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在[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科探花]

王文在[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科探花]

王文在(1834~1889),字念堂,號杏塢,中國山西省稷山縣塢堆村人。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科探花。 文在生於書香門第耕讀之家,自幼聰敏好學。七歲能詠《千家詩》百首,十一歲即將《三字經》讀得爛熟,隨後曾中貢生、舉人。二十九歲保和殿複試一等第一名,京官欽點七品小京官;三十五歲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欽點翰林院編修。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探花王文在 (1834年~1889年),字念堂,號杏塢,稷山縣塢堆村桃源堡人,生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出身於書香門第之家。王文在4歲半時開始識字,從父讀《三字經》,晨教而暮熟;7歲能詠《千家詩》,過目成誦;11歲讀完《十三經》;12歲能寫八股文,行吟坐誦,手不釋卷;24歲科試第一名,先後考中貢生、舉人;29歲保和殿複試第一名;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試居一甲第三名探花,欽點翰林院編修。時至今日,他在鄉梓教壇仍享有很高的聲望,塢堆村門樓也以“探花故里”命名。

1874年政歷湖南大主考,1875年授湖北學政。文在自中探花後,主要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主講河津文清書院、河東書院以及晉陽、令德堂書院十餘年。院中中試者每每少則七八人,多則不下十餘人,其主講聲譽在全省和陝西頗傳。其間文在曾寫有不少散文、詩詞和對聯,而書法筆功尤精,連慈禧太后也贊其為“文冠七品,筆壓三班。”

人物事跡

王文在自幼對父母孝敬,每從學中歸來,見母廚下辛勞,就奪風匣拐,替母扇風;平日居家,三安必問,至

中探花後,每逢省親歸里,母飯必自端,母衣必自洗,母室必自掃。對鄉里,文在謙和自責。高中之際,正值村中天神廟舞台建成,要唱開台戲,其應約先為舞台題寫對聯,隨後又恭站於廟門口,邀請鄉鄰、翁嫗先入座。

期間,文在視自己家侄男子弟、姑嫂姐妹也效法不守廟規者,紛紛搬拿高腳桌凳,互相攀高,影響看戲,便突於開演之前令其家中傭人,持斧鋸入內先鋸掉自己家人的高腳桌凳,以正廟規。文在科中探花後,為實現幼時夙願,一舉大修縣城南柳溝坡。柳溝坡原是一徑寬約丈許的汾南、汾北咽喉要道。文在幼時多經此處,小路依崖而上,行走不便,如遇雨雪行走更艱。他曾對鄉人曰:“吾若得志,必使險隘成坦途,以利父老”。為修此坡,一切開支文在均由自己俸祿中提取,感召地方官員與商賈紳士紛紛資助,歷時一年有二,終竣大工。

光緒三年(1877年)正月,文在歸里。夏,華北數省大旱,民不聊生。文在體恤家鄉父老之苦,告朝還鄉,興辦賑濟。其先供凡屬塢堆村民者穀米一斗七升,並在家中支起巨釜七口,煮粥供飢;後又在村北五里之遙官道上,一連舍茶飯二年有餘,直至力所不支,向親友借貸,數年之後,才予還清。

王文在小時候在本村私塾讀書時,每從學中歸來,見母親衛氏在廚下辛勞,便立即從母親手中奪過風匣拐一邊拉了起來,一邊持書誦讀。平日居家,三安每問,曾有母病自己禁食祝安之孝傳。他高中探花,省親歸里時,母食必自舉(端飯下跪奉食),母頭必自盥(親給母親洗頭梳頭),母衣必自洗,母溺必自取(母便盆自己送取),母藥必自嘗,母室必自帚。因而他母親常對人講:“吾文兒,真二十五孝耳!”

王文在為給母親過好七十大壽,專門建造新院一所,親筆提名為“壺中”。他受命雲南大主考,攜母一同上任。考慮到母親生來膽小怕過河受驚,便提前密令地方官員收集船舟,首尾銜接,橋板兩旁,青布幔嚴,使老母看不到洶湧波濤,不知不覺已渡過黃河。後來得知文在一番苦心,母親喜悅不止,倍加讚賞。

舊時塢堆村入廟看戲者,多有不守廟規,專放高腿桌凳,影響大家觀看。村人為尊重探花王文在,專門在前排中央為他留有一塊空地,傭人將座位設定其內。但王文在每當開戲之前,堅不入座,卻恭立廟門口,禮讓鄉鄰中老叟老嫗就座。他的一些侄男子弟、姑嫂姊妹等人亦有在廟中放置高桌高凳者,王文在得知後,令傭人突於開演之前,持斧鋸入廟,首先鋸斷了自家人的高腳桌凳,眾人見狀,心悅誠服,此後再無人違犯廟規。

王文在對待下僚,一貫仁愛寬厚,從不居高自矜。他在赴滇主考途中,路經湖南永順縣一個驛館。此驛館僅有一座小院,北屋為上房,兩側為廂房,南面為驛承急館員所居。王文在到驛之前,已有某府小官,留宿上房。等王文在綠橋紅燈來到驛所,已值夜深,王文在特吩咐隨行人員滅燈按牌,只以平民之稱,因而驛館並不知欽差大人駕到,就將他們一行人安置在廂房過夜。四更時分,隨從人員起來餵馬,點著了住翰林院的敕賞官燈,這下子可嚇壞了驛館和留宿上房的那位官員,趕忙叩頭、請罪,懇請王文在立即搬住上房,王文在再三安慰推辭,他們仍在堅持,最後還是那位官員把自己的床鋪硬搬到王文在所住廂房的偏角,二人同宿到天亮。

王文在童年時代,聰穎過人,十分好學,且過目成誦,對答如流。時有白池村舉人高老夫子開庭授業,聞知王文在天資聰明,遂登門面試。見王文在被他父親呼出站立一旁,目長過寸,雙耳墜肩,甚是可愛,唯所著童袍,過長遮腳,高老夫子遂一哂而語曰:“小頑童長袍拖地。”誰知王文在當即指著他戴的帽子,應聲回對:“老夫子帽頂朝天。”喜得高老夫子把文在緊摟於懷,連聲夸道:“奇才!奇才!”又向王父提出:“吾願收此童為第一弟子,傾畢生所學於斯!”

