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光緒四年(1879)生於農民家庭,中過秀才,辛亥革命後,任縣府第三科科員,他與科長孫廷楨等人破迷信改寺廟,興辦國小20餘所,民國3年(1914)辭去科員職務,任碭山書院高等國小教員,月薪十數元,時有饔飧不繼,有人說他太清苦,他卻說:“得英才而教育之,實一大樂事也”。
人物經歷
北伐戰爭後,先後又在文廟女子國小和晨光中學任教員。民國32年,因長子王謙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他被日偽軍拘捕逼其召回兒子,他義正詞嚴地說:“人各有志,我無力相強”。後在押解途中乘機逃脫,棄家毀業流浪異鄉。每逢親友談及此事,他總是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兒子抗日,乃正義之舉,我豈能阻之”。抗日戰爭勝利後,繼續任教,他一生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因積勞成疾,民國36年8月病逝,數百學生集資置棺,舉哀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