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榜

王宏榜

王宏榜,是菲華椰風文藝社社長、原光漢國術館主。一個允文允武的菲商,以其遠旨高懷的抱負,多年來,頻繁穿梭於中、菲兩國間,以文會友、以武結誼,為中菲友誼架起了文藝之橋和武術之橋。其儒雅謙恭的舉止和集“文韜武略”於一身的傳奇性,處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王宏榜 王宏榜

1935年2月18日,王宏榜生於石獅市塔前村,1950年去菲,完成中英文大專課程,曾服務僑教和華文報社多年,後長期經營紡織業。宏榜謙恭地說:“來菲後,赤手空拳,秉承老華僑刻苦耐勞、發憤勤儉的傳統而積累了小額本錢,於1968年開辦一小型織襪廠,為推銷產品,又購置一片店鋪作行銷部,經營至今。幾十年滄桑歷程,但求生活安定,不敢作非分之想,故談不上什麼創業偉績。”宏榜身在海外,時刻關注著僑居地的政治走向、社會治安和商業起落,以及政府對華人所持態度等問題。

王宏榜(左) 王宏榜(左)

貢獻

1957年,宏榜邀集當時華僑師專中愛好文藝的骨幹青年,創辦菲華椰風文藝社,他自任社長。創刊之初,他幾乎包攬了從編寫、刻印、排版到發行等工作,甚至自己拿到輪船碼頭報亭去出售。他自掏腰包,作為《椰風文藝》的稿酬。該刊不僅描繪菲島的椰風蕉雨,更描寫了羈旅異鄉者緬懷故土的姑嫂塔、寶蓋山、龍湖鱉、安平橋等,喚起海外遊子們對家鄉的無限思念,廣受菲華鄉親的矚目和熱愛。該刊為菲華社會扶植培養大批文藝人才。

宏榜情鍾祖國文化傳統,熱衷於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尤其是1978年中國與菲律賓建交後,儘管商務倥傯,他熱情高漲地在《世界日報》、《菲華日報》上開闢椰風文藝副刊或專欄,報導國內外華文文藝社團活動動態、交流華文文教情況。他認為文化交流是溝通中菲各界情感的無聲紐帶。 故而在報紙上,除了刊載椰風文藝社社員的作品,還以較大篇幅開闢“家鄉風貌”專欄,刊登家鄉作者的文藝作品,其中不乏名家佳構。這些著力描繪閩南故鄉田園風光、反映僑鄉改革開放現實題材的文藝作品,深受海外新老華人讀者的歡迎青睞。這一時期,宏榜先生結識了許多國內文友,並建立了深情厚誼。

宏榜先生對國內文學期刊、文學青年的愛護扶持,可謂盡心盡力。多年來,他先後資助舉辦各種筆會和徵文比賽及福建文學、廈門文學、泉州文學、石獅文藝的出版,如與《福建文學》編輯部聯合舉辦全國散文徵文大獎賽,與《廈門文學》編輯部共同舉辦“閩南杯”徵文大獎賽等;為加強與故鄉的文化交流,椰風文藝社還在石獅成立了“椰風泉南石獅文藝社”,與當時的晉江縣文藝界聯合創辦《相思花》文藝小報,資助《晉江鄉訊》的僑鄉徵文賽;1989年初,他回鄉向家鄉作者發放1988年度文學獎金;1991年,他率團回到石獅,捐資10萬元創立“石獅文藝基金會”;1994年,他投資興建“石獅宏恩文化娛樂中心”大樓,樓內設立商場、文藝俱樂部等,藉以“以商養文”;與《溫陵鄉訊》(今改名為泉州鄉訊)聯合舉辦“僑鄉漫步”民間文學徵文賽,資助《晉江歷代名人錄》及文學作者數十本詩集、散文集等文學作品(含處女作)的出版,推動了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 2001年5月,石獅市承辦泉州市第二屆旅遊節期間,他出資贊助的“新世紀椰風杯”徵文大獎賽在石獅市舉行頒獎,一時嘉賓雲集,異口同聲地稱讚宏榜先生慷慨捐資、培育文學新人的高風義舉。此外,長期以來,他對文學愛好者日常生活的關心呵護,一直令多少人感動之至,口碑不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宏榜先生經常匯款資助內地貧困的文學青年,儘管他自己並不富有,他都予以雪中送炭。

他身體力行,以一腔熱忱的實幹精神,甘作鋪路石,在中菲友好往來中架起一座中華文化橋樑。

宏榜先生自覺維護華文的規範。他對進出國際機場而習以為常的所謂“國際到達”的說法,感到彆扭,常對記者提及。還有酒店裡的“非常口”,店鋪中出售的“觀音王”,都感到費解。他認為在中華文化的土地上,不應該出現這種怪裡怪氣的詞語。

