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山東省梁山縣政協文史委編著的《梁山武林》(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中記載:“梅花拳第十代師祖河北省平鄉縣五座樓村王河清(張從富之徒孫、張老敬之徒),字海晏,第十一代王致敬、第十二代王文起祖孫三人傳拳至梁山縣姜家莊。梁山眾弟子誠心求藝,內修外練,成名者不計其數。僅拿馬振楊村來說,就代代名人輩出:十二代代表人物有王懷斌、王懷詢、王有德;十三代代表人物有王本城、王本堪;十四代代表人物有王仁貴,王仁懷、王仁忻;十五代代表人物有王清月、王清章;十六代代表人物有王惠珍、王惠雨、王惠梅、王忠仁;十七代代表人物有王保義,王保臣、王保朝、王保柱等”。至今在梁山縣西南十里姜家莊村南還留有記載王河清傳拳的碑文,同時還流傳著王河清傳拳的佳話。
傳奇故事
王河清,1829年生於平鄉縣五座樓村,自幼務農,後拜平鄉張馮馬張老敬為師習練梅花拳,系梅花拳第十代宗師,人稱“東南半邊天王河清”。至今河北、山東一帶仍流傳著不少有關他的小故事。
王河清不但文場武場功夫俱佳,會焚香斷事、治病救人,還天資聰慧,過目不忘,他從小沒怎么念過書,但後來所識的字卻不少,故在那個時代也算是文化人。因其有文化,思想也比較活躍,趙三多起義前後有關旗幟、口號的制定,後來某個時段打“助清滅洋”的口號,某個時段打“掃清滅洋”的口號,甚而“梅花拳” 改“義和拳”,都與王河清的參謀所斷有關。
1898年,趙三多在威縣蔣家莊首舉祭旗儀式時,王河清是積極參與鼎力相助,被趙三多拜為義和拳總教頭,亦可見其在趙三多心目中的位置,也可見王河清文武實力之一斑。
梁山設場
山東自古出好漢,梁山更是多豪傑。一部《隋唐演義》把秦瓊——秦叔保等山東人寫成了好漢的代表,一部《水滸傳》呈現給人的宋江——宋公明、晁蓋——晁天王等梁山豪傑嘯聚山林、殺富濟貧,大碗喝酒,大稱分金的可歌可泣之士。山東出好漢是一種社會現象,梁山出豪傑是一種歷史文化。是現象只是需要研究,成了文化則是由一個個現象組成,就將成為一種風氣、一種習俗。而在這樣一種習俗中生活是一種俠義、一種享受、若要想走進這種生活,或改變這種生活則會難上加難,而王河清不但走進了這裡的人們中間,且改變了這一帶人們的生活。
王河清亦方得以專心授徒、傳道,專心行醫,“東南半邊天”的名號也傳得越來越遠。
魂歸故里
王河清,行醫治病,傳拳授藝行走很廣,足跡幾乎踏遍了臨清、梁山、陽穀、鄆城、兗州、曲阜等地,尤以梁山為最。像梁山鎮的石華村、張場村、前馬頭村、馮口村、鎮台村、郭廟村、獨山村、李莊村、姜莊村等,拳鋪鎮的成莊村、蔡莊村,館驛鎮的張橋村、劉莊村、王莊村,小官鎮的北磨莊、西磨莊、宋莊、范莊、乾漁頭、營河等,壽張鄉的東孫莊、蔣集村,大路口鄉的大張村、大喬村,里廟鄉的西河村、西小高樓、田那裡、李莊,揚營鎮的大院村,李周村,劉莊村、西李莊村等等,至今還有王河清師傅的不少美麗傳說,也使這裡的梅花拳傳人才俊輩出,不計其數,僅梁山馬振楊村就有十二代的王懷斌、王懷詢、王有德,十三代的有王東城、王東堪,十四代有王仁貴、王仁懷,十五代有王清月、王清章,十六代有王惠珍、王惠雨、王惠梅,十七代有王保義、王保臣、王保朝、王保柱等等。他們既傳承了王河清老先生的文訓,也傳承了他的武德。
