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桂矮1號

珍桂矮1號由廣東省、海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3年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來源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珍葉矮×桂青3號。

特徵特性

早秈中熟品種。株型較好,葉片窄直,葉色青翠,後期熟色好。株高95厘米左右,畝有效穗21萬左右,每穗90粒左右,結實率80%以上,千粒重20克左右,糙米率81.6%,精米率73.1%,整精米率70.3%,糊化溫度7.0,膠稠度32毫米,直鏈澱粉26.1%,蛋白質10.11%。早季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晚季全生育期110天左右。中抗白葉枯病,稻瘟病大田抗性較好。

產量表現

一般畝產4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

早稻2月底至3月初播種育苗,秧齡30天左右;晚稻7月下旬播種育苗,秧齡20天左右。畝基本苗10萬左右,一般肥力田塊栽插規格16.5厘米×16.5厘米,每穴4—5苗;中上肥力田塊栽插規格20厘米×16.5厘米,每穴3—4苗, 爭取畝有效穗22萬—23萬。施足基肥,早施、重施攻櫱肥,控制中期肥,後期輕施或補施。肥田種植足苗後重曬田,後期保持田圭濕潤,適當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抗倒伏性。

種植區域

華南稻區種植。

1993年廣西審定,編號:桂審證字第088號

·1990年海南審定,編號:

·1990年廣東審定,編號:粵審稻1990003

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25~130天,屬中熟種。株高90~100厘米。苗期較耐寒,株葉形態好,分櫱力較弱。平均畝有效穗21.8萬,穗長20厘米,每穗103.7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0.6克,外觀米質早造二級。中等田類適應性廣,易種易管。對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55.4%,中B群抗性頻率65.2%,白葉枯病3.6級;褐飛虱鑑定為感。缺點是抗倒性稍差和分櫱力稍弱,較易感細菌性條斑病。適宜我省丘陵或平原地區中等、中下等田種植。

產量表現:1988年和1989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388.25和404.4公斤,1988年比對照種青二矮增產9.69%,達極顯著值;比汕優64減產4.04%,未達顯著值。1989年比對照種廣科36減產0.36%。

栽培技術要點:培育壯秧。一般田類插17×17厘米,每科5苗,中上田類插20×17厘米,每科3~4苗,爭取畝有效穗22~23萬。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中期肥,適施磷、鉀肥。中期適當曬田,以防拔節過高而倒伏,後期保持田土濕潤。翻秋注意打破休眠期,保證出苗整齊。

省品審會意見:珍桂矮1號屬早秈中熟種,參加省早造區域試驗,1988年比青二矮增產9.69%,達極顯著,1989年與廣科36產量相差不大。該品種米質二級,不易穗上發芽。在中等田類適應性廣,栽培容易。缺點是抗倒性稍差和分櫱力稍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