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1986 中國 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生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6-1989年 中國 西北大學,生物學專業,獲碩士學位,導師:胡正海 教授;
1992-1998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導師:John Schiefelbein 教授;
1989-1992年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1998-2002年美國耶魯大學分子細胞發育生物學系,博士後/研究助理;
2002-2009年助研究員,實驗室主任,博導,康乃爾大學,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
2003-2009年康乃爾大學 植物生物學系 兼職助理教授;
2009-2011 耶魯大學, 高級研究員兼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1112-至今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社會兼職
BMC Research Notes 副編輯;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編輯委員會 成員;
農業生物技術 副主編;
美國 植物生物學家學會會員;
美國 科學促進會 會員;
美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
國際學術期刊特約審稿者。
研究方向
在過去20多年中,王海洋博士在植物發育生物學和光信號傳導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就。
主要貢獻
曾發表論文和專著40餘篇,並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和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論文3篇,在其他世界級端學術期刊,如Molecular Cell, Genes & Development, Plant Cell,Current Biology,EMBO J.上發表多篇論文。論文已被引用超過1400餘次,單篇引用高達200餘次。其研究成果多次受到F1000的關注並被評為本領域必讀的研究論文。
主要研究
王海洋博士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析植物應答光信號反應的分子、細胞和生化調控機制。光是自然界中影響植物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光提供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同時也作為一種信號直接調控植物多個生長發育過程, 如種子萌發、下胚軸伸長、幼苗去黃化、氣孔和葉綠體移動、葉片運動及光周期回響等。作物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如分櫱、株型、開花時間、產量和品質等也都受光的調控。因此,研究植物中光信號轉導的分子遺傳機理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生產套用意義。植物體記憶體在多個不同類型的光受體,用於感受和應答外界環境中光質、光強、光照時間和光向等多種光信號變化,包括1)光敏色素(phytochromes),主要感受紅光和遠紅光;2)隱花色素(cryptochromes)、向光色素(phototropins)和LOV/F-box類光受體(ZTL、FKF1、LKP2),主要感受藍光和近紫外UV-A區域光;3)UV-B受體(UVR8),主要感受紫外UV-B區域光。不同類型的光受體受到外界環境中光信號激活之後,蛋白構象發生改變,並通過下游信號傳導蛋白把外界環境的這種光信號變化傳遞到細胞核內調控基因表達,從而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使植物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晝夜變化和季節變化。
主持課題
A. 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
1) 聯合利用混合四極TOF串聯質譜和UPLC進行蛋白質複合體分析和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儀器平台建設經費(DBI-0500689);
2) FHY3和FAR1蛋白在擬南芥光敏色素A信號途徑中轉錄調控作用機理的研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IOS-0641639);:
3) 可逆磷酸化修飾調控擬南芥HFR1蛋白功能的機理研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MCB-0749606);
4)ELF4基因表達和生物鐘節律的轉錄調控: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IOS-1026630):;
B. 已完成的研究項目
1)擬南芥光信號途徑中COP1調控HFR1功能的機理研究,Triad基金;
2)擬南芥光信號途徑中SPA1的功能與調控機理研究,Triad基金;
3)西紅柿中光信號途徑與植物營養產生之間內在聯繫的分子機理研究,Triad基金;
4)擬南芥光信號途徑中HFR1功能的調控機理研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MCB-0420932)。
獲獎記錄
2000年8月-2002年7月:美國NIH博士後(NRSA)獎學金獲得者;
1994,1996和1997年:美國Newcombe獎學金獲得者;
1995年美國Okkelberg獎學金獲得者(其中Newcombe和Okkelberg獎學金均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生物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