梅花拳門中人說:“拳打腳踢小把戲,文理通天大文章。”王河清素來文武兼備,但到了晚年則是習練文場功夫較多,據說能夠焚香斷理,料事如神。1909年冬日的一天,已年屆八旬的他燒十六爐香將眾愛徒喚到跟前說:“人言活到四旬不算是夭折,活到六旬應當活埋,活到八旬算作壽星,現我已八旬也應算作壽星了。我這一生所經頗豐,唯有梅花拳理尚有不清之處,我近日時常思念故土,想回家看看探視鄉鄰,也想藉故土之靈氣,再將有些拳理弄清,還望愛徒們送我一程。”眾人聽說師傅要走,自是戀戀不捨,痛哭流涕。怎奈王河清執意要走,大家也只得選派數人將師傅送回老家——河北平鄉五座樓村。誰料此一去竟成永別。師傅只在老家過了一個春節,即於次年的正月十二辭世而去。後來人們說,是師父看了香後知道自己將要過世,並死於次年的正月十二日,故才說出要回歸故里。
時至今日,每年正月梁山一帶的人們都要聚集一堂,打鼓習拳,以紀念一代梅花拳宗師王河清。
在王河清的故鄉,也是每年正月十二日,四面八方的大車小輛雲集於五座樓村,敲鑼打鼓,亮拳比武,祭奠這個“王大菸袋——東南半邊天”,且要去其墳前焚香化紙,頂理施拜。
在五座樓的村西頭,有兩塊路頭碑,一塊上寫:
邢台市文物保護單位王河清之墓 邢台市人民政府2008年7月4日公布 公元乙丑年二零一零年正月十二日立
碑文寫有王河清的生平簡介。 一塊由山東梁山續文斌、劉慶順,河南李培恩、田秀平,平鄉東馬延譚玉東、譚立朋,河古廟姚西、五座樓村王增晨 為等所立於公元二O一O年正月十二立的捐資碑。
再往地里走幾百步,即是王河清的墓地,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捐資
碑,系由
山東大學數學系教授燕子傑山東歷史學院教授路遙
台灣梅花拳第十七代傳人翁正茂
加拿大梅花拳弟子安瑞德
山東濟南馬廣輝、王建龍,山東梁山王保柱、馬恆學,臨清市李貴江,邢台市王丙乾、田風軍等人於公元二00八年農曆正月十二日立。捐資碑之後是一代宗師王河清之墓,墓前立有一通雕龍畫鳳的石碑,碑帽上寫有“精武師”三字,下有“梅花拳宗師王河清之幕”字樣。兩旁的小字是王河清的簡介:王河清,字海宴,生於一八二九年,卒於一九一0年,王師爺自幼受名師傳授,精通文理,武藝出眾,善陰陽,辨別天地人間情,他從中年起就拋家舍業,奔向東南,傳播梅花拳。王師爺穿臨河走白地進入山東,他的足跡踏遍了陽穀、梁山、曲阜等地,被人稱為東南半邊天,至今梁山縣西南十里姜莊村還留有記載王師爺傳拳開道的碑文。王河清武功高強,又擅長醫術,為梅花拳的傳承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民眾中流傳著頌揚他的故事甚多,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初,山東梨元屯教眾事件時,
王師爺曾被邀請參加趙三多的亮拳武,一八九八年十月蔣家莊義和團祭旗起義時,他又被推為總教頭,王師爺也領導並參加過一九零二年五月在棗強卷子鎮團民的起義,失敗突圍後又轉戰山東陽穀等地,他所到之處傳拳行醫,撫危濟貧,除暴安良,功德無量,為民稱頌。
山東大學數學院教授燕子傑、歷史學院教授路遙題文。
二00七年公曆丁亥年正月十二立。
一代宗師駕鶴西去,梅花飄香萬代千秋。王河清將永遠留在梅花拳民們心間,將永遠傳頌在美好善良的人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