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宋文輝著
ISBN:10位[7301125364]13位[9787301125366]
出版日期:2007-8-1
定價:¥29.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從動結式的概念結構出發來研究其句法配置,也即動結式的配價,以期達到對相關現象的合理解釋。本書所說的動結式是廣義動結式,除了帶結果補語的粘合式動補結構,還包括補語表示趨向的動趨式。全書包括緒論和正文八章。緒論和前三章是總論,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分論,第八章是結語。
緒論,界定概念,說明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討論已有的研究方法所存在的問題。指出從動詞和補語的配價出發來推導動結式配價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正確解釋動結式的配價現象必須從動結式整體的概念結構出發。
第二章,討論動結式的句法核心,為概念結構的確定做準備。本書認為動結式的句法核心為動詞而不是補語,其原因是動詞負載了決定動結式範疇歸屬的形式特徵。
第三章,討論概念結構和概念顯現原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三類事件——運動事件、變化事件和廓時事件——的概念結構,本書的主體就是按照這三類事件來組織的。這三類事件都由主事件和副事件組成,主事件有四個基本的概念成分——凸體、運動、路徑和襯體。運動事件和變化事件有自動事件和使動事件的分別,使動事件的主事件增加了使事這個概念成分。第二部分,建立概念成分顯現的原則。概念成分的顯現原則是:凸顯的概念成分優先顯現、獨立顯現,並與凸顯的句法位置匹配,採用凸顯的價形。
第四章,討論表達運動事件的一般動趨式。指出,襯體[處所]的句法位置體現概念顯現原則;“在+處所,,的位置符合時間順序像似性;以“來、去”為補語或補語的組成部分的動趨式的配價主要與主事件襯體的可預測與否有關;動趨式的動詞與補語是結合表達還是分離表達取決於二者的概念距離,一方面在於各自的凸顯程度高低,一方面和副事件的類型有關;帶雙賓語的動趨式,其賓論元不能出現在賓語位置是為了避免違反動詞後只能有兩個句法位置的限制;“起來”無標記,“起去”有標記,成立受限制。
第五章,討論表達變化事件的動結式。總論,狹義動結式的配價與其概念結構的關係。討論主要與價數相關的個案:自動動結式使動化成立與否與其使事的凸顯程度有關;原來認為是補語指向動詞的一類動結式概念結構並非完全一致,體現的事件類型有差別,價數因此不同;自動動結式“我喝醉了酒”後的“酒”這類成分出現與其自身的凸顯程度和主事件與副事件聯繫的可預測性有關;概念成分的可預測性影響其句法表達;反身行為概念化為自動事件還是使動事件受人的注意模式及事件的ICM制約。
第六章,繼續分析表達變化事件的動結式。主要論點包括:賓語必須前置的動結式,其補語所代表的結果狀態因為可預測程度低,所以凸顯程度高,成為焦點,獨立占據句尾位置,賓語必須前置;現代漢語雙賓語句的典型是“給予”類而不是“奪去”類,“給予”和“奪去”類雙及物動結式的句法分布差別是其概念結構差別造成的;構成動結式的詞項對動結式價質有所影響;概念成分受影響程度的大小制約其句法表達。
第七章,討論表達廓時事件的動結式。這種動結式主要是補語表達時體意義的動趨式。這種動結式的賓論元能否出現在“把”字賓語位置和話題位置由其受影響程度決定。“起來、下去、下來”後面不能帶賓語與廓時事件接近自動事件有關。
第八章,結語,總結全文。指出從認知角度出發可以達到對現象的完全解釋,但只能達到部分預測,這是由語言自身的特性決定的。
作者簡介
宋文輝,1973年生於河北正定,2003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致力於漢語句法、語義研究,從認知和言語交際的一般原則出發並借鑑語言類型學的方法和成果探索漢語的結構規律。
目錄
緒論
第一章已有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及本書的思路
1.1動結式研究中的主要困難及解決的可能性
1.2已有研究方法的問題所在
1.3本書的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討論前的準備——確定動結式的句法核心
2.1問題的提出
2.2已有研究及其存在的問題
2.3新的看法
第三章概念結構、概念顯現原則及動結式配價的初步分析
3.1概念結構系統
3.2概念結構的句法顯現原則
3.3句式的概念結構分析
第四章表達運動事件的動結式
4.1一般動趨式及其配價
4.2對運動事件概念結構的進一步分析
4.3實例分析
第五章表達變化事件的動結式(一)
5.1表達變化事件的動結式配價情況的總體分析
5.2自動動結式的使動化
5.3“登空”、“抓緊”、“住久”
5.4“他喝醉了酒”
5.5“走怕”
5.6“他哭病了自己”
第六章表達變化事件的動結式(二)
6.1賓語必須前置的動結式
6.2“送給”和“拿走”
6.3“賣賠”和“賣賺”
6.4“打錯”
6.5“V滿”
第七章表達廓時事件的動結式
7.1補語表示時體意義的動趨式
7.2補語表示時體意義的動趨式的配價
7.3廓時事件的概念結構的進一步分析
7.4實例分析
第八章結語:預測與解釋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