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聖良(1959~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鳳城街道西關社區人,幼年時因患小兒麻痹而導致身體殘疾,是萊蕪錫雕王氏5門19世第8代掌門長子,自幼跟隨其父萊蕪錫雕第7代掌門人——王震學習錫雕工藝,並從1986年正式從事錫雕工藝品的製作。在2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不僅繼承發揚了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而且結合現代的審美觀念,積極學習、借鑑現代加工工藝,通過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使得流傳百年的古老手工工藝再次得到世人的認可。代表作品有《長壽情侶鶴》、《獨占鰲頭硯》、《單鶴燕石硯》等。
展覽
在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申報會上,王聖良參展完後的一件萊蕪錫雕作品以3.2萬元的高價被馬來西亞一名客商收藏。王聖良先生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上,在眾人的擁簇圍觀之下,淡定自若,手起刀落,只是不一會兒的功夫,一隻別致靈動、栩栩如生的丹頂鶴躍然手中,那獨具匠心的技法、精湛的工藝堪稱“鬼斧神工”。
成績
2009年正月15日,國務委員劉延東主席在觀看完“鳳王祥”錫雕工藝第8代傳人王聖良製作的錫雕作品後,握住王聖良的手,指示說:參展作品非常精美,作為一個殘疾人,把這門手藝傳承到現在很不容易,要好好把手藝傳承下去,努力發展福利事業。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主席仔細觀看了每一件參展作品,點頭表示讚許。中國文聯主席胡振民在看完參展作品後,對第9代傳人王緒賢說要一定把這門手藝好好學習掌握,並對“獨占鰲頭硯”的精美大器稱讚不已。正月16日晚。各國大使受邀參觀展覽,“鳳王祥”錫雕工藝品的精美再次讓各國大使不住的讚嘆,中外記者紛紛拍照留念,“鳳王祥”讓國際友人看到了中國精湛的手工技藝。
“鳳王祥”第8代傳承人王聖良製作的《仙鶴燭台》、《蟠龍酒具》在展覽會上得到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的認可,並被國家收藏,頒發了國家收藏證書。
為期20幾天的展覽,讓來自全世界的人民通過一門門手工技藝看到了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更讓山東“鳳王祥”錫雕工藝成為這次展覽矚目的焦點,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北京電視台等知名媒體紛紛參訪,“鳳王祥”錫雕工藝品讓世界各國人民再次領略到了這一早在1915年就名揚全球的手工技藝的魅力。
在“2011台灣·山東印象展”上,青島市傳統手工技藝“萊蕪錫雕”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受邀參加了這次展會。
萊蕪錫雕傳承人王聖良及其子王緒賢在這次展會上展示了部分作品——獨占鰲頭硯、仙鶴燭台、情侶長壽鶴、九龍獸耳香鼎、九龍提梁茶具、龔春茶具、盤龍花瓶、盤龍酒壺等。其中,盤龍酒壺、仙鶴燭台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獨占鰲頭硯於2010年獲山東泰山文藝二等獎。王聖良還向台灣民眾及參展人員進行現場錫雕製作演示,在錫器製作工藝上,完全採用手工技法打造器具外形,作品多為空心結構。工藝流程有設計、制板、選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拋光、雕刻、再拋光等十個主要步驟。在雕刻技法上借鑑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藝,結合金屬可熔可焊的性質,獨創了“拉焊”的金屬雕刻技法,在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減,深淺浮雕並用,作品靈動自然。精湛的手工技藝,精美的錫雕作品受到台灣各界人士的讚賞,一些台灣手工藝人看到當地媒體的報導後紛紛前來參觀學習。
據悉,2011年是“魯台經貿合作提升年”,“2011台灣-山東周暨十七屆魯台經貿洽談會”於7月中旬在台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是“山東印象展”的惟一展區, 展區邀請全省1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現場展演,青島市的“萊蕪錫雕”項目被列入展區參展。
榮譽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評審
評審意見:王聖良出身錫雕世家,從藝四十餘載,嫻熟掌握錫雕的全套技藝,作品的造型和裝飾手法能在傳統基礎上不斷出新,若干作品已具很高水準。王聖良還及積極傳承、熱心保護、努力宣傳。同意推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歷史
萊蕪錫雕在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據史料記載,乾隆女兒出嫁至曲阜時,就專門派人到萊蕪定製錫雕製品當作嫁妝,現在孔府所藏的部分錫製品即為乾隆女兒出嫁時定製,可知當時的錫雕工藝達到了一個藝術高峰期。萊蕪錫雕以精錫為原料,製作技法上採用鍛、塑、雕、焊、鑲嵌、多材質組合等技法,凹雕、線雕、浮雕並用,經設計、化錫、制鈑、下料、焊接、銑磨、雕刻等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造型緊湊、玲瓏、簡約,收放自然,比例協調。
作品
長壽情侶鶴:作品整高 30厘米,長25厘米,採用99.9%的雲南精錫,運用萊蕪錫雕傳統雕刻手法中的陰雕和陽雕以及鏤空手法製作而成。丹頂鶴在我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被譽為“仙鶴”,成為高雅、長壽,健康的象徵。作品構思巧妙,以兩隻並肩站立在如意雲形紋底座上的仙鶴為主體,一隻警覺的高昂著頭似守衛著一旁正在進食的仙鶴。運用傳統的手工工藝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