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三[烈士]

王德三[烈士]
王德三[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德三,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 。雲南祥雲人。先後就讀於大理中學、昆明成德中學。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加入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赴廣州到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同年冬兼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留守處政治訓練班主任。1928年夏赴蘇聯莫斯科,6、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曾被選入大會組織、宣傳、軍事等委員會並在大會上發言。成立中共雲南省委,被選為省委書記。他是雲南農民武裝起義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因叛徒出賣被捕,1930年12月31日於昆明英勇就義。

生平事跡

王德三(1898 -1930) ,原名王懋廷,字正麟,筆名正零 。雲南祥雲人 。

王德三烈士 王德三烈士

1898年8月31日(農曆戊戌年七 月十五 日) ,王德三出生在祥雲縣下川壩王家莊的一個耕讀世家。其祖父被譽為“德冠儒英”、“滇西人瑞”而稱道鄉里。他治學有方,治家甚嚴。王德三兄弟年幼時均受教於祖父,每日“食己,督入課室,誦讀講說不倦,東方未明,便促吾兄弟臥誦前日所讀詩,偶有過失,則正言作戒。”讀書名道,身體力行,孕育了王家後代良好的品行和學業根底。然而,祖父的管教又過於拘謹保守而使後輩們常為之不滿。王德三的父親則是一位豁達開明的人,他主張把兒子“送到社會上去,讓他們在艱難困苦中,在各層的社會中去增加閱歷,求得知識,培養冒險勇敢的精神。所以,他先後支持王家三兄弟王復生、 王德三、王馨廷外出求學,讓他們在激盪的社會風雲里經受鍛鍊和考驗,望他們成為於社會、於人民有用的傑出人材。

王德三先後就讀於大理中學、昆明成德中學。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加入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夏到陝西華縣鹹林中學任教。

1924年夏到綏德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積極向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新文化運動,在師生中發展青年團員。

1925年2月領導創建青年團綏德特別支部,任書記,隨後建立中共綏德支部,成為陝北地區最早的黨、團組織。同年夏返回北京大學入哲學系學習,發起組織雲南革新社,創辦《革新》周刊,宣傳反帝反封建和依靠工農階級的革命道理。

1926年春赴廣州到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講授《帝國主義》課題,不久兼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同年冬兼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留守處政治訓練班主任。

1927年2月被派回昆明,主持成立中共雲南省臨時工作委員會,任書記。隨後領導成立雲南省農民協會、昆明市總工會等革命民眾團體,積極開展農民運動和工人運動,發展擴大黨的組織。大革命失敗後,他及時傳達貫徹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深入開遠、蒙山、文山等縣指導農民運動。

1928年夏赴蘇聯莫斯科,6、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曾被選入大會組織、宣傳、軍事等委員會並在大會上發言。同年秋回國返回昆明,主持召開中共雲南省黨員大會,傳達六大精神,正式成立中共雲南省委,被選為省委書記。會後他深入馬關、文山等地發動民眾,組織農民武裝鬥爭。先後領導發動了1928年10月的文山農加衣武裝起義,1929年的馬關寨、文山小塘子武裝起義和1930年7月陸良舊州、三岔河等地武裝起義。他是雲南農民武裝起義的主要領導者和組織者。

1930年11月19日因叛徒出賣被捕,12月31日於昆明英勇就義。

1930年12月31日(農曆庚午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王德三和他的戰友張經辰、李國柱、吳澄一起,在一夥全副武裝的國民黨士兵押送下,從國民黨雲南省政府所在地五華山走了出來,他們昂首闊步,大義凜然地走向刑場。在走完生命旅途的雖後一程的路上,他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了振聾發聵的時代強音“中國共產黨萬歲!”那響徹天宇的呼喊刺破沉沉黑夜,久久地在九霄迴蕩。簇擁在街道兩旁的人們,含著悲憤的眼淚為英雄送別。在昆明北門外城牆腳的樹林中,敵人罪惡的槍聲響了,王德三和他的三個戰友為了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把滿腔熱血拋灑在雲南的土地上。邊疆叢叢密林的松濤,為烈士的悲壯殉國狂嘯怒吼,高原條條江河的浪滔,為英雄的慷慨就義放聲悲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伏契克說:“為了將來的美好而犧牲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六十年風鏇而去,斗轉移星,滄桑巨變,王德三烈士——這座不朽的雕像,卻永遠矗立在雲南各族人民心中,激勵著人們奮勇向前。