他崇尚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更疾恨擺闊炫富。對此時弊奢習,宏榜在言談中每每指斥,疾言厲色,情緒激動。他認為儒家提倡的節儉和中庸,是有其道理的。人生不可鋒芒畢露,僑居海外,儘管已融入當地,但適當的韜光養晦,有益怡養性情、自保身家。因為人心叵測,難保沒有“內神通外鬼”,從中招惹不虞。其諍言中蘊含的居安思危、律身謙謹之遠謀規箴,已有現實教訓為之佐證。

他目光犀利,見識卓犖。在平日聊談中,當議到毛澤東建國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時,王宏榜先生不同意此說法,他認為毛澤東是迫於帝國主義的全面封鎖,國內百孔千瘡、百廢待興,幾乎是在內外交困的百般無奈中,才設立“廣交會”:只能在自己的家門口擺起盆盆罐罐銷售,期冀外人借道香港就近到這裡選購點東西,換點外匯,紓難解困,這一通俗說法切合歷史真相,很有說服力;又如談到最時髦的話題,中國入世問題,王先生認為: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最迫切的是政府入世,是政治體制的接軌,光有經濟體制的接軌還不行。眼下中國百姓最期盼的是民主和法制,現實中所謂民主集中制,往往集中制強調過多甚至被濫用,從權力的運作中諸如決策的制定和執行無不如此,而民主不夠。可見他對祖國現狀的熟知和憂國憂民之赤子心。 宏榜先生能文能武,歷來重視弘揚中華傳統武術國粹。他常對年輕人說:“要提高中國人的素質,以文藝陶冶其情操,以武術強壯其體魄,文武之道,張弛並重。”數十年如一日,他力行不輟:每天清晨即起床煉太極拳,風雨寒暑,從不移易。雖年已67歲,但仍精神飽滿,這得益於常年持之以恆的健身礪志。王宏榜以商養文,商余習武。並把愛國愛鄉、熱愛僑居地融於平日的為文練武之中。宏榜先生認為,武術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積澱中的正義、愛國和堅忍不拔精神。多年來,他努把光漢國術館之訓— —“忠心義氣”的文化精神帶回祖國、故鄉。

中菲建交那年,光漢國術館率先組團參加在湖南湘潭召開的第一屆中國武術代表大會。王宏榜被推為該團秘書長。自此,他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先後多次和館主盧慶輝一道率領武術團訪問祖國。1990年,光漢國術館換屆,王宏榜眾望所歸,被推選為該館主席。同年4月29日,他著文《重振南拳雄風,實現光漢願望》,發表於國內外報刊上。

為了讓中國南少林武術走向世界,他和館主盧慶輝率先成立全菲南少林五祖拳總會,繼而聯絡世界各地南少林武術團體,在南少林五祖拳發祥地泉州成立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設聯絡處於馬尼拉。 南少林

1991年9月,光漢國術館換屆選舉,王宏榜因任期內輸財出力,認真執行一切決議,功績赫赫,連任第52屆主席。同年9月30日,光漢國術館盧館主和王宏榜主席及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第國組成的“南少林五祖拳國際聯誼會”武術朋友,抵石獅訪問。自此,聯誼總會每年的年會都要回到泉州舉行,藉此與世界各地及家鄉的拳手同行切磋武藝。 1994年11月,他們還率團到鄭州嵩山切磋技藝。2001年11月,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成立10周年慶典暨5屆主席就職典禮在泉州舉行,他以實幹謙和,贏得國際武術界朋友的愛戴,再次當選為秘書長,繼續為五祖拳聯誼總會效力。秘書長一職,他一乾就是11個年頭,為弘揚中華傳統武術,他一心一德,無悔無怨。

半個多世紀的異國生涯,經過一番拚搏和追求,多少瑰意綺行,升華為雅望佳譽,使宏榜名播中菲,口碑如潮。(陳添地)

光漢國術館

菲華國術界最負盛名而歷史悠久的光漢國術館,創立於1938年間,三代相傳,致力於南少林五祖拳,學徒萬計,遍布全菲,數十年來艱難奮鬥,旨在發揚國粹,培育下一代尚武精神,獨樹一幟。 創始人盧言秋先生,是泉州著名武術家,譽號“虎母秋”,精通武藝與醫術,其鏢法奇準,一鐧一鞭所向無敵。盧言秋先生祖籍福建晉江南門外東山鄉,幼隨父移居泉州性好動而臂力過人。

