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男性,1968年生,博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後,教授,博士導師(作物學),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兼玉米分團聯絡員,山東農業大學玉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多年來,以玉米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生理生態研究為主要方向,加強套用和基礎理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5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鑑定科研課題5項。2003年獲山東青年五四獎章。近年來以飼用玉米和其它飼料作物及牧草為研究材料,逐步拓寬研究領域。主要體現在:1、玉米光合生理生態研究 從器官到群體水平研究玉米光合與品種基因型、環境措施的關係,已形成了特色的研究領域。2、玉米品質生理生態研究 主要研究玉米的品質形成機理和環境、栽培措施對玉米品質影響的生理機制。3、玉米氮-硫營養研究 主要研究玉米氮-硫素需求規律及其對產量與品質的影響。4、玉米根系生理生態研究 針對玉米單株生產力大的特點,採用田間“限根栽培”法研究根系伸展空間對玉米影響的生理生態機制。5、飼料作物及牧草研究 主要研究飼用玉米,飼用甜高粱、蘇丹草-高粱、黑麥草和苜蓿等高產優質的生理生態學及遺傳改良。
主要成就
目前主持的科研項目有:
玉米品種更替中光合效率提高的生理機制及與產量的關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100108,2002.01~2004.12,17.0萬元);
授高油玉米花粉的普通玉米產量與品質增益的生理生化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0832,2004.01~2006.12,21.0萬元);
玉米高效光能轉化利用的生理生態機制(國家“973”[基礎研究]子課題G1998010100,2002.12~2004.12,10.0萬元);
玉米專用緩釋肥套用研究(國家“863”[高技術]子課題2002.12~2004.12,10.0萬元);
普通玉米高油化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2001BA507A09-03-02,2001.01~2003.12,10.0萬元);
無公害優質玉米生產技術規程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2002BA516A13,2001.01~2004.06,18.0萬元);
優質夏玉米無公害生產關鍵技術試驗示範與產業化開發(農業科技跨越計畫,2003.06~2005.06,10萬元)
主持省級課題4項:“TEU”轉型普通玉米生產高油、優質蛋白玉米的研究(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02BS028,2003.01~2005.12,8.0萬元);高產優質飼用玉米新品種選育(山東農業良種產業化開發,2003.01~2005.12,12.0萬元);玉米飼用高產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山東省科技廳,1998.01~2002.12,15.0萬元);飼用玉米引進、篩選和加工利用(山東省科技廳,1999.01~2002.12,9.0萬元);
主持合作項目2項:玉米高級產比研究(Monsanto Co.,2001.06~2004.12,10.0萬元);優質牧草新品種引進與配套栽培技術研究(Monsanto Co.,2002.03~2005.12,10.0萬元);
2008年2月18日,因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僅40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