雲南人民解放之路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求索的路

1913年春,王德三的胞兄王復生離開祥雲,前往滇西歷史文化名城大理考入中學讀書,在那裡,他接觸到了比家學廣泛得多的新知識,眼界大開,遂寫信約王德三也到大理讀書。徵得父親同意,隨後王德三亦到大理入高等國小。國小畢業後升入省立第二師範。中學時代的王德三,學習極為用功,每天早晨三點鐘就起床讀書。他酷愛數學,學校考試,成績總是一百分;他又愛讀中國歷代古籍,作文寫得也很出眾。在一次作文中,他懷著深厚的愛鄉之心,以工楷之筆墨,詳細記敘了他在家鄉從小目睹和親身實踐過的土鹼生產過程,並提出了“倘能改良製法,加之香料,飾其外觀,則此質良用廣之物,自可暢銷各地,其為利當百倍於今日”的見解,得到師友的讚揚和好評。王德三不僅學績超群,而且性格剛強,正直勇敢,他曾因公開糾正教課先生的板書錯誤而引起先生的不滿。師範二年級時,又因維護正義,帶頭打了巡警,鬧了很大的風潮,以致不能在太理存身,遂約著一個同學跑回家鄉,向父親提出要轉學到省城昆明。開明達理的父親並沒有責備他,反而欣然同意支持。

1919年4月,王德三轉入昆明成德中學插班續讀。這時,由於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雲南各族先進知識青年衝破封建主義的禁錮,日益覺醒。他們中的一些先進分子開始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決心向蘇俄學習,走俄國人的道路,以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進步學生先後在昆明創辦《尚志》雜誌、《救國日刊》,傳播新文化,宣傳反帝愛國鬥爭。這些刊物給王德三的思想中注入了強烈的新鮮氣息;與此同時,在北京大學讀書的胞兄王復生也直接給王德三寄來了《新青年》等進步刊物,使王德三更加受到激勵、鼓舞和啟發,他更加關切地注視著祖國的危亡,考慮著人民的前途,尋求著指導行動的真理。

5月4日,北京爆發了空前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提出“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響亮口號。中旬,昆明收到北京國民大會關於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和北京學生髮動抗議活動的通電,刊登“五四”運動訊息的報紙也從省外陸續傳來,雲南學生為此而震怒,紛紛組織串連,呼籲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憂國憂民的王德三也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中國發生的一個重大事件,他提筆給父親寫了到昆月余後的第一封信,他寫道:“今北大學(生)目睹外交失手青島,與各密約之,爭回將歸泡影,乃興義忿,(聲)討賣國賊曹汝霖(外交總長)、張(章]宗詳、陸宗輿等,火曹宅,傷章宗詳後,政府將大學生逮捕廿餘人,後經教育總長出保,各省放棄屆及在外國留學生均紛紛電京,而蔡校長則願入獄自代,想不日即有訊息。”“省垣亦將於星期日開青島問題聯合會,校中舉代表二人。”在信中,他發出了“不能自立而依人圖存者,鮮能得美滿之結果”的感嘆,鼓勵家中“諸弟早自勉乎!”接著,昆明成立了雲南學生愛國會,聯絡各校學生,抗禦外侮,抵制日貨,呼籲爭回青島主權。並發起召開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國民大會,舉行遊行示威;學生們紛紛上街下鄉進行演講宣傳。

王德三積極投身於回響“五四”運動的活動中,經受了鍛鍊和考驗。在鬥爭中,他日益認清了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認識到了人民民眾的力量,為了更加深入地學習和了解馬克思主義,直接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鬥爭,他嚮往“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立志投考北京大學。

1920年,王德三毅然奔赴北京,經過一年的補習,考入北大預科班。這一時期,王復生與鄧中夏、羅章龍等人在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時任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指導下,醞釀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以團結更多的革命知識分了,學習和傳播馬列主義。

1920年3月,由王復生等十七人發起,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團體。王德三積極加入該會,在學會中,他廣泛、系統地鑽研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同志們共同討論中國的社會和革命問題,討論眾多的社會主義流派問題,並和王復生一起共同擔任法文組的翻譯,日以繼夜伏案工作,翻譯和注釋馬列主義著作,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和王復生、王有德(雲南開遠平遠街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一起,步行到北京郊區門頭溝煤礦一帶,與工人民眾接觸,調查了解中國工人的狀況,在工人中開展革命宣傳,進行了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革命實踐相結合,革命的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相結合的探索和實踐。在革命前輩李大釗、鄧中夏等的直接培養教育下,經過革命理論的學習和鬥爭的鍛鍊,王德三的思想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飛躍,他由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一個具有共產主義覺悟和馬列主義水平的無產階級戰士。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他加人了中國共產黨。

