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立[物理化學家]

王弘立[物理化學家]
王弘立[物理化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弘立是人名,同名的有物理化學家王弘立、以及唐末龐勛起義軍將領王弘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王弘立

職業:物理化學家

籍貫:江蘇崑山人

個人簡歷

1922年8月19日 出生於江蘇省崑山縣。

王弘立及其同事 王弘立及其同事

1940-1944年 在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6-1951年 在美國奧斯丁德克薩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碩士及博士學位。

1952-1953年 美國達拉斯美孚石油公司油田研究所高級研究化學家。

1953-1955年 美國奧斯丁德克薩斯大學高級研究科學家。

1956-1982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歷任題目組長、副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3-1987年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7-1995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7-1996年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7年 《分子催化》雜誌主編。

生平簡介

王弘立,1922年8月19日出生於江蘇省崑山縣。國中就讀於崑山中學及其父王謹之執教的上海澄衷學校。在上海光華附中念高中時,李錫恩(今名李嘉音)老師激起了他對化學的濃厚興趣。1939年以同等學力考取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入學一年後,轉入化學系。1944年被徵調為譯員,1945年去美。二次大戰結束後,進奧斯丁德克薩斯大學化學系攻讀物理化學,獲碩士及博士學位。1951年9月在舊金山為美國移民局所阻,未能實現回國的意願。這一時期的主要工作是,設計並安裝成功了歷史上第一台以熱敏電阻為溫度檢測元件的微量熱器,後來套用於潤濕熱的測量。1955年10月回國。

1956年,王弘立到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1962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及題目組長、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1983~1987年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先後任表面物理、催化基礎研究、分子動態及穩態結構,以及羰基合成及選擇氧化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1987年起任《分子催化》主編。

60年代初,國家有關部門確定合成氨工藝改造為重大科研項目之一,並組織了全國力量進行攻關。其中的關鍵之一是:由大連化物所承擔的合成氨原料氣淨化新流程3個催化劑的研製。王弘立負責其中脫硫新催化劑的工作。他和同事們開發出了新型脫硫催化劑,達到了尾氣中硫濃度低於1×10-6的技術指標要求。這種原料氣淨化新流程,為把中國的合成氨工藝,從40年代的落後面貌一舉提高到當時60年代的國際水平,作出了貢獻。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激發了中國廣大知識分子的工作熱情,也煥發了王弘立的科研活力。在蟄伏了許多歲月之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催化表面化學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其主要特點和核心內容是,以表面化學的手段和觀點去研究催化作用。從本世紀30~40年代P.H.Emmett等提出了測量催化劑表面積的方法,並把催化劑的表面積同催化活性相關聯開始,近代催化表面化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的關鍵性問題包括:(1)擔載金屬催化劑中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2)反應物小分子的活化;(3)催化劑的表面結構。王弘立在這三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科學成就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擔載金屬催化劑普遍套用於工業實踐,十分重要。載體(多數為氧化物)和其擔載的活性金屬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影響催化劑性能的重要因素。載體並不單純起個分散及支撐金屬組份的作用,而是通過金屬載體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調變了金屬的性質,使其催化性能得到提高。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是金屬載體相互作用中的一種。80年代Tauster等人在過渡金屬/TiO2催化劑體系中發現,經400~500℃的氫處理後,過渡金屬上的氫及CO吸附性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甚至可以一直下降為零。這個現象經確認為由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所引起,被稱為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並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門課題。當時的流行看法是,TiO2經高溫氫處理後還原為TiOx,其中X<2,此TiOx物種遷移到過渡金屬表面,將其覆蓋,從而影響其對氫及CO的吸附性能。

王弘立等通過對用濺射法製備得到的Pt/TiO2體系的細緻考察,肯定了TiOx向金屬表面的遷移。而且,同時還發現了Pt向TiO2內的擴散。在此基礎上提出了SMSI的金屬載體雙向擴散模型。在其後進行的Fe/TiO2單晶體系的工作中,進一步驗證了這個雙向擴散模型,並測定了遷移物種TiOx中的X≈1。通過以上工作,擴展並深化了人們對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認識。

在蘭州化學物理所進行的對甲烷氧化偶聯體系氧活性物種的考察中,使用XPS對La2O3/MgO體系取得的數據表明,此種體系的氧活性物種,是帶電荷的分子氧而不是通常文獻上根據Li2O/MgO體系所報導的帶電原子氧物種O-。不同的甲烷氧化偶聯體系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氧物種現已成為催化界的共識。另外,王弘立等在TiO2(110)單晶表面上,沉積不同數量的鐵原子,再觀察其CO吸附性能後發現,孤零零的單個鐵原子不吸附CO,當然也就不能活化CO。在Fe(110)上的CO吸附研究表明,先在低溫(170K)吸附CO再升溫到室溫,同直接在室溫吸附CO 所得到的結果不同,前者全部為分子吸附,而後者部分CO已經解離。這是由於在低溫時進行吸附,CO可將Fe(110)表面全部覆蓋,升溫至室溫並沒有改變這種CO分子緊密排列的狀態。由於缺少CO分子解離所必需的空間,即一定數量相互鄰近的裸露鐵原子,在此條件下,CO並不發生解離,從而得到了與在室溫直接吸附CO不同的結果。這項工作揭示了CO在Fe(110)上的吸附態,不僅決定於溫度、壓力、覆蓋度等這些人們所熟知的因素,還取決於過去人們所忽視的該體系的吸附歷史。並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需要幾個鐵原子在一起才能吸附和活化一個CO分子並使之解離,而單個鐵原子不具有這樣的能力。

人物評價

王弘立對新事物敏感,勇於開拓。他在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任職期間辦過幾件影響深遠的事,如①1983年開闢了酶催化這一前沿研究領域,並委託李樹本負責。現已購置了較先進的儀器設備,並已開始出高質量的成果。②於1985年開始,同蘭州煉油廠洽談協作,構想由蘭煉資助蘭化所進行共同商訂的研究項目。實驗室工作完成後,在蘭煉做中試,最後在蘭煉投產。這種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的模式,在蘭化所與蘭煉之間已發展成相當規模,使雙方都有收益。③為了更好地溝通國內的催化研究工作,並爭取加強同國際同行間的聯繫,於1987年創辦了《分子催化》雜誌。

甲烷 甲烷

王弘立在研究工作中選題不拘一格,富有挑戰性,在以表面化學的手段和觀點來考察催化的目標下,向各個方面滲透。他所開展工作的催化體系,從擔載金屬到擔載氧化物,從濺射薄膜到單晶,從合金到分子篩,圍繞著催化表面化學中的關鍵性問題進行了有益和有力的探索。這對他的學生在科學創新方面是個很好的鍛鍊,為他們的成長,他傾注了很多心血。他認為搞研究工作無所謂上班還是業餘時間,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時刻準備著迎接工作中出現的難題。

王弘立為人正直,對工作高度認真負責,嚴於律己而寬以待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奮發圖強,努力創造新的局面。為創辦《分子催化》,他嘔心瀝血,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有時為了弄清楚文章中的疑點以及審稿人之間的不同意見,常常多方查閱文獻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