、敘利亞等國的通訊社以及中東通訊社、塔斯社、新華社等建立了交流和業務聯繫。每日出版阿、英文新聞電訊稿各400多份。在印度、美國和聯合國派有記者。蘇丹國家廣播電台,設在喀土穆以北的恩圖曼鎮,建於1940年,用阿、英、法、索馬里等語言對國內外播音。在國內共有9個發射台,每日除用阿語播放19個小時的節目外,還用英、法等語言廣播3個半小時。朱巴等城市建有地方廣播電台。朱巴電台主要用英語向南方播音。蘇丹國家電視台,設於恩圖曼,建於1963年,每天用阿、英文播送節目約8小時,同各阿拉伯國家和一些外國電視台有業務交流關係,收視觀眾約1000萬。瓦德邁達尼和朱巴等地建有地方電視台。
外交:
奉行和平、中立、不結盟和睦鄰政策,主張同東西方國家都發展關係,加強阿拉伯、非洲、伊斯蘭國家團結,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南部非洲人民的正義鬥爭。
與中國關係:
1959年2月4日,蘇丹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