陝北建黨

王德三和王復生在北京讀書期間,其費用完全由兄弟兩人輪流到陝西任教,互相接濟。

1923年秋,王德三前往陝西鹹林中學任教,以替換王復生回北京讀書。在該校,他廣泛團結進步師生,啟發他們的覺悟,宣傳馬列主義,並兢兢業業教學,深受學生們的擁戴。

1924年秋,王德三返回北京準備繼續完成學業,這時,中共北京區委正籌備在陝北建黨的工作,以先期派往陝西任綏德四師校長的共產黨員李子洲邀請王德三到該校任教,共同完成建黨工作。經黨組織派遣,王德三應聘前往,在綏德四師,王德三與李子洲密切配合,從改革教育制度人手,大量增設政治和科學課程,利用課堂課外,大力宣傳馬列主義,傳播進步思想。很多當時的學生對他的教學記憶猶新,有的回憶說:“同學們最敬愛的是王懋廷同志。他首先給我們選講《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和很多有關新時代知識的課程,課外不時和同志們談話接觸,給同學們介紹閱讀《中國青年》、《政治生活》和《嚮導》,幫助各班學生各自成立了各種學習講座會、講演會、辯論實習會、文娛演習會等”。“他介紹和發展許多進步同學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具體部置他們調查社會情況,看革命書籍。”在教師中,王德三也積極審慎地開展工作。當時,和王德三同住一室的是“共進社”社員,進步教師田伯英,王德三經常與他交心.介紹《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等進步書刊給他們閱讀,並鼓勵他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使田伯英成為在陝北地區入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此後,王德三和李子洲在陝北地區發展了一批黨、團員的基礎上,1925年春,綏德四師成立了黨支部,這是陝北地區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以綏德為中心,黨支部又繼續在廣大人民民眾中開展工作,組織工農,領導開展大革命初期陝北地區的革命鬥爭。一時,綏德四師成為陝北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嚮往之地,被譽為“陝北的上海大學。”為了進一步發展黨的組織,開展陝北各縣的革命鬥爭,王德三又親自奔赴榆林等縣,深入各中學和民眾中開展工作,培養革命力量,發展黨、團員。著名的人民英雄劉志丹,就是這時王德三親自培養介紹加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王德三懷著火一般的革命熱情,點燃起了陝北最早的革命火種,靠他的艱苦開拓和其它同志的努力,陝北地區的黨、團員不斷增加,革命力量日益壯大。

1925年2月,中共陝北特別支部成立,王德三任特支書記。6月,陝北地區黨、團混合地委成立,王德三任地委書記。在中共北方區委的直接領導下,王德三積極領導陝北人民開展工農民眾運動,開展回響上海工人的“五卅”鬥爭。他工作刻苦認真,踏實負責,善於團結同志,傾聽各方意見。決策果斷,行動堅決,受到同志們的崇敬和好評。

1925年7月,王德三完成了在陝北建黨的任務後,奉調回北京。面對即將離別的建立了深厚友情的同志和戰友,特別是曾經對同學們進行了革命啟蒙教育,將他們領上了一條共產主義光明之路的導師,戰友們同學們依依不捨,合影留念,這張照片,被很多同志認真珍藏著,作為他們對王德三的永久懷念。王德三在陝北地區宣傳馬列主義,創建黨、團組織的傑出貢獻,為陝北人民世代傳頌,青史永存。

戰鬥在大江南北

1925年7月,王德三回到北京大學復學後不久,他一直十分關切的雲南旅京學生的進步組織革新社,任王復生,楊青剛等人的發起和組織下,宣布成立,他隨即參加了該社的組織領導工作。10月1日.革新社半月刊《革新》創刊,王德三將它作為宣傳革命,鼓動、團結雲南青年的重要陣地。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為該刊撰寫文章。

在《革新》第一期上,他同時發表了兩篇文章,在《告雲南青年》一文中,他滿懷熱情地寫道“在產業落後的中國,尤其是在交通閉塞的雲南,我們要耍從事國民革命,第一步就要從團結勇進的青年入手,而中學階段的青年,尤其值得我們注意。他們是失業者,他們是被壓迫者,他們對於現社會感到深的痛苦,他們存客觀上具有革命的條什。我們應該提攜他們,團吉他們,引導他們,用團體的精神鼓勵他們,使他們為社會的及個人的利益而向前進步,向前奮鬥,在教育上,我們用團體的精神,砥礪維繫,防止青年的墮落:在社會上,我們組織成勇敢激進的戰士,作國民革命的前鋒。”

他號召“雲南被壓迫的青年們,……打起精神,團結到革命的旗幟下來,改造壓迫你們的社會;你們應該覺悟,要想免除你們的壓迫,必先改造你們的社會你們應該相信你們的力量之偉大,把改造社會的責任放在肩上。你們應該知道你們的出路只有革命,革命如不實現。一切事業都是建築在沙灘上的。你們的財產,土匪隨時可以劫去,你們的生命,軍閥隨時可以危害、社會秩序日益崩壞,經濟狀況日益緊迫,幾百萬被壓迫的雲南民眾,已經等著你們的引導,去實行國民革命了。青年們,中等學生們!認清你們的出路!走上你們的出路罷!”

