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王森(1906—2008),原名郭生秀,漢族,1907年12月16日出生於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1924年考入山西汾陽銘義中學;期內改名為郭維秀;1926年 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工1925年“五卅”運動中參加革命,開展學生運動。
作;1927年 7月,大革命失敗後,擔任中共汾陽縣委書記。同年12月被捕。1930年出獄後,歷任中共山西省特委汾陽、祁縣、文水、孝義等縣特派員,組建綏遠省臨河縣委任書記,組建寧夏省特別支部任書記。
1936年,調任平津地區地下抗日小組組長。1945年回延安匯報工作後再次派往北平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直至解放。
1950年冬公開身份,改名為王森。
建國後歷任中央貿易部國外貿易司亞洲處處長,國家貿易部對外貿易司亞洲處處長、中國進出口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首任經理,輕工業進出口總公司總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1961年6月—1963年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65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六五一設計院任臨時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等職。
“文革”期間遭受迫害;1979年11月國務院任命為國務院參事,1987年10月離休。
王森同志(部長級醫療待遇)於2008年3月31日14時36分在北京醫院去世,享年101歲。
人物生平
1906年12月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1924年考入山西汾陽銘義中學。當時學校就有了黨的活動,建立黨、團小組,革命氣氛十分濃厚,教師公開講授社會主義,講授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學生自由閱讀馬列著作和進步刊物。五四運動以來的《獨秀文存》、《胡適文存》、《社會進化史》、《新青年》、《每周評論》、《新婦女》、《青年進步》、《中國青年》等書刊深深地吸引著王森,使他對國家、民族、階級有了全新的理解。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積極參加汾陽地下黨組織的聲勢浩大的反帝運動,並擔任滬案後援會糾察員,多次接受黨組織派遣,深入到磧口鎮開展革命活動。1926年1月,在汾陽中學由韓壽萱和李伯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的生涯。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國革命轉入低潮,一些人對革命喪失了信心,王森卻臨危受命,負責組建中共汾陽縣委並擔任第一任書記,帶領汾陽黨組織堅持地下鬥爭。同年底,在一次活動之後,不幸被捕。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保護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安全。
1930年,出獄後接受黨組織的指示,赴晉西呂梁山區聯絡與黨組織失去聯繫的中共黨員,恢復黨的組織,並擔負起與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聯絡工作。在文水、汾陽、孝義、祁縣等地與失散的中共黨員接頭,建立新的交通聯絡點。在臨縣磧口鎮,組織了中共臨縣工作委員會,為開展呂梁山區工農武裝鬥爭做了大量工作。
1932年,接受中共順直省委指示,前往綏遠河套地區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利用當地實力派王英“義勇軍”頭銜,組建黨的武裝力量。1933年,在順直省委的主持下,綏遠省中共臨河縣委成立,王森任書記。8月,駐紮在臨河縣祥裕村晉軍屯墾部隊地下黨支部發動兵變,不幸失敗,敵人馬上懷疑與臨河城內開設診所的趙子明有聯繫,中共臨河縣委遭敵破壞。於是,中共臨河縣委決定派趙子明到寧夏開闢黨的工作。趙子明在寧夏站穩腳後,遂寫信向原中共臨河縣委書記王森匯報在寧夏情況。
1934年5月,中共綏遠特委負責人劉仁到河套地區視察工作,王森向劉仁匯報了趙子明在寧夏的工作情況,並提出迅速派人到寧夏開闢工作的要求。劉仁又向中共北方局匯報後,決定派王森到寧夏與趙子明一起開展工作。7月,王森設法把大革命時期的老黨員、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原在綏遠工作被迫轉移回山西的李德銘和在北平被國民黨憲兵三團追捕的中共女黨員李清華約到包頭。然後,他們3人和從山西來的進步青年張春生一起於8月來到寧夏省城。當晚,王森、趙子明、李清華、李德銘等人召開會議,根據中共北方局的指示,決定成立中共寧夏特別支部,王森任書記,趙子明任組織委員,李德銘任宣傳委員,雷鼎三任兵運委員,李清華任秘書。特別支部工作以農運和兵運為主。會議還決定,李德銘去蘭州開展工作,張春生去武威協助尹有年經營《大公報》分銷店,趙子明棄醫務農開展農運工作,雷鼎三負責兵運工作。王森和李清華因有多年戀愛關係,組成家庭,住西府井(今新華西街展覽館路北)作為特支辦公地點。不久,趙子明通過關係,為李清華找到了在國民黨寧夏省鹽務局長馬繼德家當家庭教師的職業。王森以養病為由,在家領導特別支部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有了一定進展,趙子明在城東郊同一些農民建立了聯繫,在郵政工人和麵粉工人中先後找到了開展工作的線索,在國小教師中培養了發展對象,在城市貧民中發展了黨員,雷鼎三也在部隊中培養了兩個中下士班長作為發展對象。
