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山

王步山

王步山,又名航塢山,位於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離蕭山城區16公里,與錢塘江遙遙相對,山勢頗為險峻。主峰海拔299米,是蕭山東部最高的山。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3公里。山不算很高,卻山秀氣爽,是蕭紹平原上的一座“名山”,山上有始建於北宋熙寧年間的白龍寺,坐北朝南,香火鼎盛,遊客如雲。

春秋戰國時期,王步山一帶曾是越王勾踐的軍港,據《越絕書》記載,勾踐任命了一位長官,僱傭了七十名士兵在此駐防守護。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王錢鏐曾到航塢山來放步踏勘,所以叫王步山。唐宋時期,這裡一直設兵駐守。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參將湯克寬、督臣胡宗憲,在這裡大破來犯倭寇,在明代浙東抗倭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王步山

相傳春秋時越王勾踐曾到此山,觀此山氣勢不凡,連綿不絕,隨即心中許願,如此山有一百個山頭便定都於此,以延續越國王霸之業,可數來數去王步山只有99個山頭,原來他忘記數自己腳下的這個山頭。以為天意,遂罷定都與此的念頭,遺憾而去。

元代詩人薩都剌遊覽王步山作詩四首,其中有一首《王步山(五律)》:“拂衣登絕頂,石磴漬苔紋。鳥道懸青壁,龍池浸白雲。樹深猿抱子,花暖鹿成群。更愛禪房宿,泉聲徹夜聞。”

明末清初,隨著錢塘江主槽的變遷北移,江道逐漸游移到赭山(位於今蕭山區南陽街道)以北,到清代乾隆前,龕、赭間的漲沙已基本連片成陸。清嘉慶十八年(1813)朝廷正式頒諭,將原來屬於海寧的赭山、西倉、靖雷諸鄉,劃歸蕭山管理。這座世代任憑潮汐晝夜沖刷的王步山,從此成為遠離江濤、屹立於廣袤蕭紹平原上的一座名山。

據說,航塢山曾臨江瀕海,古時西北部是汪洋之水,清乾隆前,錢塘江水經王步山、赭山之間入海,稱“海門”。相傳此山因越王勾踐航行三百里至此山下,率眾渡江而得故名,唐、宋、明時有重兵把守,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經歷代圍海造田,乃為之貌。王步山南段還有始建於宋代的地藏禪寺和洛思峰等勝跡可供游賞。據《輿地誌》記載:“昔有洛下人隨太尉朱雋來會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望北而嘆。”後人因這個典故,稱此峰為“洛思峰”。宋代學者詩人徐天祜和元代詩人薩都剌都到過這峰,並留下詩篇。

王步山“蜿蜒肖其形,逶迤而東抱。”王步山東麓的航塢公園竹徑通幽,林茂花艷,溪澗淙淙,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一個天然氧吧,令人心曠神怡。園內新建中國近代“海上畫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任伯年紀念館,昭示著大師故里深厚的人文積澱。

簡介

王步山上有一座白龍寺,坐北朝南,三進神殿,為北宋熙寧(公元1068——1077年)年間所建。白龍寺幾經滄桑,時毀時建,現存後殿是明代建築,最後一次修建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正殿內有“暗龍湫”(又稱龍井、隱泉),活水清冽,常年不乾,堪稱一奇。[1]

寺後有一白龍潭,潭水旱澇不枯不溢。到廟裡來頂禮膜拜者,多借簽筒、簽書,求子求學求婚姻,求財謀事問病延壽消災之類。香客曰:求此廟之簽可預告凶吉禍福,甚是靈驗。現白龍寺的“航塢聽梵”已被列為與“湘湖雲影”齊名的“蕭山十景”之一。

若想體驗一種靜穆,那就去王步山上的白龍寺。僧人唱經的時候,隨著眾人盤膝而坐,遁空一切聽經,尋求的是一份內心的寧靜。梵語雖無驚世之句,但卻有包羅萬象的人生哲理,教人曠達行善,達到忘我的境界。透過心靈的安定和淨化,能躍入一個寬廣的心靈世界,並發現真正的自己。梵音如海,心想著一個世界的時候,這世界也越發地使人能夠感受著幸福與安樂了。