這些發自肺腑振奮人心的吶喊,促進了雲南青年的進一步覺醒。幾乎在《革新》的每一期上,都有王德三向雲南青年宣傳馬列主義,宣傳國民革命,引導他們認清形勢,動員他們參加革命的文章,在國外的雲南學生和省內青年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革新社的號召下,一批在上海、南京、武昌、廣州、天津以至日本的雲南學生紛紛加入了該組織,在很多地方成立了分會。王德三和王復生、楊青田等人積極領導社員開展學習研究馬列主義的活動,舉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聚會,研討革命理論和中國革命問題,組織廣大社員參加學生運動,關稅自主運動,推翻段祺瑞政府的首都革命反對英、日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張作霖、吳佩孚的鬥爭。各地社員通過學習和革命鬥爭鍛鍊,提高了思想政治覺悟,很多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為雲南建黨培養了幹部。

王德三回京後,先後擔任中共北京區委委員,北京團地委委員和經濟鬥爭委員會書記等職。他深入到工人民眾中,對北京產業工人及職業工人的生活、工作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並參加了北京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作,他熱情讚揚日益興起發展壯大的工人運動,認為這是革命“主要的動力,”因為“他們都是最勇敢前進的前鋒,他們的政治觀點非常清楚,他們明白無產階級的使命。他們開始擎著北京總上會的旗幟,與軍閥奮鬥,與賣國政府,交通系政客,資本家、右派及東交民巷帝國主義的政府奮鬥,他們在重重敵人包圍中,勇敢作戰。他們開始替代了小資產階級的人學生,領導北京的民眾運動。”並將“擔負起民族革命中的領導責任,領導工人及被壓迫的民眾,走向世界革命的道路。”

1926年初,在全國革命形勢逐步高漲的時候,王德三十分關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雲南各族同胞,準備回雲南開闢黨的工作。“3 18”慘案發生後,形勢發生新的變化,為了把北京的革命力量逐漸轉移到全國各地,同時,加強廣東革命根據地工作,進一步作好北伐的準備,黨組織決定派王德三到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王德三受命前往,在第四期學員中講授政治課程。在授課中,他把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他在講“帝國主義”問題時,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階級分析的方法,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論述了關於帝國主義的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然後他講道:中國所不得自由、不能平等就是因為受帝國主義者的壓迫及軍閥的擾亂,所以國民革命之策略在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軍閥是帝國主義的副產物,帝同主義者劫掠中國的工具。打倒軍閥不過是打倒帝國主義工作中之一部分的工作,從而使北伐將士明確中國國民革命的意義,更加自覺而堅定地投入打倒封建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的鬥爭。王德三精深鑽研馬列主義和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貫穿於他一生的著作文章之中,而他也正是以一個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實幹家的形象鐫刻在人們的記憶里。

王德三在黃埔軍校任教期間,為了幫助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滇軍)培訓政治工作人員,根據周恩來的指示,與第三軍參謀長黃實接洽,商議決定在第三軍軍官學校校址(廣州大沙頭)舉辦雲南政治補習班(又稱國民畢命軍第二政訓班),學員大多是新滇社和雲南青年努力會成員,王德三兼任班主任。他親自講授馬列主義基礎課,還聘請在廣州的著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廣東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阮嘯仙和羅綺園,省港大罷工領導人李森,共青團廣東區委書記李求實、婦女運動的領導人廖夢醒及共產黨員韓麟符等到訓練班講課,片在學員中培養發展了28名中共黨員。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學員們的政治覺悟有了很大提高。學習結束後,他們中的大部份人進入第三軍,第十六軍做政治工作,在北伐中作出了貢獻,另外十餘人以後隨王德三回到雲南,在雲南的革命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燃起雲南的革命烈火

1926年秋,為了在雲南建立中共地下黨組織,開展革命鬥爭,推翻唐繼堯的軍閥統治,消除北伐後方的最大隱患,以適應革命大發展的需要,中共廣東區委指派滇籍黨員李鑫回到雲南,於11月在昆明建立了中共雲南特別支部。特支按照廣東區委的指示,進行了以推翻唐繼堯的統治為主要目標的各項鬥爭。一面在人民民眾和各階層人士中充分揭露唐繼堯軍閥政權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與北洋軍閥遙相呼應,與革命力量相對抗,實行專制黑暗統治,加緊對各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使經濟瀕於崩潰的罪惡;一方而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策動與唐繼堯有尖銳矛盾的蒙自鎮守使、二軍軍長鬍若愚,昆明鎮守使、五軍軍長龍雲,昭通鎮守使、十軍軍長張汝驥、大理鎮守使李選廷,於1927年2月6日發動政變,結束了唐繼堯在雲南的統治,從而有利於北伐的形勢發展,為雲南革命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為了加強雲南地下黨組織的工作,在雲南掀起更大的革命鬥爭高潮,中共廣東區委又指派王德三帶領部份政訓班學員回雲南工作。

1927年2月中旬,王德三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這時,他已從一個血氣方剛,躊躇滿志的青年學生,變成了一個歷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幹部。他一到昆明,就憑著他多年來對雲南情況的關心和了解,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首先,根據上級指示,調整加強了雲南地下黨組織,成立了中共雲南特別委員會,王德三任特委書記;為適應民眾運動的需要,設立了學運,軍運、民運等委員會;創辦了特委機關刊物《日光》周刊,他協助以國民黨中央雲南黨部籌備員身份回到昆明建立左派國民黨組織的王夏生,在李鑫等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在雲南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雲南臨時省黨部(左派)。他和王復生密切配合,以國共合作的形勢,舉辦黨、團員和進步分子學習班,培訓革命骨幹。

