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育保健學

環境因素在胚胎髮生的不同階段中,對胚胎的影響亦不同。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需要有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供給。 母體疾病對胎兒發育的影響

 研究環境與人的生育繁衍間的關係,並致力於改善環境以提高生育質量的學科。它與人類生態學、環境衛生學、工業勞動衛生學、農業勞動衛生學、環境科學、營養衛生學、醫學等學科都有密切的關係。近年來,由於工農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甚至造成公害,影響人類的健康。因此,目前環境生育保健學的重要任務是消除公害、保護環境、避免各種有害物質對生殖細胞(精子、卵子)及胚胎和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以減少缺陷兒的誕生,提高人類素質。
個體的發生是從精卵結合開始的。從受精卵一胚胎一胎兒一新生兒出生,要在母親子宮內經過10個月之久。外界環境(無論是原生環境、還是次生環境)中各種有害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影響了父母的生殖細胞,均能導致胚胎或胎兒生長發育的異常。胚胎在母體內出生前的直接環境,就是宮內環境。母親的營養、疾病、所服藥物,以及由母親的心理變化引起的內分泌改變等構成了個體生長的生物化學環境;子宮內溫度、壓力、母親身體姿勢和運動,以及體內外的聲音、射線等構成了個體生長的生物物理環境。因此,胎兒的生長發育受著原生環境、次生環境和宮內環境的三重影響。所有這些直接和間接的刺激都會對胎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產生有利或有害的影響。
環境因素在胚胎髮生的不同階段中,對胚胎的影響亦不同。
①妊娠前階段:即配子發生至受精一段時期。環境中有害因素可影響精子的生成或卵子的發育;或使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結果導致不孕;或因受精卵發育異常而影響著床;如胚泡已著床,則可影響胚胎髮育,或引起死亡而流產,或出生有先天缺陷的嬰兒。
②妊娠後階段:受精後第3周進入胚胎期。此時期為各主要器官系統的形成期,對致畸的感受性最強,易發生先天缺陷。自妊娠第3個月初至妊娠終了的一段時期稱為胎兒期。在此階段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隨著妊娠月數增加,致畸的敏感性逐漸下降,一般不引起畸胎,而產生機能缺陷、發育遲緩或出生低體重兒。
原生環境與生育保健原生環境指大環境,是天然形成的環境,其中地質環境最為重要。
環境缺碘與克汀病(呆小症)在高山區因地質性原因缺碘,水和農作物也缺碘。中國新疆、青海、甘肅、貴州等省的山區都有缺碘地區。該地區居民攝取碘量不足,易形成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婦女在妊娠時缺碘,使胎兒及新生兒亦缺碘,致使甲狀腺不能合成甲狀腺素,甲狀腺機能低下,影響大腦發育,因而產生呆小症。臨床主要表現為眼距寬、口唇厚、身材矮小、語言不清、智力低下,以及聾啞等症狀。
環境高氟與先天性氟中毒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歐洲、亞洲、非洲及美洲一些國家和中國黑龍江、吉林、山西、河北等20餘省都有一些地區的水、土壤及作物中氟含量偏高。飲水中含氟量超過1.0毫克/升以上即為高氟。高氟區的居民長期攝入過量的氟會出現氟中毒,其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也可攝入過量的氟,引起先天性氟中毒。主要有兩種表現,一為牙齒冠鈣化不全,牙釉質受損,色素沉著而形成氟斑牙;另一種為四肢、脊柱、關節活動障礙、麻木變形、僵直以至癱瘓、肌肉萎縮的氟骨症。
水質硬度與出生缺陷水中的鈣鎂鹽類含量構成水的硬度,一升水中含有10毫克鈣、鎂離子量時,硬度稱為l度。水的硬度低於8度時,稱為軟水,16~30度稱為硬水。飲水硬度愈低,含鈣愈少,嬰兒死亡率愈高。據流行病學調查地面水硬度低的地區,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發生率高;而硬度高的地區,則該畸形發生率低。因此,需提醒人們,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的發生,應注意與環境水硬度的關係。
次生環境與生育保健次生環境是小環境,指隨城市人口密集、工業發展、能源的利用,以及生活和生產中廢棄物大量投入環境,人為造成污染後的環境。