歷史

白龍寺始建於北宋熙寧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傳說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遂結茅廬其上,後建寺宇設觀音大士及白龍像,故名白龍寺。寺宇歷經滄桑,時毀時建。“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殿東西兩側廂房破壞殆盡,保存的有前、中、後三殿。進大門後,為天王殿,上有“海藏龍宮”大匾,殿樑上有"鹹豐十一年重建"字樣。穿過天井進入中殿,此殿為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殿內西北向佛坎下有一“龍湫”,常年積水不乾,為寺內食用泉水。殿的東牆嵌有“重建白龍寺碑記”、“眾善同登”等碑刻,記載了白龍寺沿革、重修和寺產。另外,還有“一滴楊枝”、“道重珠林”等清代書家撰寫的匾額。後殿是蕭山倖存的明代建築之一。

地理位置

白龍寺位於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東恩村王步山巔。始建於北宋熙寧年(1066—1070)間。傳說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遂結茅廬其上。南宋紹興三年(1133)募創寺宇,供觀音、白龍像,故名“白龍寺”。嘉定初年先後修建,曾為進士瀋北海隱居之所,後改設禪院。清初單隆周詩稱“龍王廟”,道光間重修。民國20年至30年先後整修大殿。全寺分前、中、後三座大殿,附設長生殿、六和堂、戒堂、經堂、禪堂、客堂、齋堂、百子堂等,共40餘間。現存前、中、後三殿,南向。後殿三間,為明末清初建築,面寬11米,進深9.14米,硬山頂。明間五架梁,雙步廊,檐柱卷殺,石板墁地。中、前殿分別為清代道光、鹹豐年間重修。東牆嵌有“白龍寺重建碑記”,記載了寺廟沿革。大雄寶殿佛座西側有龍湫,又名白龍井,清泉從石縫中湧出,常年不乾。元代詩人薩都刺有《登航塢山》詩曰“龍池浸白雲”。清沈成烈有聯曰:“華雨注龍湫,只在此山,便成香海;曇雲來鷲嶺,試看茲塢,即是慈航”。該寺為本市東部地區古老而又完整的寺宇。1983年5月,蕭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至1990年,先後投資60餘萬元修繕白龍寺。現寺前新鋪寬闊平坦的水泥板台階,中軸線上的前、中、後三大殿門窗按原樣雕刻裝飾,石柱上楹聯字跡清晰閃光,東、西廂房及附屬設施亦相應完善,成為蕭山市東部一座氣勢雄偉壯觀的寺廟。

白龍寺附近,群峰起伏,樹木蔥鬱,是一自然風景處。

千年古剎白龍禪寺就位於海拔300米高的航塢山主峰。從航塢山東麓上去有1300多石級,寺宇現屬東恩村山林區。

建築結構

白龍寺寺門是一座倒台樓一一戲台,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一為“白龍天子”祝壽演戲的地方(第二、三天則移到寺外演出)。戲台前的天井是一四方形的水池,象徵龍潭。戲台對面為白龍殿。殿內供有用檀香木雕刻成的白龍天子與阮氏娘娘偶像。支撐大殿的兩棵柱子和中堂上分別塑有三條龍,殿內外牆壁上,嵌有碑刻,有名人題字,有水規碑、功德碑。

白龍殿前,建築師別具匠心,引清澈的泉水穿寺廟過廚房,體現了神話中白龍求親時阮氏姑娘的母親害怕獨女遠嫁無人挑水,白龍為阮母解除後顧之憂的美好願望。龍殿的後面是“三教同源殿”。殿中的緬桂與桂花樹中間,立有一大石香爐,每支腳上都雕有獅子頭。左側牆上嵌著“齋戲大頭管事碑”,記述了當年為白龍祝壽時,演戲的盛況。右側牆壁嵌著清雍正13年楊天成所立的“白龍祠功德碑”。寺廟最後一層是“觀音殿”。白龍殿與戲台的兩側,系廂房。舊時於各殿及廂房樓下,還分別雕塑有各種偶像。

歷史沿革

白龍寺據明代《會稽志》記載:白龍寺位於蕭山區東南四十里王步山巔,山北臨錢塘江,登頂可望及海寧縣。

據傳越王勾踐和吳王開戰,需尋找有一百個山頭的山建越王城,當他登王步山之頂往下數山頭一連數次只有九十九個,忘記加入自己站著山頭,因此放棄了在王步山屯兵操練的打算,以後越王打敗吳王,此山當地百姓叫“王爬山”一直。

白龍寺之始究竟建於何時,各種說法不一,據《乾隆紹興府志》記載:“白龍寺位於王步山之巔。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建寺,內有白龍井,常年不涸,故名白龍寺,吳越錢武肅王嘗屯兵於此。明嘉靖三十二年,總兵湯克寬、胡宗憲等在此山大破倭寇於此。”