在中共西南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雲南國民革命運動迅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全省學生聯合會正式成立,統一領導了全省的學生運動;農民運動發展迅猛,全省先後有10多個縣建立了農民協會,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雲南省農民協會。領導廣大被剝削壓迫的各族農民民眾在村展開了反對封建主義剝削壓迫的鬥爭,雲南婦女在中同共產黨的號召和組織下,勇敢地衝破重重枷鎖,第一次作為一支勢不可擋的革命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以公開的形式大規模地紀念“三八”婦女節,並與破壞婦女運動的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英勇的鬥爭,在工業發展比較緩慢的雲南邊疆,王德三等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先後在一些手工業,職員比較集中的機器、豬鬃、手車夫、菸草、紡織,木器、建築、皮鞋、店員、以及一些產業工人集中的錫業、鐵路工人中成立了18個工會組織,成立了昆明總工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和革命鬥爭,此外還派出黨員到滇軍中開展工作等等,雲南邊陲點燃了熊熊燃燒的革命烈火。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開背叛革命,發動反革命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員和工農民眾。7月15日,汪精衛控制的武漢同民黨中央也公開背叛了孫中山的國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綱領,在“寧可枉殺一千,不使一人漏網”的反革命口號下,全國陷入了血海橫溢的白色恐怖之中,雲南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面臨著嚴重威脅,年輕的雲南地下黨組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王德三在冷靜地分析了雲南形勢以後,正確把握住雲南軍閥尚在爭權奪利進行角逐,還無力全而對付共產黨的有利時機,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膽略,繼續領導雲南人民開展革命鬥爭,並取得重大勝利。

1927年5月11日,雲南當局秉承蔣介石,李濟深的密令,在昆明逮捕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人士及各民眾組織的領導人王復生、李鑫等20餘人。大逮捕發生後,王德三立即組織營救,通過各界民眾組織遊行示威請一願,抗議非法捕人,要求保障人權,立即釋放被捕人員。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龍雲被迫先後釋放了大部份被捕師生,但仍扣押王復生等6名“首要分子”並呈報南京政府,準備殺害。在這個緊急情況下,王德三又有力地利用胡若愚對龍雲擅權不滿的矛盾,發動黨、團員策動胡若愚聯合張汝驥等發動政變,囚禁了龍雲,使胡重新出任省務委員會主席,趁胡收買人心,標榜徹底改革雲南政治之機,在王德三領導下,黨組織通過多種關係將王復生等六人及時營救出獄,進行轉移。從而使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次在雲南的鎮壓活動徹底失敗。

7月下旬,蔣介石又親自派遣其特使李宗黃來崑調解龍、胡矛盾,促其停止戰爭,擁蔣反共,鎮壓西南仍在繼續開展的革命運動。王德三和同志們商量後,決定發動民眾,揭露其反動陰謀,驅逐李宗黃。他們發動學生上街演講,揭露和聲討蔣介石背叛孫中山的反革命罪行。

11月3日,成德中學共青團員梁元斌等人在昆明武廟街附近演講,被李宗黃的衛隊槍殺。王德三及時抓住李宗黃的這一罪行,組織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驅逐李宗黃的鬥爭,這時,龍雲擊敗對手,重掌雲南軍政大權,他的野心是獨霸雲南,不滿意蔣介石調和龍、胡矛盾的平衡政策,再則胡若愚集團武裝仍在窺視行動,他需穩定人心,鞏固地位,因此對雲南地下黨發動的追悼梁元斌,抗議聲討李宗黃的鬥爭採取了默許和騎牆態度。王德三又利用這一時機通過馬逸飛、黃明俊等對龍雲部下盧漢等開展工作,爭取他們的支持。

11月8日,在龍雲的默許和支持下,王德三和地下黨的領導同志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發動組織各界民眾萬餘人,在昆明南校場召開“雲南農工商學兵聯合救滇大會”。盧漢師、朱旭師的部分官兵也被動員前來參加大會。大會通電聲討李宗黃槍殺梁元斌的罪行,要求予以拘捕,依法治罪,會議發表宣言,號召雲南人民“用血的反抗精神,去衝破既往的封建餘威和日前的黑暗局勢。經過幾個月的持續鬥爭,李宗黃無法在雲南立足,溜回南京,雲南地下黨取得了抗蔣驅李的重大勝利,使國民黨中央。統治集團在雲南策動清黨的計畫又一次破產。李宗黃被迫離開雲南時,氣急敗壞地說:“在全國,共產黨業經漸漸消滅,而本省共產黨反如旭日之東升”。這充分說明了在會國革命處於低潮的形勢下,雲南革命仍蓬勃發展的局面,也充分體現了雲南地下黨領導人王德三的卓越領導才能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在遠離黨中央的邊疆民族地區,王德三按照黨的方針政策,結合雲南實際,領導人民民眾進行革命鬥爭取得重大勝利。但是,雲南地處邊陲,交通不便,戰鬥在雲南高原的地方黨組織,要與黨中央進行聯繫十分不易,黨中央的指示也往往要很長時間才能收到,但是王德三仍想盡一切辦法堅持經常向黨中央用書信或派人匯報雲南情況,請示雲南工作。對於黨中央的每一個指示,他都結合實際,認真貫徹。