水體甲基汞污染與先天性水俁病先天性水俁病是由於母體於孕期攝入甲基汞,通過胎盤進入胎體而引起的先天性甲基汞中毒。主要表現為精神遲鈍、協調障礙、步行困難,語言、咀嚼、咽下困難。生長發育不良等。患兒血或頭髮中的含汞量,均高於正常小兒。最早的報導是50年代日本九州水俁灣被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含甲基汞廢水所污染,居民們因食含甲基汞的魚、貝而中毒,故稱為水俁病。中國某些地區也有甲基汞污染水體的報導。
大氣污染與胎兒嬰兒健康大氣直接參與人體的氣體和物質代謝,每人每天需要吸入約13~15公斤重的空氣,是每天所需食物或水分的5~15倍。大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健康。中國大氣污染屬煤煙型,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懸浮顆粒為主。冬季污染重於其他季節。據大量國內外研究報導,大氣污染嚴重地區,其自然流產率、新生兒或嬰兒的畸形率及死亡率均高於大氣污染較輕的地區。冬季妊娠,嬰兒畸形率高於其他季節。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畸形和消化系統缺陷。大氣污染不但引起胎兒致畸,還可影響到胚胎的染色體,導致多倍體、超二倍體、嵌合體及性染色體異常增加,因而增加了人群中的流產率和異常染色體的攜帶者,後患無窮。嚴重的大氣污染可降低日光紫外線強度,可影響嬰幼兒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慢性呼吸道炎症的患病率明顯高於非污染區。
吸菸對子代健康影響吸菸可形成局部範圍高濃度空氣污染。吸菸不僅對本身健康有影響,也危害許多“被迫”吸菸者及下一代。男方吸菸不僅影響精子數目減少,活力下降及精子形態異常增加,以至引起生殖機能的障礙,而且嚴重的嬰兒先天性畸形發生率隨父親吸菸消耗量增加而增加。孕婦吸菸或被動吸菸,其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增加,氧量降低,加以煙鹼引起胎盤血管痙攣,使胎兒缺氧、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自然流產,小體重兒,圍產期死亡率高以及先天畸形率增加。吸菸孕婦所生嬰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和智力低下的發生率為不吸菸者子代的3倍。
農藥農藥大都具有生殖和胚胎毒性,也是環境污染面積最大、人類接觸機會最多的環境污染物。有毒化學農藥在體內超過常量的聚集,在對成年人尚未引起中毒時,則對其生殖功能已產生影響,導致卵子或精子畸形數目增加,活力降低。農藥也可通過胎盤對發育中的胚胎或胎兒產生致畸的作用。
職業職業因素是環境生育保健中一個重要方面。有些工業生產環境存在著比生活環境濃度高得多的有毒化學物質,如鉛、汞、鎘、砷等重金屬,苯、汽油、二硫化碳、三氯乙烯等有機溶劑,以及各種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的毒物。此外,有些職業是處於特殊的物理因素環境中,如高溫或低溫、高壓或低壓、電離輻射(X射線、r射線等)、高頻電磁場、微波、噪聲、震動等。在職業環境中,長期接觸這些化學或物理方面的不利因素,可以影響到男女雙方的生殖機能,精子或卵子變質、數目減少,染色體畸變等;或通過胎盤或乳汁傳遞而進入胎兒或乳體內,導致發育不良或畸形。如接觸鉛的女工,容易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骨骼、大腦發育不全,胎兒智力低下以及貧血。母親職業為護士,易有唇齶裂的嬰兒;為印刷工人者易有腹疝、腹裂畸形;建築女工容易分娩中樞神經系統及肌肉骨骼畸形嬰兒;從事交通運輸的女工易有唇齶裂兒;接觸放射線的男女工人其嬰兒產生髮育遲緩、小頭症、智力低下、小眼球症、白內障等畸形的機會比不接觸放射線者多。
居住環境質量包括家庭住宅類型、生活燃料、取暖設備等。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居住平房、生活或取暖用煤的住戶,分娩殘疾兒的頻率較高。妊娠早期是處於取暖季節尤其是家庭生活燃料為煤者,其胚胎髮育受到影響的顯著高於非取暖季節或家庭生活燃料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者。致畸的類型以無腦兒、唇齶裂發生率為高。
家庭飼養動物庭中是否飼養動物,數目及種類(狗、貓、雞、鳥、兔等)均與嬰兒畸形發生率有著明顯關係。若飼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動物,其子女畸形率或子女染色體畸變率均明顯高於飼養一種動物或不養動物者,前者為後者的2~3倍。
宮內環境與生育保健內環境為胚胎在母體內直接的外界環境,也是微環境。胚胎在母體良好的微環境中,得以正常成長,出生為健康的嬰兒。而胚胎在不良的微環境中,則可能致畸(圖2),甚至死亡。
