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
作 者:冉生欣 著
出 版 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ISBN:9787509502013
出版時間:2007-11-01
版 次:1
頁 數:29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金融與投資 > 貨幣銀行學
內容簡介
以歷史回顧為起點,採取逐漸遞進的層次順序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諸多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研究。本書內容及研究方法的特色是:(1)基於網路統計的基本思想,用多種統計方法和手段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結構做出了較為清晰的描述:(2)構建了一個緊密聯繫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結構特徵的“核心一外圍”數理模型,對現行體系的運行進行了博弈分析,隨後又藉助協整分析方法剖析了“抵押分析法”存在的缺陷及其所具有的合理性,從而更深刻地揭示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核心國與外圍國的相互關係及其內在作用機制;(3)藉助數理模型分析手段,闡明了影響東亞貨幣合作效率的關鍵因素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與我國資本金融賬戶管理的有關問題。
作者簡介
冉生欣,男,1964年生,河南南陽人。曾就讀於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系和華東師範大學金融學系,分別獲得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範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貨幣與金融政策。近年來,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研究》等經濟類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主要代表作有:“不對稱總需求衝擊下的貨幣政策博弈與匯率穩定”、“人民幣管理浮動後的東亞匯率協調”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 古典金本位制( 1870-1914)
第二節 金匯兌本位制(1919-1939)
第三節 布雷頓森林體系(1946-1971)
第四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1973-)
第三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貨幣關係
第一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國際貨幣
第二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美元地位及其影響
第三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貨幣關係
第四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匯率安排
第一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實際匯率安排與貨幣政策框架
第二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
實際匯率安排及其分布
第三節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匯率安排的演進
第五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
第三節 當前的全球經濟失衡及其調節
第六章 不對稱總需求衝擊下的貨幣政策博弈
第一節 核心國與外圍國
第二節 總需求衝擊下的貨幣政策博弈
第三節 “釘住外圍國”放棄釘住匯率制的條件和時機
第七章 資本流動與核心國經常賬戶融資機制分析
第一節 資本流動與核心國經常賬戶融資機制
第二節 以中國為樣本的實證分析
……
第八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與演進趨勢
第九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東亞匯率協調
第十章 人民幣匯率制度變革與中國經濟政策取向
附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然而,這一寡頭機制卻存在致命缺陷:其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實質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確保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可自由兌換既是體系的本質,也是體系的“邊界”--一旦可自由兌換的規則難以遵守,體系即宣告崩潰;其二,核心國與外圍國作為博弈的雙方,導致他們採取“行動”(actions)的動機是不同的:美國的直接動機是實現自身的內外經濟目標,間接動機是保證黃金與美元的可自由兌換(美元價值穩定),且具有行動的主動性;而歐洲的直接動機是確保美元價值穩定(以確保美元資產的價值穩定),實現其自身經濟目標只能是被動的結果。這樣,在一定限度內,雙方的博弈策略(strategies)可能是尋求合作與協調(就像他們在196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所表現的那樣);一旦超過某種限度(比如,美國貨幣政策過度擴張--一種不合作的行動),博弈的另一方(歐洲)也就會採取不合作的行動(大量購買黃金)。換言之,在可自由兌換階段的大部分時間裡,具有霸權實力的核心國(美國)處於支配性的地位,而外圍國(歐洲)則處於從屬地位,但是,這種“金匯兌本位制”的最終命運卻掌握在外圍國手中--他們的不合作行動必然導致體系的終結。
第三,特里芬兩難。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在兩個階段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但由於“雙掛鈎”的缺陷以及主要外圍國性質不可避免的歷史演進,使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無法擺脫“天生的兩難困境”--在布雷頓森林時期,很少有黃金從私人市場流入各國中央銀行作為儲備資產,美元是當時惟一的替代儲備資產,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成了各國增加儲備的最主要途徑。如果美國不能消除其國際收支逆差,它就不能保證黃金可兌換;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消除了國際收支逆差,世界其他各國就將出現儲備短缺,嚴重時將引起世界性通貨緊縮。後一種可能性意味著世界經濟有可能重蹈兩次大戰期間通縮和蕭條的覆轍。布雷頓森林體系自身無法解決上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