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所謂環境新聞,是指以環境問題為主要報導內容的新聞,也就是用新聞手段傳播人們關心的種種新近發生的環境信息,是時時變動著的環境事實與新聞的表達和傳播方式相結合的完美方式。
西方學界定義
西方業界與學界對於環境新聞定義較為完整、也能夠為眾多人所接受的是曾在愛達荷、佛蒙特與西華盛頓大學執教的教授麥克·弗絡姆先生的定義:“(環境新聞)是在制定決定過程中,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種有目的、為公眾而寫的,以充分準確的材料為依託、反映(最新)環境問題的作品”。這個定義表明了環境新聞的製作過程,也突出了其不同於傳統新聞的特徵:它更注重科學性、調查性與批評性。
歷史背景
環境新聞起源於美國,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傳入我國,並不斷影響我國的新聞實踐。環境新聞是伴隨西方環境運動發展與完善起來的,其理論與哲學基礎建立在歐美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與價值理念基礎之上。因此,西方環境新聞的研究除了需要梳理各種徑路,還能夠在模式上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實際上,在西方有關哲學與生態批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零星的論述,如他認為倫理學研究中生物學和心理學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的論述。當西方基督教哲學與文藝復興以後的人文主義宣揚人至高無上的超自然權利的時候,形成了對自然的擠壓、摧殘,造成環境問題,這時在西方又逐漸興起了生態與環境保護的思潮,這種思潮在20世紀的美國進一步沉澱,發展成為轟轟烈烈的綠色運動。
在美國,有關環境保護的思想最早可以追述到傑弗遜,他認為民主國家應該保護自然風景之美供全民欣賞,這裡顯然帶了康德美學理想的色彩。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理念在美國仍然源於環境問題。如歐美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前,從墨西哥到加拿大的大平原上生活著1.25億的北美野牛,被那些受上帝旨意而來的歐洲人大量捕殺,這些仍然可以從美國西部電影中見到。到1892年,最後倖存的野牛僅有85頭!面對這種情況,1864年美國駐義大利大使馬Perkins什(George Marsh)出版了《人與自然》and(Man Nature)一書,第一個對人類行為給環境帶來的災難進行反思。其後,環境倫理研究開始在歐美發展起來。到1967年,長期觀測人給自然帶來災難的懷特(Lynn White)之《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舊。出版。他對人類破壞環境的文化與宗教淵源進行探究,激烈地批評了基督教《聖經》以及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文化與科技,被後來的生態學家評為經典之作。
外延
環境新聞的外延式林業新聞、生態新聞或環保新聞、環境新聞等的總匯。
英文表述
環境新聞 environmental news
環境報導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標誌
1962年,《寂靜的春天》——標誌環境新聞走向成熟
1992年,科羅拉多大學新聞系成立“環境新聞學中心”——標誌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