孕婦營養與胎兒發育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需要有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供給。其唯一供應途徑是來自母體,如妊娠期間攝取營養素不當,會妨礙胎兒身體發育、腦發育、不同程度的器官畸形或缺陷,甚至引起流產、早產和死產。據統計在出生營養不良的兒童中,30%伴有神經和智力障礙。在出生時為低體重兒中,伴有殘疾的為正常體重兒的8倍。因此孕期的營養是胎兒致殘的一個重要因素。孕婦每天需要熱量2400~2800卡、蛋白質60~85克、鈣1.5克、鐵15~18毫克、維生素A5000~6000國際單位、維生素B11.7~2.1毫克、維生素B22.5毫克、維生素C100毫克、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以及一些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銅等。孕婦除需注意營養豐富外,還要求飲食平衡,營養素多樣化,不可偏食;在妊娠後期胎兒和母體組織生長特別快,要保證足夠的營養素及熱量,要多吃動物性蛋白,每天保證一斤綠色蔬菜,以便供給維生素和無機鹽,對胎兒生長和產後哺乳都有促進作用。
母體疾病對胎兒發育的影響除遺傳病外,尚有一些疾病在妊娠婦女感染後,可通過胎盤或產道傳遞給胎兒,使嬰兒先天受感染。也有一些母體疾病可導致胎盤血管病變,影響胎兒正常發育,造成早產、宮內發育遲緩、畸形,或巨大兒等。如母親患糖尿病,其子代易患新生兒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綜合徵,並且先天畸形發生率和圍產期死亡率均高於正常孕婦數倍或10倍;孕期母體感染水痘,其胎兒大腦皮質萎縮和小腦發育不全,表現為小頭畸形和智力低下;孕早期母親受巨細胞病毒感染,其嬰兒表現黃疸、紫癜、肝脾大,常出生後數周內死亡,倖存者可出現耳聾、失明、智力障礙等;胎兒在母體內感受到風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種畸形、白內障、耳聾及心血管發育異常;胎兒嬰兒感染到B肝病毒,則有患慢性肝炎和肝硬變等危險。胎兒感染了弓形體病則表現腦積水、視力減退以及精神運動障礙。
母親用藥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基本上所有藥物都可以不同的形式通過胎盤到達胎兒。藥物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主要的是藥物的性質、劑量、用藥持續時間和用藥時的胎齡。一般來說,用藥時胎齡愈小、劑量愈大和持續時間愈長,致畸的機會也愈大,否則反之。在殘疾兒中因系藥物引起的占5%~6%,這些不當用藥主要發生在妊娠的3~8周。比較明確的有害藥物有:四環素、鏈黴素、卡那黴素可導致骨骼發育障礙和先天性耳聾;磺胺類藥影響胎兒智力;阿斯匹林類藥可致骨骼畸形;巴比妥類鎮靜劑可致四肢畸形、唇齶裂;性激素藥可使胎兒性別異常、缺肢等。因此孕婦用藥宜慎重,不可濫用。
母親飲酒對胎兒的影響精可迅速通過胎盤分布在胎兒水分較多的部位。雖然孕婦與胎兒血中酒精濃度近似,但由於胎兒肝臟缺少對酒精代謝的一種酶,故排泄慢且胎兒水分多,因此易於蓄積,造成胎兒酒精綜合症。表現為小頭、特殊面容、小眼裂、智力低下和心臟畸形等。
母親情緒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孕婦的情緒穩定對胎兒的健康將起著良好作用。如果心理狀況不佳、憂傷、驚恐,能使大腦皮層與內臟的平衡關係失調,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可使孕婦動脈收縮、子宮活動性降低、血流量減少、胎兒供養不足,嚴重者可致胎盤早期剝離,造成死胎或畸胎。因此,要使胎兒能順利地健康成長,孕婦必須保持情緒穩定。
環境生育保健的防範措施保護環境免受污染嚴格遵循環境保護法,認真執行空氣、水質、“三廢”排放及食品衛生、建築設計等衛生標準。各行各業都積極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為人民創建清新、舒適、美好的環境,才能減少殘疾兒。
加強孕期保健與衛生孕期除一般保健外,還應特別注意要及早發現和重點監護高危孕婦;了解各種環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正確並及早治療病理妊娠;加強孕期營養並戒菸酒;孕期用藥需慎重;注意預防病毒感染;孕早期應對常見的病毒感染進行監測,若發現母親原發感染應及早終止妊娠;孕期避免接觸輻射、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必要時做產前(宮內)診斷。
社區防範措施對原生環境因素的防範主要是在缺碘地區,堅持施行食鹽加碘,對患有單純性甲狀腺腫的孕婦,應及早予以口服碘劑,以防胎兒甲狀腺發育不全,並應多吃海帶等含碘量高的食物。高氟區改用低氟水源或利用天然降水。對次生環境因素的防範,應建立化學物質致殘的檢出和消除體制;加強對農藥生產、運輸的管理;制訂對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衛生標準;加強對孕婦的勞動保護及對某些病毒易感青年婦女的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