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1993年從東南大學碩士畢業
1996年-2000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結構工程博士學位,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3在華南理工大學工作
996年5月獲講師職稱
2003年4月被評為副教授。
一直在交通學院橋樑教研室任職。
主授課程
主要講授《結構設計原理》,《橋樑工程》課程。開設研究生課程《結構實驗與測試技術》。
社會兼職
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工程檢測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與項目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跨度橋樑和結構檢測,在科研上針對土木工程專業特點,積極參與地方建設,為社會服務。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難點。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25項,參加20項,其中1項省部級項目。個人考核經費達616萬元。
在大跨度橋樑的施工監控和健康監測、頂推仿真分析和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太陽輻射下橋樑溫度場的實時模擬上有較深的理解和造詣。先後擔任番禺大橋、崖門大橋、深圳灣大橋、廣州珠江黃埔大橋、湛江海灣大橋等在國內非常有影響的大跨度斜拉橋施工監控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在獵德大橋完成了異型橋塔的力學性能理論與實驗研究;完成了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珠江大橋頂推仿真分析及相關技術研究,開發了相應的軟體,提出了導梁和臨時墩最佳化分析的數學模型,上述兩項研究工作均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
主要科研成果與論文獲獎
科研成果
在太陽輻射下橋樑溫度場的實時模擬方向進行了深入積極地研究,已經完成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並套用於實際工程中。溫度場的數字模擬已經比較成熟,下一步將進一步研究溫度場對橋樑耐久性的疲勞分析。
論文
發表文章46篇,核心和統計源刊物占30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7篇被EI收錄,其中第一作者5篇第一作者。
獲獎
2005年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高質量施工監控理論與實踐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4),2007年廣州市內環路廣佛放射線珠江大橋頂推法施工過程仿真分析及相關技術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1)。
1998年承擔了“211本科教學評估”項目《斜拉橋試驗模型》並出版實驗指導書2部,合計5萬字,於2002年獲華南理工大學教學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