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樹民,號:之一堂。祖籍佛教聖地山東汶上。故鄉乃遼朝黃龍府之域又大金國“肇基王績之地”肇源。下鄉當過知青,工廠做過學徒工 ,公職在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時任北京黑龍江企業商會副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和中華國學院特聘教授。
王樹民擅寫各種書體,其中書寫蘭亭序、十七帖、祭侄稿、書譜、陸機文賦、懷素自敘帖、甲骨文、石鼓文、金文、篆書、漢簡、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幅作品被國家領導人收藏,也曾作為禮品贈給泰國親王及軍界上將,台灣領導人馬英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各界友人都有收藏。
王樹民對書法有著自己獨特見解:1、什麼是書法?書法是用抽象的線條構建起與遠古和先人對話的信息通道。沿著這個通道能穿越時空,清晰可見不同的時段。書法是有一條自己完整獨特的脈絡,這個脈絡承載著歷史,記錄著文化。書法是把來源於萬物來源於大自然抽象的文字激活、還於他生命,把遙遠的歷史文化與現實生活無縫的對接在一起。2、書法的筆運:筆運運什麼?運心,運神,運力,運氣。這是心神力氣通過筆傳墨導於紙,這是一種無形的能量向可見的有形轉變,通過這種能量轉換把輕簿的紙,變成了厚重的歷史文化。懂筆運會筆運能進行這種能量轉換,不懂不會,紙還是輕輕的紙。
王樹民認為:書法是靈魂的載體,是意念的圖見,是時代的符號,是中微子的展現。他捕捉能量,匯集能量,吸收能量,釋放能量,生成能量。他激活古老的文字,把千載信息傳遞。不僅如此,書法作品與暗物質:我們說好的書法作品能調氣場,調風水,能鎮宅避邪,書法作品的這種作用,這種感覺其實就是暗物質能量的發揮。中微子物理實驗的成功獲獎,進一步證實了書法作品中載魂,又看不到但能感覺到的玄妙,是暗物質。我們鑑賞書法作品的價值從此有了科學依據,越是好的書法作品他的正能量的暗物質越多。
個人經歷
不走尋常路:一般書法練習者都是從楷書入手,普遍只練一兩種字型,王樹民
練字卻是從文字演變初始的甲骨文開始,而且各種書體都寫。他認為楷書只是工具字而已,但甲骨文、金文、篆書較難書寫,必須很好的掌握中鋒用筆,寫得好與否的關鍵是控筆力度,只要善於控筆,書寫其他書體就容易多了。他臨帖的方式也極其獨特,不描紅、不雙鉤、不一筆一划臨摹。他的獨特方式為意臨、意寫,只要他用心觀摩過的名碑名帖,憑藉“法力”便能很深的領悟箇中真諦,下筆時給力就已成竹在胸。初學時揮灑之墨跡高懸於四壁,謂之練習亦作品,作品亦練習。
不想尋常事:練書法和行事一樣,眾人最忌“眼高手低”,而他最講求的就是“眼高手低”。高為標準高,不入法眼的一掠而過,目標所及都是晉唐前的名碑名帖。不能不折服初學時他選練的字竟然與高等教育書法教材的選擇驚人的雷同。低為姿態低,低頭苦練、低調做人。他的成功口訣是:先天才氣+內在修為+後天曆練。在王樹民的心中,成敗在於一個“法”字,他認為好的碑帖就是法,法是去蕪存精、自然堆砌、水到渠成,法是起也是始。法到好時就是和古人氣息貫通,交疊融合,你中有我。他坦言搞藝術的人大都追求個性,而他追求的卻是同、是共性,同即是去俗,去俗即是拋棄其個性,忘掉自我。個性與生俱來,人皆有之,而傳統藝術最需要的就是維護,學習傳統藝術的秘訣在於求同而不再於存異,超越和創新在沒達到某種高度時簡直就是扯淡之說。君不見晉唐書法的豐碑高高屹立,現代書法家只可仰視而不可褻玩焉!只有先忘了我最後才會有真我,當然,也不是所有書法追求者忘了我就會有真我。王樹民最熱望的就是能及早達其父王文學之項背——入得蘭亭,出得蘭亭。
不是尋常人!不做尋常夢!王樹民不是尋常人,他出生在世代書香世家,祖祖輩輩都是文化人,爺爺乃松花江東名士,為私塾先生,父親是跨世紀書法大家,真跡收藏於《王文學書法作品集》,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凡有幸一睹《蘭亭序》之臨跡者,無不驚嘆其風骨之非凡,神韻之唯美!據說王老故去後王樹民破碎了眾多巨賈豪商想高價收藏的美夢。其母一生執教40餘載,桃李天下,賢德雙修,陪伴其父臨摹大家真跡,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亦是幾近痴迷,所書之字功底紮實,神韻兼具。王樹民固執的完整保存著父母的書法真跡,他捍衛的應該不只是藝術尊嚴、家族榮譽,更是一份厚地擎天的父子母子情意。
憑心而論,相對其父母和某些書法家,王樹民本人全心提筆練字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自幼隨父母識文習字,目睹其父母寫字近60載,賞閱歷代名碑名帖幾十年,看的時間可謂長達生命的三分之二!其父母之真傳和其他大家之心得早已入骨至髓!成為奇才絕非偶然。
王樹民也不做尋常夢:雖然先天的遺傳素質和後天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使他得天獨厚,但他從不驕矜虛妄,從他食指和中指上厚約0.3公分的老繭可觀其用功程度。他曾為其作品不能與其父作品一同登堂入室而深深羞愧,他曾為被商業文明侵蝕的神聖書法藝術悲哀和焦慮,而且悲哀和焦慮還在延續……。所以“每天進步一小步”是他的座右銘,他以頑強的意志學步、同步、超步,他矢志不移的要把偏執狂才能大成的藝術精神進行到底。
若要問王樹民的字究竟書寫得如何,曾有專家學者驚嘆為:古有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今又二王——王文學,王樹民。因本人水平實在有限,不敢妄加評價,還是請你自個去欣賞吧。相信大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眼光是趨同的,即便是不懂書法之人看到王樹民的字都會和我一樣,為之眼前一亮,為之精神大振!
王樹民是按中國文字衍變的過程反覆臨寫歷代名碑名帖,字正功實,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感悟是求同難,追異易,每個人的個性是天成就有的,不用刻意去追求,有的東西去追求等於無追求,書法藝術是求同的藝術,可又有誰能同呢?沒有能同的,同不了還追求,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在臨寫名碑名帖的過程中,必須忘我,急於表現自己最後是沒有自己,就是有也只是皮毛而已,忘我才能有我,追求不到還追求,這就是書法藝術的真諦。
王樹民認為傳統書法藝術的頂峰無極限,所以他依然在書法藝術的漫漫長路上努力追索,繼續登頂。讓我們向奇才書法藝術家,向有所有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書法藝術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