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丁模型概述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史蒂芬·瑞丁(StephenRedding)1999年發表了題為《動態比較優勢與貿易的福利效果》的論文,認為在技術內生的情況下,比較優勢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演進的。詳解
瑞丁以從表面上看雖不具備比較優勢但卻由於具有潛在優勢和獲得政府的扶植而迅速發展起來的韓國鋼鐵產業為例,引出比較優勢的變化問題。瑞丁認為,開發中國家常常會面臨這樣一種選擇:在當前已經具備比較優勢的低技術部門從事專業化生產,或是進入雖然當前缺乏比較優勢但卻在將來可以通過生產率增長潛能的發揮而獲得比較優勢的部門(如高技術部門),或者說是在當前的靜態比較優勢和未來的動態比較優勢之間進行權衡。但在自由貿易體制下,比較優勢原理要求一國按照當前的比較優勢或者說靜態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由於該國各部門生產率增長的潛能未被完全發掘,因此可能導致該國不能在具有潛在的生產率增長相對大於其貿易夥伴的部門從事專業化生產,結果造成動態福利損失,違背了其長遠利益。這說明,一國當前的比較優勢模式可能與其長遠的利益相違背,所以按照當前的比較優勢從事專業化生產未必福利最大,甚至有可能帶來經濟福利上的損失。因此,為避免這種情況,應該追求和發展動態比較優勢,而發展動態比較優勢的必要條件是政府的政策干預。政府的政策能夠使一國在當前缺乏比較優勢、但相對於其他國家卻有巨大“乾中學”潛力或生產率增長潛力的部門從事專業化生產,使靜態比較優勢的初始模式發生逆轉,從而獲得動態比較優勢。瑞丁的理論為那些雖目前在某些產業上不具比較優勢,但卻可能存在著巨大潛能的開發中國家實施積極的政府政策干預,並通過對外貿易、引進和模仿,獲得生產率的快速增長、從而促進比較優勢的轉換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