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涵[學生]

王思涵[學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思涵,曾被譽為“神童”的男孩,2001年以14歲的年齡,以572分超出分數線60分的高考成績,考入瀋陽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然而,他在大學4年的各門功課卻陸續亮起了“紅燈”。大一結束時,由於3門以上課程不及格,他被所在學院要求留級一年,需要他在大二的時候重修大一課程。但是,在畢業考試中,除英語外,其他學科因為學得不好他選擇了棄考,最終,面對僅有一科英語及格的畢業成績,王思涵被學校“責令退學”。

經歷

王思涵 王思涵

王思涵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經濟不好,為了讓王思涵能夠順利完成大學教育,父親每天打兩份工,沒想到王思涵考上大學的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積勞成疾去世了。

在大學四年里,王思涵拒絕參加一切活動,不願與老師、同學交流,深陷父親等親人離去的痛苦中無法排解。他的成績每況愈下,最終導致退學的尷尬結局。





















採訪

回訪事件:王思涵,一個18歲的 瀋陽 男孩

14歲時以572分,超出分數線60分的高考成績考進瀋陽工業大學。大四時因多科成績棄考,成績為零被學校“責令退學”。

“父親、奶奶、姑姑、大爺相繼去世了,我覺得特別孤獨、害怕……”王思涵解釋著被“責令退學”的原因。而他所在電器工程學院的院長,總結出了另一番原因:“對大學的不適應、自己主觀學習性不強。”

面對著同班同學或是考研、或是畢業工作,退學在家的王思涵做出了“一邊打工一邊自考”的無奈選擇。

王思涵 王思涵

首次 報導題目:《昔日神童大四黯然退學》2005年7月9日,晨報首發《昔日神童大四黯然退學》。

7月10日、11日兩天本報又連續進行接續報導,披露昔日神童王思涵所面臨的困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省委副書記王萬賓非常關注“王思涵事件”,在稿件見報後做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密切關注此事。

鐵西區民政局對家境困難的王思涵一家予以積極幫助,為其母親介紹工作,幫助辦理“低保”補貼。

瀋陽某汽車公司為王思涵提供“助學崗位”。

眾多熱心讀者捐款、為王思涵家進行了重新翻修。2005年9月,王思涵重返校園。

晨報訊(記者王歡)被責令退學的“昔日神童”王思涵,現在已重返校園!

同一所大學、同樣的專業,所不同的是他要從“大一”重新開始。

“自己洗衣服、開始學著和同學交流……感謝晨報及廣大讀者對兒子的幫助……”王思涵的母親哽咽地說。

面對“打擾”,母子拒絕接受採訪

他重新上學了嗎?生活怎么樣了……帶著一連串的問題,晨報記者在12月14日下午撥通了王思涵家的電話。

“他……已經去上學了,現在挺好的!”王思涵的母親有些遲疑地說。

“我和兒子拒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可聽到‘晨報’要採訪,我總是不忍心回絕……很多好心人就是看了‘晨報’找到我家,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我真的非常感謝……”電話一端傳來了抽泣地聲音。

“兒子的事情見報後,每天會接到無數個電話,有好心讀者,還有全國各地的記者,說實在的,我們招架不住啊,所以乾脆拒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在這裡我也想通過‘晨報’向那些大老遠趕來的記者說句‘對不起’。”王母平靜了情緒後說。

面對記者想採訪王思涵本人的要求,王母委婉地說:“兒子現在要重新開始,不想再提以前的事情,而且他身邊的同學也都不知道他的過去,作為一個母親,我只希望他能健康成長,平靜的生活,不再受任何干擾。”

母親感嘆:兒子變了,長大了

“兒子變了,長大了……”這是王母對兒子重返校園後的評價。

據王母介紹:王思涵現在在瀋陽工業大學遼陽分院讀書,所以兩周回來一次,而且是坐火車往返,還需要再倒汽車,從學校到家需要兩個多小時。為了節省車票錢,她從來沒有送過兒子。

記者:您放心嗎?

王母:該放手了,要不,孩子老長不大!這樣挺好的,對他是一個鍛鍊,現在他的衣服全自己洗,從來不把髒衣服帶回家。

記者:孩子長大了!

王母:嗯,還不光這些呢,每次回家啊還爭著給我做飯。在學校也學會節省,每頓只打一個青菜,捨不得花錢吃肉!

記者:和同學相處得怎樣?

王母:他今年18歲,和大一的同學沒有什麼年齡差距了,相處得都很好!我也經常囑咐他,多和同學聊聊天,多參加點學校活動。

記者:學習呢?

王母:……畢竟有“以前的事”(責令退學),他很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學習上很努力。老師對他也非常照顧,他自己也說要重新開始。

學校回應:讓他重新開始,平靜生活

隨後,記者撥通了瀋陽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王哲的電話。

他表示:“王思涵的確回到學校重新上學了,而且現在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好,學校也希望他在新的環境裡,重新開始……”

對於採訪王思涵本人,校方同樣表示:“讓他平靜地生活吧,這樣有利於他重新開始!”

專家解析教育是培養人的生存和創造能力

宋鳳蘭(中國第一位用特殊方式挽救孩子心靈的教育導師):思涵心理素質與成年人差距較遠,卻要進入成年人世界,溝通不了,更加削弱了他的承受力。王思涵事件讓我想到:教育的成功不是讓所有孩子都成為科學家,而是讓他們都德、智、體全面健康地成長。

劉慧(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王思涵事件折射出教育中的弊端,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具有生存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不是培養出一個個“會考試的機器”。校方也應針對王思涵的情況,為其配備一個專門的導師,及時發現並糾正他成長中問題,這也是在為我國“超前教育研究”掌握、記錄下第一手材料。

評價

王思涵退學事件發生後,輿論對此頗有言論,說是什麼神童教育失誤。其實每年中國的大學被降級勸退的不計其數,王思涵只是其中的一個。如果要說失誤,那恐怕得說是整箇中國教育的失誤。

其實王思涵父親的不幸是王思涵退學的根本原因。這從王思涵說的話中可以得到印證。“爸爸去世後,我就學不進去了……”王思涵流著眼淚說,“奶奶、姑姑、大爺隨後也相繼去世了,我覺得自己特別孤獨、害怕。”

親人的去世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打擊,只是有的人能夠堅強地面對,而有的人卻會因此消沉。對於王思涵來說,他當時還小,又遠離親人,親人相繼去世,遭到打擊卻得不到周圍人的安慰,這就導致了他的日逝消沉。一旦學生消極學習,不管你是不是少年班的,是不是神童都會接連掛科最後導致勸退這結果。

如果我們大學當初能少一些冷漠,多給王思涵一些關心,讓王思涵感受到一些溫暖,也許就不是退學這個結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