又據《越鐸日報》記載:“白龍寺創始於趙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為進士瀋北海先生隱居之所,厥後改建禪院,中設觀音大士像。人傑地靈,蔚為古剎。”

按現存寺內廟碑《白龍寺重建碑記》(清同治八年沈成烈撰)所載:“在大宋熙寧間,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呈現,遂結茅其上,募創寺宇,供奉觀音大士以及白龍像,因此白龍寺名焉。”按熙寧為北宋神宗年號(公元1068——1077年)。以上三種說法是碑文為最早、最為實際,故確定白龍寺建寺為大宋熙寧年間。

1980年前後,當地政府撥款,大興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之風,又建牌坊一座和上山道路全面修建,白龍寺也修葺一新,山門前台階進行重新改造,並建仿古路亭四個。

2005年,白龍寺又耗巨資建造第四進“大雄寶殿”,上山道路已有一半以上重新拓寬建造成石板路,當地政府又撥款數百萬元正在修築一條由山下至山上的汽車路,預計到二00六年六月可以竣工通車。人行上山道旁又種植大面積的樟樹,每天清晨有數百人上山晨練,平時遊人不絕,一個風景優美,風光秀麗,樹木林蔭,空氣新鮮,而千年古剎白龍寺又宛然一新的面貌使它又煥發了昔日光輝。每年春節和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生日,萬人上山燒香,其香火旺盛,呈現了一派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而必將成為我區的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名景看點

白龍寺年代久遠,又幾經滄桑,時毀時建,據重建碑文記載,最後一次修建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重建已166年,前殿屬清代古建築,寺內石刻、木雕反映了清代的建築藝術。

白龍寺在航塢山之巔,海拔298米,有石板小道自山下逶迤而上,總台階為1886階,中途設路亭二個,頭路亭二間,二路亭一間,供上山之人中途休息,二個路亭之間,因其路險要,旁設扶手二處,走完二個路亭之後,其地勢平坦,兩旁密林,奇松壘現,古木參天,至寺前,有一片竹林,白龍寺便呈眼前,頭進為九開間,正門口上懸有沈成烈書“白龍禪寺”匾一塊,此匾已於“文革”期間毀佚,東側三間為財神殿,西側三間為“百子堂”、“鬧海觀音”,其中一塊“海藏龍宮”匾已佚,頭進北門口有明代文學家徐渭書“珠林道重”匾一塊。二進大殿供奉觀音大士,系宋代香樟木雕,工藝十分,其暖閣雕刻九天重宇,精緻玲瓏,大殿內設鍾、鼓法器供和尚法事所用。觀音大士背後供護法韋馱,有“威鎮九洲”匾一塊。後進三間為明代建築,內供奉西方三聖和十八羅漢,兩旁東側為齋房,方丈室約房二十餘間,西側為禪房以及淨頭約二十餘間,白龍寺最興旺時約有房近百間。白龍寺坐北朝南,寺內大殿中有“白龍井”一口,寺後有湫,常年不涸,可供寺內生活用水,值得奇者,每逢久旱無雨,即使山下江河露底,井中無水,但山上“白龍井”久晴無雨而不涸,站寺前望四周,即群山起伏,樹木蔥鬱,風光優美,至後山望海頂看錢塘江,白帆片片,乘風前進。

白龍寺保存完好有前殿、大殿、後殿,二側廂房部分毀於“文革”,也就是蕭山現存比較完好的一座寺院,1983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龍寺大殿石柱有楹聯一副,其文為上聯:華雨注龍湫此山便成香海。下聯為:曇雲來鷲嶺茲塢即是慈航。此楹聯繫大清同治八年歲次己巳年穀旦,賜進士出身,兵部車駕司主事加四品銜軍機處行走前翰林院庶吉士加三級沈成烈書(蕭山瓜瀝人)。

又有沈成烈紀倂書,重建白龍寺碑文為:粵稽有宋熙寧間,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呈現,遂結茅其上,募創寺宇,供奉觀音大士、白龍聖像,因此白龍寺名焉。佛力神庥,屢著靈應,遐爾聞之,罔不舞悅,逮今六百餘年,歸然古剎唉!祖英師者,積行僧也,道光十二年應檀那之請來此山,是年為其徒印清、印良,師祝髮披度,且謂殿宇年久將圮,發願雯庀材重建,運石布地由是,梵宇院寮。頓成華麗,庭除階鹼,不患崎嶇,四方緇俗,來瞻禮者,皆大歡喜。而三師之修持,聿加精進,紳士耆英,請其開山說戒,以廣佛傳,因辭不獲,遂於鹹豐四年各傳戒,以付眾望,積年以來近十期,三師復以所蓄,經、懺、香燭資,備以戒期,套用陳設器具,水陸道場,法物經卷畫帙,無不周至,並以余資,購得民田十餘畝,沙地若干畝,為供奉香火永遠之計,誠可尚矣!於戲茲寺之固興,賴佛光普照,貺遐敷而可以,玖十方崇作,歷史不替……

