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寧波大學教授]

王海燕,1968年11月生,河南省社旗縣人,博士,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寧波大學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7年9月至1991年6月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電化教育系,於1991年6月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8年9月至2000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系碩士學位班學習,於2000年6月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學習,於2010年6月獲博士學位。1991年至2002年6月在甘肅隴東學院(原慶陽師專)任教,2002年7月至今在寧波大學教育學院任教。

所在碩士點(方向):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

研究方向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

主要貢獻

帶碩經歷

指導2名2006級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展示(論文、課題、獲獎等其他成果)。

論文

1.課堂教學設計的學習者分析流程,《中國電化教育》,2001.5。

2.慶陽地區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套用現狀調查與分析,《甘肅高師學報》,2001.5。

3.三年制專科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甘肅高師學報》,2002.5。

4.用Ghost硬碟備份進行網路的維護,《中國電化教育》,2002.5。

5.讓師生實現零距離的心靈觸摸——從教學交往的視角研究高校教師的個人教學網站建設,《電化教育研究》,2004.2。

6.信息化環境中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現代教育技術》,2004.1。

7.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校學生自主學習探討,《教育與現代化》,2004.2。

8.實驗室模擬區域網路互連,《中國電化教育》,2003.6。

9.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驗教學設計,《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

10.校園網接入CERNET2的技術實現《中國電化教育》2005.5。

11.網路增強型教學實施效果分析《中國電化教育》 2005.6。

12.網路與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遠程教育雜誌》2005.3。

13.論教育技術專業人員的定位問題《甘肅高師學報》2005.4。

14.使用DV-1394實現高品質數字視頻採集《中國電化教育》,2003.5。

15.實驗室模擬區域網路互連,《中國電化教育》,2003.6。

16.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驗平台構建,《中國電化教育》,2004.5。

17.論網路環境中教學交往的含義與策略,《電化教育研究》,2005.7。

18.高校網路教學實施效果調查與分析——以寧波大學為例,《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

課題

1.2001年12月——2003年9月,主持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五”計畫省級課題“欠發達地區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2.2002年12月——2003年12月,主持寧波大學校級課題“信息化環境中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項目。

3.2003年9月——2005年6月,主持浙江省教育廳項目“網路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4.2004年5月——2005年5月,主持浙江省社聯項目“浙東地區中國小校園網站調查分析”。

5.2006年11月——2007年12月,主持橫向課題“會議簽到系統設計與開發”。

6.參與2004年浙江省教育規劃課題“教師成長學校的理論與實踐”,排名第二。

7.參與寧波市2003年教育規劃項目“多媒體技術在心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套用研究”,排名第三。

8.參與浙江省哲社規劃課題“基於績效技術的高校內部融合”年(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 排名第四。

9.參與寧波市2006年度教育規劃課題“基於項目的自主性學習模式研究”,排名第二。

獲獎記錄

1.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的寧波市2003年度教育規劃課題“多媒體技術在心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套用研究”獲2004年度寧波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2.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的“《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獲寧波大學2005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