年約十四,拜泉州名拳師莊膽為師,習武年余,其師不幸早逝,而代接館務。為求上進復拜五祖拳名師“邦尾河”門下,由其門生莊詹“公婆詹”傳授武藝,尊敬師訓,盡得五祖拳真傳。年僅十九,設武館於圍頭,後又遍訪名師,中年進四川峨嵋山修煉禪功,其各種拳藝無不精通。盧先生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好抱不平,曾為拯救受不白之冤而被清政府判罪的同門師兄,刑斬之日和師兄弟劫法場,夾背師兄與官兵抗斗多時。他因猛勇如虎,故被號稱“虎母秋”,此事曾轟動一時。前駐泉州第九師,聞其名而聘盧先生為總教練兼軍師,並任第十九路軍之拳術教練及大刀隊之軍醫,及任晉江國術館總教練,因此聲望日隆。後又到南洋各國訪游傳藝,生徒遍布國內外,不愧為一代武林宗師。閩廈陷敵,事局難測,

1937年11月間,盧先生由門生徐秋蕘等代辦理手續來菲,時年六十有二,但尚健壯非常,越年定居於智彬街,正式設館命名為“光漢國術館”,開始收徒傳藝。

太平洋戰爭圖片

1940年其哲嗣盧慶輝,由泉州來岷協助教務。年余,第一分館“光華”在峰省拉牛坂市開設,委派盧慶輝前往主持館務。而總館因場地不夠用,另在岷市洽文例洛街開設第二分館“光武”,委徐秋蕘任教務。太平洋戰爭爆發,菲島淪陷,學徒分散,但有部分人卻要進行秘密練習,又在三巴樂區設第三分館“光輝”,由謝春星負責教務。 1944年光漢國術總館被盟軍轟炸波及,又因盧先生拒絕日軍之聘為軍部技擊教練,及有部分門徒參加抗日工作,時被日軍監視,盧先生等不得不前往峰省加佬匿居。每常感念十多位門生因抗日殉難,傷心積勞致疾,美軍光復岷市一周后不幸仙逝,為國術界之一大損失。越年三月間,其哲嗣盧慶輝由峰省返岷,商談復館事宜時。因環境惡劣,有人建議改館為社,用理監事制,以符合社會組織,自改為社後,仍自購會所於智端街,委盧慶輝為總教練,不稱為館主。

為廣展社務,另增設健身部。社制期間達九年之久,學徒眾多,會務興隆,可說是光漢全盛時期。但不幸因高層人事權斗,涉及政事問題而導致內部分裂。之後,同門兄弟認為“光漢”仍是先館主言秋先生所創,應遵創官宗旨,而恢復館制,推盧慶輝為館主,繼承父業,繼續發展南少林五祖拳術。

數十年來堅守本位,艱苦奮鬥,期間又再發生人事波折,意見分裂,更有門生自立門戶,經再度改組始堅定根基。盧慶輝師傅之武學及醫術,自幼得其父真傳,又經國內名拳師指點,其武功根基深厚,而拳與器械之套路豐富,計各有七十二套。教法嚴格,門徒皆多出色,其聲望在非華國界無人能出其右。晚年盧慶輝師壯志如虹,為推展傳統南少林拳術,曾多次回國及到東南亞諸國訪游,為促進武術交流、以武會友,發起組織“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

1990年10月間,該會在中國泉州正式成立,參加國家及地區共有十四單位,公推盧慶輝為首屆主席。盧慶輝師尚有一件未完成願望,仍是興建新武館,不幸他於1995年10月間病逝,享年七十五歲!光漢國術館,第三代傳人盧思明,繼承館主重任,遵祖訓承父志,繼續為振興五祖拳,為培育更多武術人才而努力,盧思明代表光漢國術館,參加鄭州國際少林武術大賽,高手雲集,勇奪散手“擂台”賽亞軍,非常難得。而建館大業,在館主席李志遠,副主席蔡有鐵等及秘書長王宏榜領導下,新館已克完成,為菲華國術界作出更大貢獻。

孝心表現

五律·旅菲僑領王宏榜先生令先慈101登仙三年紀念

三年不勝悲,服滿再征詩。

懿範陵園翠,萱蘭孝子痴。

吟箋遙寄憶,集冊釋愁思。

高聲歌一曲,流水伴相知。

七律·贊王宏榜先生為母生日征詩祝壽 尊壽高賦此篇,感君德品慕良賢。

三餐奉孝思恩暖,四海征詩祝壽延。

飽享餘輝安樂好,賴憑後輩悌節全。

共欽敬老精神美,愛注夕陽霞滿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