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

  中國北宋王安石書法真跡。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此捲紙本,楷書,縱29.9厘米,橫119厘米,卷末自題2行:“余歸鐘山,道原假楞嚴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時元豐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臨川王安石稽首敬書”。是年王安石65歲,書時退居江寧(今南京市)。此卷正書中間稍帶行書筆意,以淡墨書寫,筆劃清勁,雖行次緊密,少有空白,然並無繚亂之感。用筆似漫不經意,而蕭散之韻,溢於毫素。通篇布局,有“橫風疾雨”之勢。王安石的墨跡傳世極少,據目前所知,除此卷之外,尚有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牘一通,並為墨苑珍品,而評書者尤矚目於此卷,論析特詳。   卷後有南宋牟,元王蒙,明項元汴等題跋。牟題跋中指“道原” 為劉恕,實誤,應為沈季長(字道原)。卷上有明項元汴,清曹溶、安岐所鈐收藏印,《珊瑚網書跋》、《式古堂書畫匯考》、《墨緣匯觀》等書著錄。1942年,曾經節錄入影印本《雍睦堂法書》中,現藏上海博物館。

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

正文

中國北宋王安石書法真跡。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此捲紙本,楷書,縱29.9厘米,橫119厘米,卷末自題2行:“余歸鐘山,道原假楞嚴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時元豐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臨川王安石稽首敬書”。是年王安石65歲,書時退居江寧(今南京市)。此卷正書中間稍帶行書筆意,以淡墨書寫,筆劃清勁,雖行次緊密,少有空白,然並無繚亂之感。用筆似漫不經意,而蕭散之韻,溢於毫素。通篇布局,有“橫風疾雨”之勢。王安石的墨跡傳世極少,據目前所知,除此卷之外,尚有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牘一通,並為墨苑珍品,而評書者尤矚目於此卷,論析特詳。
卷後有南宋牟,元王蒙,明項元汴等題跋。牟題跋中指“道原” 為劉恕,實誤,應為沈季長(字道原)。卷上有明項元汴,清曹溶、安岐所鈐收藏印,《珊瑚網書跋》、《式古堂書畫匯考》、《墨緣匯觀》等書著錄。1942年,曾經節錄入影印本《雍睦堂法書》中,現藏上海博物館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