1927年12月,王德三才收到了中央“八七”會議的有關檔案,黨中央確定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為雲南人民革命鬥爭的深入發展指明了方向。王德三立即組織特委擴大會議進行傳達,他表示:完全接受中央緊急會議的決議,決定走土地革命、武裝暴動的道路,把黨的工作重心轉向工礦、農村,停止在滇軍各師政治部的工作,去做深入工農民眾的艱苦工作,領導工人的日常經濟鬥爭,領導農民作減租減息鬥爭,打倒土豪劣紳,黨的大門向工農打開。”為適應鬥爭形勢和組織發展的需要,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中共雲南臨時省委、書記仍由王德三擔任.會後,王德三又在昆明舉辦黨員訓練班,培養工運、農運骨幹,準備開展深人的農村鬥爭。

1928年l月,在龍雲擊敗對手,取得了國民黨中央的承認和對雲南的較穩固的統治政權後,為了投靠蔣介石,撲滅反帝反封建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開始對共產黨和革命人民實行鎮壓,他在全省建立了“清共委員會”,下令通輯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白色恐怖籠罩昆明,在這一緊急形勢下,王德三當機立斷,將正在舉行的訓練班提前結束,把大批黨、團員派往全省各地工礦、農村開展工作。

就在地下黨緊急疏散幹部時,1928年1月,敵人突然逮捕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數十人,3月20日,又將逮捕的共產黨員趙琴仙、羅彩、陳祖武沿街示眾後,將他們殺害於昆明地台。這是雲南反動當局對於共產黨人實行殘酷鎮壓政策的開端,是反革命向革命的嚴重抓戰,面對敵人的屠刀,王德三義憤填膺,他對犧牲的戰友發出自己的豪壯誓言:“拼著這傲逆的頭骨,粉碎束縛著人的鎖鏈”“讓鐮刀斧頭的紅旗,飄揚在你的家頭,英待納雄耐爾的歌聲蕩漾於你們的四周!”他決心以更加努力的工作和戰鬥,去完成先烈們的未盡之志。

1928年2月由於雲南出現的反共高潮的新形勢,王德三決定親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請示工作。到上海後,黨中央指定他赴莫斯科出席黨的“六大’,臨行前,王德三與胞兄手復生在上海相遇。王德三向他轉告了中央要他到東北開展工作的指示後,就急忙踏上了北赴莫斯科的路程,一路交通不便,又要應付敵人重重關卡,王德三歷盡艱辛,輾轉行程3、 4個月,終於到達了列寧主義的故鄉一一莫斯科王德三到會時布哈林和瞿秋白的報告已經講過,他為沒有能聽到而感到十分遺憾,在聽了同志們的發言和看了材料後,他結合幾年來領導雲南革命鬥爭的經驗教訓,認真、忠懇地提出了黨與民眾的關係隔離、“黨的力量在白色恐怖下削弱了”,以及存在的左傾‘盲動主義”問題,是黨記憶體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要鞏固黨、抓住民眾”,“加強黨在民眾中的領導”,要“準備暴動”,反對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即刻暴動、他以自我批評的精神檢查了雲南黨的歷史太短,革命運動的發展,不能跟上中央的政策”,而在組織暴動的向題上,受了盲動主義影響的錯誤教訓。

王德三的發言,對六大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糾正黨的建設脫離民眾的傾向和左傾盲動主義傾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討論農民與土地問題時,他指出了李立三同志的報告中沒有明確“農村階級的劃分,應以土地關係來劃分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他從這一觀點出發,對中國的土地關係的幾種形勢進行了分析,並對地主、自耕農、佃農、僱農的經解地位和政治態度,以及我黨應該依靠和團結的力量,以及應打擊的對象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闡述.此外,他以在雲南深入解的情況,提出了在農民土地問題上的兩個重要部份,應加以重視,予以補充:

一是中國社會發展不平衡,農奴雖不是普遍的,但很多地方是有的。在雲南“占人口五分之二,即百分之四十”,而且大多數是少數民族;

二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祠題,“在農民問題中是很重要的問題”雲南、貴州、四川的落後民族,在民族感情上,很易團結,他們的鬥爭、反抗是很有力的,因此是值得注意這一問題的。

會議期間,王德三參加了宣傳、財政等所有委員會的工作,並懷著深厚的革命感情,親自為雲南的趙琴仙、羅彩、陳祖武三位烈土寫了傳記,熱情謳歌宣傳烈士的革命精神、特別是對羅彩的一生,給以“一個被開除的黨員而能為共產主義奮鬥至死,死時呼共產主義萬歲,真可算得是無產階級前鋒的忠勇的戰士”的高度評價,充分反映了王德三的坦蕩襟懷及對戰友的崇敬懷念。六大閉幕後,王德三和羅章龍一起從莫斯科回國,途經哈爾濱,在楚圖南住所與到達東北哈爾濱特區鐵路第三中學教書、進行革命工作的王復生再次相聚,四位戰友敘談六大精神,深受鼓舞,互相勉勵,情深意切。這一次聚首,成了王復生和王德三兄弟的最後永訣。

