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貝鄉拉光村後龍山的山腰有一個山洞,當地人稱之為“珍珠洞”。
多年來,來此觀光的遊人絡繹不絕。熱心的拉光村村民為了遊人上下方便、安全,在農閒時修了一條上山的石階路,沿石階路上行200多米,就到了珍珠洞口,進洞口的路是下斜的。洞口有一隻惟妙惟肖的石獅石高約3米,石獅張口怒吼,守在路旁,仿佛要驚嚇進洞的遊人。洞廳高深壯闊,一根高約30米的石柱頂天立地.直指穹頂,柱身斑斑駁駁,宛若一條鱗甲畢現的蒼龍。洞內四壁布滿金壁輝煌的石幔、石簾、石鐘乳,一層迭著一層,有的像五穀豐登的糧垛,有的似西瓜、鳳梨、香蕉、葡萄等果品堆壘而成的瓜果山。高闊的洞頂倒掛著一串串如盛開的蓮花乳,宛如華麗的宮燈,整個大廳就像一座氣勢雄偉的宮殿。洞中深處有兩條宛若游龍的鐘乳石,曲曲彎彎,盤垣在地面上蜿蜒而去,望不到頭尾,仿佛兩條上下翻騰、互相爭鬥的巨龍,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那龍身卜的鱗甲,一片一片排列有序,毫無錯雜,真是天工造化,人力莫及也。再往裡走,是一層層環坡而上的梯田,梯田裡注滿了從岩壁中滲出的水,這不是已經犁耙停當等著農家來插上青苗的田塊嗎?看罷洞中景致,你會突然發覺腳下平平展展、綿綿軟軟,走在上面舒坦極了。仔細一看,洞底鋪滿了厚厚一層石珠,這些石珠雖不及河邊的卵石那么光滑,但在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仿佛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更奇特的是,洞裡石珠竟像經過篩選一樣,大小勻均,前面一段每顆為核桃大小,中間一段每顆有鴿蛋大小,最後一段每顆像花生米大小,絕無摻雜,這珍珠洞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的。但洞中的石珠是怎樣形成,又是何年何代形成的,卻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