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灣挎鼓

王河灣挎鼓

王河灣挎鼓是一種流傳於河北省的舞蹈。河灣村是張家口市宣化區春光鄉一個自然村,王河灣挎鼓是流行於宣化區春光鄉北門外的王河灣村、四方台村以及宣化縣的雙廟鄉趙家姚村及附近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歷史

1875年一位叫賀萬海的年青人用廢棄的煤油箱子做出了雛形的挎鼓和村裡的年青人們逢年過節敲打起來,俗稱“煤油拉子把式”。1947年有一位叫劉龍的人愛好挎鼓,又覺得原先的挎鼓形狀、音色不美,節奏簡單,表演動作不豐富,於是他借鑑中國其他鼓的優點,結合本村挎鼓的形狀、特點,自己出錢買來了材料,用當時較先進的手工藝做成了木幫、皮面的八面挎鼓。新做成的鼓因材料的改變,音色動聽了,形狀也在原來煤油箱子形狀的基礎上,變成了中間粗,兩頭略細的形狀,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同時又買了兩付釵,正式成立第一個鼓班,叫三關社,由此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改革開放後,在黨中央的政策鼓勵下,由村里出錢打造了十幾面腰鼓,幾付釵、鈸,組織起自己的秧歌隊,使王河灣的挎鼓重新又活躍了起來,並在我市首屆農村文藝演出中,打敗了各路好手,贏得了冠軍。

影響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王河灣挎鼓在宣化柳川河一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於對器具、地點、人數沒有很嚴格的限制,很受廣大農民的喜愛,既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素質,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豐富和完善了中國音樂史。

現狀

但是,一些造詣很高的老藝人相繼謝世,而年輕的血液又難以及時補充,使一些絕技難以得到傳承,一些器具由於長久不動,受到了很大的損壞,王河灣挎鼓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窘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