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香港科學院醫學顧問,香港科學院醫學榮譽博士。1963年畢業於武漢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現任廣州市天河區華景新城王義智整脊/針挑診所所長,廣東藍金中醫傳統醫學針灸研空所顧問,香港中華醫學研究會研究員,原廣州地區針挑療法科研協作組組長、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廣州華僑醫院針挑科主任。主要業績:大學畢業後,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任外科醫師。1979年調入暨南大學醫學附屬廣州華僑醫院,創立了《針挑科》,並一直任科主任。
業績
1974年起挖掘、總結並發展了“挑治法”,並與“整脊療法”結合起來治療因脊椎錯位所引起的多種疾病,最擅長治療男女不育(孕)症,頸、腰椎椎間盤突出症,也擅治婦女分裂症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療效顯著。近年來,他還總結出一套治療脊椎側移位(或前脫位)和頸、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新手法,在國內、國際有關學術研討會上作介紹,博得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已發表有關論文約30篇,並編著了《新挑療法》一書。
1983年他發表的《針挑治療男性不育症》,獲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學術論文三等獎。
1975年首創針挑機(《廣州日報》1977.11.2)。
1998年又創製出“貢山牌多功能針挑機”。他的事跡1982年5月18日的《羊城晚報》報導後,國內外20多種報刊、雜誌以及廣東電視台作了轉載或專題報導。
1994年底還應邀赴台灣講學。他多次出席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他1988年7月在有9個國家科學家與會的“生殖研究前沿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宣讀被秘書處稱為“獨具中國特色”的科學論文《針挑治療男性不育症》(後刊載於《暨南大學學報》)。在職期間,他多次被評為所在單位的“先進工作者”。
1985年被評為《廣東省高教戰線先進工作者》;
1987年榮獲暨南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1998年在香港國際中醫藥暨中西醫結合學術交流大會上獲得“98年度紫荊花醫學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