地理位置

地藏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坎山鎮,始建於宋熙寧六年(一○七三年),有高僧無能大師覓居到此,觀看寶地,結草為庵,獨來獨往苦修三年。

當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雲遊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頗多,當時名播杭、紹、蕭等地,掛單僧人越來越多,香火旺盛。

歷史

清乾隆五年七月三十日,有天台方光寺法本、法忠二位高僧尋覓到此,見茅庵清靜而定居修持當年改為地藏寺,為正宗第二十二世、二十三世,現石碑存記。乾隆九年七月三十日地藏顯聖,大放慈光,進香者達千人之多,隨即大興土木,建起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室、齊堂等殿堂殿宇九十多間,使地藏寺盛極一時。同治六年為洪楊所毀,當年復興。至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毀禪像,改為東鄉自治會森林局,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恢復。

寺內風景

一九四九年後,地藏寺僧人逐漸減少。一九五六年遭颱風襲擊,數十間殿堂全部傾倒,僧人盡走,唯有當家顯梅法師苦守到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圓寂在寺。一九八六年,有本一法師從杭州上天竺來地藏寺,重開道場,以水陸法會為主。十二年來,在十方施主捐助下先後建起了天王殿、地藏殿、三聖殿、水陸內壇、齊堂、客房等大小房屋一百零九間。一九九七年一月,杭州市政府批准開放。一九九八年初經蕭山市政府批准立項,興建大雄寶殿。地藏寺三面環山,樹木蔥鬱,正面一望無際,直視錢塘江,風景秀麗。寺內有千年古樟兩棵,樹粗四人不能合圍;一泓「洛思泉」,清澈見底,永不乾涸;霜邊山上「百丈岩」形似石佛,直立松間;坡上有獅子岩,形似臥獅;還有「鶏籠石」、明朝石屋「化紙亭」等,一年四季,香客不斷。

歷史名人編輯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畫家。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王步山(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

先生之作“用古人之新意,以我法造天地”將個人審美理想、藝術追求和時代需求有機結合,形成明快、溫馨、清新之畫風,兼具率真、機變之意趣,畫面別具丘壑,氣象萬千。成為晚清畫壇振衰起弊、繼往開來的重要代表之一。先生繪畫藝術,垂範後世,是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

2000年11月25日,為紀念任伯年先生誕辰160周年,由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發起,由蕭山瓜瀝鎮人民政府承辦,蕭山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美協和省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紀念任伯年先生誕辰160周年暨“四任畫派”學術研討會在瓜瀝鎮隆重舉行,並在瓜瀝航塢公園樹立了紀念碑。2014年又建立了任伯年紀念館。任伯年先生誕生在蕭山,是蕭山文化名人當中的一座豐碑,是蕭山厚重的文化底蘊的體現,更值得瓜瀝人民驕傲。

沈雲英(1624-1660),女,明代女將,瓜瀝鎮長巷村人,自幼飽讀經史,尤喜看宋朝胡國安的《春秋戰》,更愛習武,善騎射,雖是裙釵女,卻與眾不同,出身武職世家,資兼文武。

明崇禎十六年 (1643),其父沈至緒( 武進士出身 ),時為湖南道州守備 ,沈雲英待父左右。時值張獻忠起兵作亂,進攻道州,勢甚狂,兵臨城下。沈至緒領兵守 衛,兩軍相爭陣前,沈守備不敵戰死沙場。沈雲英聞訊後,束髮披甲,領兵數十騎,英勇殺敵,直趨義軍營寨,拼力奪因為父屍,並大敗義兵,奮勇不減男子,白領其父舊部繼續與張獻忠部堅持戰鬥,逐解道州之危。後湖南巡撫把此事上奏朝延,明朝延發詔贈沈至緒為昭武將軍,力日沈雲英為游擊將軍, 明令率父舊部守衛道州。不久,由於張、李 (張獻忠、李自成) 聯合義兵勢盛,戰爭更加激烈,沈雲英夫賈萬 策又戰死陣前,女將悲痛欲絕,只得受詔扶父夫兩靈樞回鄉安葬,料理後事。