1928年11月11日,王德三從莫斯科回到雲南,他隨即向黨組織傳達了“六大”精神。之後,又親臨各地巡視,到滇南的蒙自、箇舊、阿迷、芷村等地召開支部會議,傳達會議精神。當他了解蒙自阿加邑組織秋收暴動,因組織不嚴密和缺乏經驗而未能實現的情況後,又於12月11日在昆明主持召開省臨委第三次全委會議,深人學習“六大”精神,總結阿加邑暴動的經驗教訓。他肯定阿加邑起義“是我們黨在雲南清共後,第一次用土地革命的口號號召農民,在暴動的政策下領導農民的第一次鬥爭,給予了雲南黨部一些鬥爭的實際經驗與教訓,並總結了領導組織上的問題,主要是“民眾基礎非常薄弱,黨不懂得民眾的要求,不了解領導民眾的方式,不注意民眾的政治調動等問題,從而提出加強民眾工作,加強黨的建設的任務。

1929年1月初,雲南籍黨員張永和從上海奉命調回雲南工作,他帶回了‘六大’的全部檔案,為了全面貫徹‘六大”精神,進一步健全和加強黨的領導,省臨委又在昆明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改選了臨時省委,由張永和任省臨委書記,王德三為雲南特委書記。

王德三到雲南後,一直在雲南地下黨擔負主要領導,當黨組織決定要他負責一方面的工作時,他表現了高度的黨性原則,堅決執行組織決定,以無產階級實幹家的姿態投人到具體工作中去,迤南地區是雲南地下黨開闢工作較早的地區,這裡聚居著多種少數民族,也集中著大量的錫業和鐵路產業工人早在王德三初到雲南工作時,就十分注意滇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工作。他在省臨委專門組織了少數民族問題委員會,討論迤南問題,並在親自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主持制定了《少數民族問題大綱》,提出黨“應注意少數民族鬥爭的領導”,提出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經濟上有平等地位等觀點,這是中國共產黨對雲南少數民族問題的第一個綱領性的檔案,對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的理論發展及其指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王德三正是充分認識了雲南多民族成份的政治經濟情況、而懷著對各兄弟民族的深厚階級感情,去做艱苦細緻的民族工作,他親自編寫的《夷經》,以苗族同胞為主要宣傳對象,以朗朗上口的民族語言,宣傳少數民族受剝削壓迫的原因,鼓勵他們“齊心聯合掙天下”,“土地革命世界新”,因而在滇南少數民族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深人到民族村寨,組織起“兄弟會”、“農民聯合會,,身體力行地實踐他在“六大”提出的“聯繫民眾、“發動民眾,的主張,為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工作開闢了道路,探索了經驗。在個碧鐵路,王德三親自主持制定了《金碧路加薪鬥爭工作大綱》,領導了全路工人要求加薪的罷工鬥爭並取得了罷工鬥爭的勝利,從而極大地鼓舞了滇越路,錫務公司工人的鬥爭熱情,甚至帶動了鐵路軍警發動要求加薪的鬥爭,這些鬥爭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擴大了黨在工人民眾中的影響。

1929年5月1日,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省臨委又重新確定省臨委書記仍由王德三擔任。王德三繼續在全省範圍內抓緊發動、組織民眾的工作,在昆明和滇東北、滇南、滇東南的許多地方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民眾組織,並以多種方式開展鬥爭。同時,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為了在陸良準備武裝暴動,王德三多次到陸良視察,制定陸良工作大綱,對統一戰線工作和民眾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部署,並特別提出要反對左、右兩種傾向的問題陸良黨支部根據王德三的指示,加強對農村青年中禁菸禁賭會等組織的領導,團結了大批各族民眾。在王德三的領導下,1929年底全省黨組織獲得很大的發展。

1930年1月,經黨中央批准,雲南省臨委召開擴大會議,正式選舉產生了中共雲南省委,由王德三任書記,會後,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上作,省委決定建立巡視員制度,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指導。接著,王德三又派李希白等到陸良工作,建立中心縣委,積極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並領導部份國小師生,開展了反對地霸的鬥爭,這些鬥爭都取得了一定勝利。