1935年5月,正當特別支部工作順利進行時,北平國民黨憲兵三團得知李清華在寧夏的訊息,電告寧夏省主席馬鴻逵,要求逮捕李清華及有關人員。寧夏憲兵隊逮捕了李清華、趙子明和房東的兒子鍾育桐及劉夢仙、雷鼎三等人。王森在賣水果老宋(黨員)的幫助下,離開寧夏,到包頭尋找黨組織,特支解體。
1936年以後,王森被黨組織調往北平,長期在平津地區從事敵後抗日活動,歷盡艱險,出生入死,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任務。
1950年底,王森才公開自己的身份,投入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事業中去,先後任國家貿易部對外貿易司亞洲處處長、中國進出口總公司副總經理、國家輕工業部進出口總公司首任總裁。
1953年,從經濟戰線走上司法崗位,任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不久,時逢所謂的“胡風反革命集團”案審判,王森作為公訴人潛心研究了胡風一案的全部材料後,認為“無法從中找到反革命的跡象”。他毅然決定辭去副檢察長職務,到北京市文聯任專業作家。
1960年,被組織調往外交部,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等5國大使。1966年1月,被調往中科院651設計院任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在這期間,王森見證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製過程,並親眼目睹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在1970年4月24日晚成功發射。
“文化大革命”中,王森被長期關押,備受摧殘,與他相依為伴的夫人被迫害致死。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王森政治上獲得新生,1979年11月被組織任命為國務院參事。
王森在進入古稀之年,報效黨和祖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不顧年邁,堅持深入到“老、少、邊、窮”地區調查研究,就儘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發展畜牧業生產、大力加強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工作、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等問題,向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提出了多項意見和建議。
文學創作
王森熱愛文學創作,涉獵小說、劇本、散文、詩歌、政論、革命回憶錄等,迄今已出版《黃河上游的船夫》《取槍記》《407號圖紙》《神鬼人》《塞上紅旗》《初春的故事》《黃河九曲十八彎》《從呂梁到平津》等100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和回憶錄。很多回憶錄,是非常生動的黨課教材。他經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烈士的英雄事跡,對青少年和幹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1995年,王森回到山西臨縣,看到家鄉還沒有脫貧,學校資金短缺,教學條件非常簡陋,憂心如焚,便找到縣政府,表示拿出自己多年來的積蓄和稿費3萬元,在母校磧口中學設立獎學基金。不僅如此,還再次降低自己的生活費用,把每月節省下來的生活費和組織上每月發給的100元老紅軍補助費,源源不斷地捐給母校磧口中學,到2000年,為獎學基金捐資6萬元。他最大心愿是在有生之年爭取把這項基金積累到10萬元。自1995年以來,他每年還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為母校磧口中學購買圖書,為磧口鄉所管轄的34所從未訂過報紙的山村國小各訂一份報紙。
人物評價
王森曾以“奮鬥奉獻”四個字,概括自己70多年革命生涯。
雖幾經坎坷,身處逆境,但百折不撓,奮鬥不息,始終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一貫生活儉樸,淡泊名利,時刻惦念著老區、家鄉。
這種高風亮節和無私奉獻精神,不僅受到家鄉人民的高度讚揚,也深深地教育和感染著周圍的人。所有與他一起戰鬥、工作過的戰友、同志,所有得到他無私資助的孩子,都由衷地敬佩這位老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