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樵[畫家王雪樵]

王雪樵[畫家王雪樵]

王雪樵,我國畫壇新秀,我縣著名畫家王憨山長子,生於1958年,由於時代的限制,他少年時未能受到完整的藝術教育;但自幼以父為師;以自然為師,再加上有畫的天賦,所以自幼就表現出其美術才‘華。

人物介紹

王雪樵長沙畫展 王雪樵長沙畫展

1990年又到湖南師大美術系深造,使其畫又更上一層樓。導師告訴他,要想超出乃父,就不能再在花鳥畫領域內求發展,於是他決定在山水畫領域內開創新的畫域。他勤於練畫,又遵從父訓,二分寫字,二分畫畫,六分讀書,歷年來苦讀不倦,學完了,《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美學概論》、《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等課程,使他的功底更加豐厚,其畫作下筆落墨也更顯得飽滿。他在中國寫意畫的領域內艱難跋涉,勇於攀登,已達到了較高的境界,常有作品在中國美術權威刊物《美術》上發表,2004年其畫作《稻米好吃在湖南》被評為湖南年度花鳥畫優秀獎。這一事實表明,他己躋身於湖南青年知名畫家之列。

成長環境

一脈青山蜿蜒,一泓清流蜿蜒,在山上遠眺,目光隨水而去,但見地勢漸緩,墾出水田菜園,水面漸寬,溪水流成小河,一棟一棟房屋散落坡頭水旁,道路縱橫,雞犬相聞。這種田園風貌,村落景象,在雙峰極為平常,按上家鄉的名字,所有雙峰人恍若這情景是自己的家鄉了。相傳秦始皇修萬里長城,以神辮趕山築牆,一天深夜,始皇帝趕山而行被一村婦看見並大呼“山來了!”天機泄露,山就停住不動了,故名“來山侖”,又經二千多年流傳,成為今天走馬街鎮“梅山侖”的來歷。山因山名而傳奇,相似的景色一旦賦予不同的人文,即具有個性,顯得鮮活。山水畫家王雪樵先生即生長於有“書畫之鄉”美譽的梅山侖這塊鮮活而極具個性的一方水土。

藝術風格與成就

王雪樵的藝術風格與成就,可以從2006年元月出版的《王雪樵畫集》中探究端倪。畫集中收錄作品20餘幅,每一幅作品在立意上都經過作者反覆推敲,作品都有內容,有靈魂,從而顯示出時代感和生命力。畫集內容豐富,耐人尋味。雪樵在後記中寫道:“我明白了書畫亦人世間文章也”。把書畫當作寫文章,成就了王雪樵多思、善思而以思想總攬作品的創作風格。

《王雪樵畫集》中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難度,王雪樵稱自己的作品為“墨砣子”,誠然,他的作品多呈大塊墨色,難見色彩繽紛,也少纖毫細繪。然而,他以心使筆,筆意表達心意,故觀者能心有所動,若有所思。他著墨淋漓盡致,濃淡有度,黑白之中,氣象萬千,作品體現出較高難度的水墨技法。他的作品還有較好的藝術創新,即作品具有個性和作為自由畫家自己的特徵。正如省美協主席朱訓德所評:“雪樵作畫,很見其父憨山先生的風範,仔細讀來又尤顯不同”。王雪樵於1980年代求學湖南師大美術系,院校的系統學習使得東西方藝術的種子都播於他心底。《女人體》成功地以國畫藝術手法表現了西方藝術風格。國畫,特別是大寫意風格的國畫藝術,在表現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上是有所難度的。王雪樵在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艱苦探索,終有所獲。《風雲圖》是他以大寫意的藝術表現手法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代表作。他將書畫當作人世間文章,作品內容與藝術思想日見成熟。

王雪樵熱心公益事業

紀念湖南重大冰災中的英雄們 紀念湖南重大冰災中的英雄們

王雪樵熱心公益事業。民政局、圖書館等多家單位向他徵集作品,他總是傾力支持,貢獻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他的父親憨山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賣畫籌資24000元捐建龍田中學,開雙峰希望工程之先河。王雪樵不只繼承父親開創的憨派藝術,更發揚父親的高尚風格。當創作技法達於成熟,能給人視覺上以美的享受,作品就需要立意,以同時能給人精神上啟迪和鼓舞。王雪樵從電視中捕捉到信息,創作出《剪刀錘子布》,是他熱愛生活,關注社會、心懷責任與正義的結果。

對憨派藝術多有繼承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王雪樵對憨派藝術多有繼承,《大米飯好吃在湖南》是憨山先生民歌系列創作的延續,《勇者勝》是對憨山先生《勝乎敗乎》的思考。憨派藝術是一塊廣袤的大地,在這塊土地上建設精神家園的開墾者、探索者,都將有這一方水土的氣息,毫無疑問,又將不會是這一方水土的克隆。梅山侖下那條小河,蜿蜒四公里匯入迷水,其上修橋建壩近30處,這是當地人們勤勞奮發並融於這方熱土的見證。憨山先生於古稀之年尚盟誓要用完一千擔洗墨水,那條小河因此沾染得墨香四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人還有心中的一方水土。王雪樵喜用老家屋名“雲龍堂”和“籟樂第傳人”的印鑑,是因為他不曾稍忘心中那鮮活而具個性的“一方水土”,要讓小河永遠飄蕩墨香。好一個“墨砣子”王雪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