有一天在私塾學完《三字經》,先生對學生們說:“在我吸完一袋旱菸的功夫,誰能從《三字經》里寫出一萬字呢?”學生們默無一言,唯有王文在站起回答:“我能寫出。”老師便裝好旱菸點著火,讓文在去寫。王文在工工整鑒地在紙上寫出:“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沒等先生吸完旱菸,王文在已寫畢交卷,先生看後,大加讚賞。

王文在考中探花後,奉旨赴江南主考。當地一些文人對這位北方人心中不服,想試探一下他的才學,便指著樹上的雀巢為題,請他賦詩。王文在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一窩兩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此地也有梧桐樹,鳳凰何少爾何多!”鬧得這些江南的“才子”們目瞪口呆,十分狼狽。

王文在有一次協同江南一友到河津去看古塔。這位江南人老誇才子出江南,見塔而出對:“眼望寶塔六棱四方八面,”王文在說:“這樣的對兒,在咱這裡你碰見任何人都可對上。”江南人說:“未必。”不多久,一個挑大糞的人過來了,江南人上前說:“來,你給咱對個句兒:遠望寶塔六棱四方八面。”挑大糞的人把把手擺了一下,表示答不上,江南人質問王文在:“你不是說任何人都能對上嗎?”王文在說:“對上了。他舉起手掌意思就是‘近看手掌五指三長兩短’,還不知道嗎?”

王文在平時撰寫了不少對聯,大都是應景即時,信手拈來,貼切有趣,渾然天成。有一年除夕他給自家大門上寫了這一副對聯。

昨夜間火炮連天,呀!作何故事?

今早晨男女跪地,咦!原是新年。

他給村里鬧社火的火竿架上擬寫對聯是:

渾身上無半點塵埃數馬來方顯得萬般錦繡;

滿腹中藏許多包裹火候到試看那一片飛騰。

本縣某村有一家正準備為子完婚,不幸家母猝亡,想改易婚期,正巧王文在來此,眾人便請他定奪,文在說:“母喪故為大事,兒婚亦非小事,可以婚喪同辦,不必移期。”有人問:“那對聯如何來寫?”文在略加思索,提筆寫道:

喪居母,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

設靈堂,入洞房,進也?退也?再回味進退兩難。

橫批:紅白大事

眾人一看此聯,大為讚嘆:“王探花真不愧一代文才!”

義修陡坡捐資賑災

在稷山流傳著一句話:“下了塢堆坡,秀才比驢多。”反映了鄉民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當時通往縣城的柳溝坡溝深坡陡,僅有一條小道。平時只有行人和牲畜能夠通行,連馬車都難以通過,雨雪天更難行走。一次,王文在去縣城考試,路經此處,便對隨行人員說:“吾若得志,必使險隘成為坦途,以利父老鄉親。”王文在考中探花後,便自費組織鄉民修路,一切開支均由自己承擔。地方官員與眾鄉紳在其感召下,紛紛捐資。直到1960年,此路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王文在在湖北武昌任學政時,蘇皖一帶遭遇水災,清廷封他為賑濟欽差,督辦賑災。王文在體恤民情,日夜操勞,認真督辦,不僅兩袖清風,而且自捐俸祿五百兩黃金,受到當地百姓稱讚。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人從皖歸來,談到在當地仍留有鄉民為王文在建的功德廟。

頌揚維新德高身正

受維新思想影響,王文在撰寫了《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等政論文章。文中提出“為政在人,取人以身(德)”的主旨,批評封建世襲制度,主張公舉賢士;批評仰承權勢,倡導開創維新;批評輕信人言,強調遍訪隱士;斥責是非不分、碌碌誤國官吏,闡明親賢臣、遠小人,實施任人唯德。此文在同治三年山西省鄉試中,是難得的佳篇力作。

同治十二年,王文在赴雲南主考。當時科場舞弊之風日盛,他多次斥退行賄權貴,不受誘惑,始終對試題守口如瓶。有些官員便指使人在他的住處寫下“虎去山還在”。王文在看到後十分氣憤,立即命人取來筆墨寫道:“山在虎還來。”使當地土豪惡霸受到震懾。

文章書法名冠海內

王文在的文章書法名揚海內,墨寶被世人珍藏。市河東博物館有其行書楹聯:“徑無凡草惟生竹,氣似靈犀可辟。”其小楷(上圖)功力深厚,屬館閣體,乃時代使然。當時考試要求字型工整,尤其是對基本功要求很高,今人難以企及。

清朝末年,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激起愛國知識分子的普遍不滿。王文在痛心疾首,決定棄政從教,培養人才。他先後在河津書院、河東書院、太原晉陽書院及令德堂書院講學十餘年,學員累計中試者六七十人,其中不乏有志之士、治國之才。他嘔心瀝血,認真講學,哺育英才,56歲時,因積勞過度,逝世於書院,歸葬於塢堆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