回鄉後在長巷家祠內辦起了私學,親自講學,訓練族中子女,習武學文,激勵後人愛國,培養有用之人才。後明朝自張獻忠、李自成一鬧一闖後元氣大傷,加上 洪承疇、吳三桂叛明投清,引清兵入三海關,兵進如潮,勢如破竹。時隔不久明清 大戰,最後決戰於錢塘江兩岸,再由胸懷二心的馬士英、方國安二奸作梗,成敗在此一舉的劃江之戰,以清勝明敗而告終。女將軍報國無門,於清順治十七年 (1660) 秋憂鬱而死,鄉民八方舉哀,後葬於今衙前境內水搬山上 (長巷村屬地)。"雲英將軍講學處 " 石匾今還留存於長巷沈氏宗祠內。鄉人為紀念這位巾中國先烈,解放前後昭東一帶曾以 " 雲英鄉 " 命名。

為了紀念這位巾幗英雄,中國京劇團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她本人一生的傳奇故事,編演了京劇《沈雲英》,該劇曾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出。該劇的上演播出,對這位女將軍的愛國、報國精神進行了傳頌,為了更好地傳承歷史、保護文物,現長巷村委己同區文物部門取得聯繫,準備修建將軍墳墓。

汪輝祖(1730一1807),字煥曾,號龍莊,瓜瀝大義村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中進士,五十二年為湖南寧遠縣知縣,五十六年(1791)署道州牧,一月後再調善化令,後因足部患疾休官回鄉。

汪輝祖家境貧困,父早亡,為養生母和繼母,二十歲就開始幕僚(師爺〉生活,他好學不惚,精明乾煉,博覽群書,尤對法家學說鑽研甚深。乾隆中期,東南沿海各省發現使用"寬水錢"甚多,朝遷懷疑有人私鑄,下令嚴查,閩、浙總督嚴繼善委託汪輝祖聾辦此案。汪查明"寬水錢"系日本錢幣,由商船帶入,非民間私鑄,避免了一場冤案。嚴繼善對汪大加讚賞,感慨地說:"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讀書人"。汪在任寧遠知縣期內,關心民間疾苦,鼓勵發展生產,教化民風,崇尚節儉,興修水利,創辦學院:處理民間糾紛和訴訟案件,力主審慎公允,深得民心,有"廉明聽正"之稱當其回鄉經寧遠時,人們夾道相送,有人送至長沙仍依依不捨。

汪輝祖返回故里後,定居縣城蘇家潭,乾隆五十八年應如主持修復蕭山西江,其因主事得力,工程堅固,卻耗資又少,同時,還上書朝遷要求減蕭山牧地的賦稅等,此舉做了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善事。其後,汪輝祖悉心著述,著作有《元史本證》、《史姓韻偏》、《九史同姓名錄》、《二十四史同姓名錄》、《二千四史希姓錄》、《遼重元三史同姓名錄》等,尤以《學治臆談》、《佐治藥言》、《病塌夢痕錄》行世甚廣,頗為流傳。後卒於嘉慶十二年,享年78歲。汪輝祖在清朝以"一代名幕"而譽天下,紹興師爺因此而得名。汪一生所解疑難雜案甚多,深得百姓愛戴。

汪的六世孫汪謙(1864-1935)為著名繪畫家,1894年曾為慈禧太后作畫,所畫"九老圖"為其代表作品,太后曾賜書"壽"字和"協氣祥和"匾。併到歐亞五國遊學,畫技甚精,享"皇朝第一畫家"之譽。並出版畫集《六法大觀》、《醉八仙墨稿》、《畫譜》等,亦廣為世人傳頌。現醫學界有“世界級心血管大師”著稱的汪忠鎬博士為汪的嫡系傳孫。

4旅遊線路

編輯

1.寧波方向:杭甬高速—瓜瀝出口

2.台州、溫州方向:甬台溫高速—上山高速---杭甬高速---瓜瀝出口

3.金華、麗水方向:杭金衢高速----紅墾互通---杭甬高速---瓜瀝出口

4.蘇州、嘉興、上海方向:滬杭高速---錢江二橋---杭甬高速---瓜瀝出口

5.安徽、臨安方向:杭徽高速----杭州繞城西線----袁浦大橋---杭州繞城東線---杭甬高速---瓜瀝出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