血沃高原,魂系桑梓

就在中共雲南省委成立的同時,國民黨雲南當局加緊了反共的步伐,成立了雲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由蔣介石指派其親信參加,通過所謂嚴制反動”的反共提案,向地下黨和革命人民發起猖狂進攻。4月,由於共青團省委交通員彭祖枯和省委候補委員陳家銑先後自首叛變,中共雲南省委的三個秘密地址被敵人破獲,省委組織部長劉平楷和許多同志先後被捕,在昆明的省委機關完全遭到破壞,在滇南巡視工作的王德三獲悉這一情況,十分焦慮而又鎮靜,他立即在馬關八寨召開省委緊急會議,認真總結了五月份省委機關被破壞的八條教訓,又派張經辰去上海向黨中央請示匯報工作接著,又幫助陸良縣委迅速組織武裝暴動,以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7月3日夜,陸良暴動槍響,地下黨領導的農民武裝英勇頑強,擊斃板橋公安分局局長盧永慶和舊州分團守李蘭亭等但由於缺乏經驗,兩路部隊內部配合不力,暴動沒有能按預定目標發展,起義被敵人鎮壓下去。但是這次暴動震撼了國民黨當局的統治,在人民民眾中造成了強烈的影響。

1930年秋,蔣介石對中央紅軍進行了三次反革命“圍剿,在全國範圍內,反動勢力向革命人民發動了猖狂進攻,10月3日,龍雲政府公布“共黨自首”通令,發布清查共產黨密令。在這場嚴酷的敵我白刃交戰中,雲南的許多共產黨員先後被捕,堅貞不屈,壯烈犧牲,而也有個別意志不堅者走向了罪惡的深淵,成了萬人所唾棄的叛徒。王德三滿腔仇恨地用雜文形式公開抨擊那些背叛革命的無恥之舉,同時,繼續頑強地堅持革命鬥爭。10月底,剛從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歸來的省委宣傳部長張經辰又遭被捕,關進監獄,雲南局勢日益險惡,敵人“正張著血盆樣的口向著,雲南地下黨的同志,王德三和剩下的同志處境已相當困難。這時,王德三不得不決定親自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雲南的緊急情況,由於當時從越南去上海的道路不通,他只好先回祥雲,準備從滇西繞道緬甸再轉到上海‘在王德三與王孝蕃聯繫,與祥雲的挑腳結伴到祥雲途中,不幸被隱蔽在省委內部的叛徒王少猷出賣,致使王德三1930年11月19日在昆明西郊長坡路口被捕。

敵人抓到王德三,如獲至寶,想盡辦法威脅利誘,妄圖完全消滅雲南地下黨,徹底撲滅雲南革命的火種。但是,錚錚鐵骨的王德三堅貞不屈,毫不動搖,他抱定為黨為人民獻身的決心寫下了一封表現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崇高情懷的遺書,他寫道:“父親:兒自信沒有做什麼對不起父親的,對不起人類的事兒非病死短命,是被人壓迫去成仁就義。從表面看來,父親活生生的兒子、兒媳最親愛的丈夫,紀兒的偉大父親被人奪去,是最可悲慟的事情可是父親是最達觀的人。古人說:人各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衛兒已處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無廉恥的事情,那時你兒子又有什麼臉在人世上,天下人聽見雲南人就要駕茂廷是無恥的人;雲南人提著王字,就要指著祥雲縣說些不好聽的話護兒現時只有拿定主張把身子獻給人類了。”一個革命戰士視死如歸的氣魄,躍然紙上。

1930年12月31日,敵人將王德三和張經辰、李國柱、吳澄四位英勇不屈的共產黨員殘酷槍殺於昆明,王德三的父親在祥雲聽到兒子犧牲的噩耗,萬分悲痛,這位堅強的銀須老人千里迢迢奔到昆明,親自將兒子的遺體重新安葬,為他立碑,但因悲憤交加,竟未能返回祥雲就在昆明與世長辭,王德三始終熱愛難捨的妻子馬冰清,以驚人的毅力,完成著丈夫未完成的事業。被捕了,堅貞不屈,出獄後,繼續鬥爭,對共產主義事業忠貞不渝。王德三唯一的兒子王紀中不幸於1937年被瘋狗咬傷而後身亡。1936年,王德三胞兄王復生在東北被日本侵略者殺害,王氏兄妹,僅剩下小妹喬鳳一人在家鄉祥雲,直到1977年逝世.

1930年底,中共雲南地下黨早期黨組織的領導人先後壯烈犧牲,全省數百名共產黨員的鮮血,染紅了雲南高原的土地。但是,他們在雲南播下的革命火種並沒有熄滅,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仍然繼續堅持鬥爭,王德三和早期地下黨員們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開拓了雲南人民徹底解放的道路,他們的不朽革命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前仆後繼,頑強奮鬥,終於迎來了雲南的解放。解放初期,昆明各族各界人民懷著崇敬的心情,將王德三的遺骨重新安葬在昆明黑龍潭後山;1983年,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又決定新建烈士陵墓,以緬懷先烈教育後人,1984年4月4日(清明節)在黑龍潭公園內東山嘴的半坡上新建的王德三、吳澄、馬登雲烈士陵墓竣工,省、市有關單位、部門的負責同志,代表和烈士親屬3的餘人參加了遷墓儀式和新墓落成典禮,大家表示,要學習先烈的革命精神,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而奮發圖強,努力奮鬥。

王德三是祥雲人民的驕傲、是雲南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的精神與山河共存,與日月同輝,他的英名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